分享

高考专题辅导‖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朱老师作文评点 2020-12-03

2018高三诗歌鉴赏一轮复习

专题: 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复习目标:

1、了解归纳积累山水田园诗词的相关常识。

2、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

【课前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本诗写景有何特点?(3分)

参考答案: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景中含情,情景交融;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2012·福建卷]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 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

参考答案:后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知识梳理】

一、概念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例题引路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长今,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2 (15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8分)

月圆⑴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

    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

(1)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参考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参考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二、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一) 热爱自然,钟情山水,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 的心情。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及悠闲自在、轻松愉悦的心情) ②意境特点: 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官场的污浊和紧张压抑形成对比,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李白《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孟浩然《过故人庄》

(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厌恶官场,向往隐逸,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1.常出现的景物有:

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

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2.常出现的人物有:

五柳、寺僧、道人、林叟、樵夫、渔翁、幽人

3.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

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宁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

陶渊明《归园田居》   王维《山居秋暝》

(三) 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四)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五)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不止一种,往往是闲适、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的并存。

三、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开阔、优美、幽深

2.听觉角度:宁静

3.整体感觉: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四、常见的写景技巧

1.听觉角度:①动静结合 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2.视觉角度:高低、远近、明暗、俯仰、

① 绘形、绘声、绘色 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

4.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工笔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描例如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五、语言特点: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元]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011年福建卷)

晓至湖①上

[]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参考答案: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①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③,松下清斋折露葵④。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蒸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②菑: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

③朝槿:即木槿,落[注]叶灌木,夏秋之季开花,朝开暮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

④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可以煮来佐餐。

(1)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4分)

参考答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久雨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2)苏轼曾评说“味摩诘(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赏析这首诗的“诗中有画”的绘画美。(4分)

参考答案: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加以描 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一白一黄,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写动态,一写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典型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风格。这是一种绘画美。

【方法指导】

1.知作者: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2.析物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看表达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5) 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4.明主旨

热爱自然 热爱生活 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远离尘俗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规范的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附: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课后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科#网Z#X#X#K]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2 (15山东)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1)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⑵“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作者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反衬出自己的收复失地的豪壮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借“潮落秋江冷”这样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3.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1)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下笔处处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人有意、物有情的?(4)

参考答案:①人有意: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忆”“怜”点出诗人对再游之地的爱怜之情,将“寺”“桥”两字提到句首,突出了游览之地,加深了情感。

②物有意:颔联运用拟人手法,自从上次游览了之后,美好的江山也好像在那儿“忆”着我,“等待”我的再游;花也绽放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次登临。仿佛江山花柳都在等待着作者,奉献自己的美。

2)张上若《杜诗镜诠》中评价画线的两句诗说:字从字看出,字从字看出。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为什么?(4)

参考答案:同意。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一个“薄”字,写出了晨雾像酥油一样滚滚着大地;日“迟“,才会有沙地的闪闪发光,暖气四散。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