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道风物x饿了么|这个假期,为了吃值得去一趟广西!

 地道风物 2020-12-03

▲ 地道风物Mook系列第一本《地道风物·广西》

-风物君语-

没有什么能阻挡

我对广西的向往



广西,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 路边的酸摊儿,玻璃罐里有各种“酸嘢”。摄影/半甜

对于广西人来说,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全你永远分不清,饮食魔幻的广西人是嗜酸还是爱甜?是无辣不欢还是太爱“吃苦”?

广西的美食,总带着一些旁人不能理解的怪异。比如,明明接近半数的农民从事种植甘蔗的“甜蜜事业”,却是“万物皆可酸”的酸口爱好者。比如臭香臭香的螺蛳粉,像是攻击力十足的生化武器;甜似冰糖的水果,非要蘸点辣椒,加点辣椒水。

什么才是地道的广西味道?

广西人到底吃啥?



▲ “地道风物x饿了么”联名美食明信片。图/阿里本地生活


十一长假,地道风物携手阿里本地生活共同揭秘广西美食的神秘面纱,给身在广西的友仔们带来一份大大的惊喜。你可以在南宁地铁站看到“地道风物x饿了么”的联名美食插画;带着联名明信片打卡东南亚美食节,感受地道的广西味道;抑或跟着风物君的脚步,一起穿街串巷,寻找最正宗的广西美食。

▲ 南宁地铁站,“地道风物x饿了么”联名美食插画。图/阿里本地生活

克欶(shuò)粉咩?

“宁愿三餐无饭,不可一日无粉“。嗦粉续命的广西人,自豪地集齐了米粉江湖的“三剑客”——桂林米粉、螺蛳粉和老友粉。


桂林米粉丨米粉界大佬

作为米粉界的前辈桂林米粉用秘制的卤水和锅烧,勾住了吃货的食魂。桂林米粉的卤水,是卤制牛肉的汤汁,里边混合药膳食材的香气。炸至皮脆肉绵的锅烧,外皮金黄发光,是卤菜粉的灵魂。

干捞是桂林人吃粉的不二选择,滚圆的粗粉挂着卤水,看似“碗碗有汤而不见汤”;像拌面一样把卤水和脆皮、酸豆角等配菜拌匀,卤水香,锅烧脆,吃完再来一碗猪筒骨熬制的鲜汤,好不快活。

螺蛳粉丨臭味相投的国民小吃

近年来,从工业重镇柳州走出的螺蛳粉,一跃成为米粉界的顶流

一碗好吃的螺蛳粉,暗藏着柳州人对食物的挑剔。石螺、猪筒骨和整鸡熬制成琥珀色的汤底,好像汇集了生活的酸、辣、鲜、咸,将码好的大片腐皮、油豆腐浸泡得妥帖入味;雪白的圆粉泛着红光,吃起来柔韧爽滑。


山泉水自然发酵的酸笋,是螺蛳粉的“臭味”来源,伴随时光流转,味道愈发浓郁。新鲜的酸笋,并不呛鼻,一口嚼下,微微的酸脆,再加一份煮得爽脆的空心(ong)菜,才是最正宗的柳州味道。


售卖螺蛳粉的小店里,总能见到绿豆沙。一杯加冰的绿豆沙,清凉甜爽,平衡了螺蛳粉热辣霸道的味道,显得格外登对。炸得金黄起泡的虎皮鸭脚,与螺蛳粉“双臭相杀”的肥肠,都是肉食爱好者的深夜之光。

老友粉丨南宁人的老朋友
 
不同于细圆的螺蛳粉,老友粉是宽扁状的,和河粉有几分相似。粉如其名,像是一个相识许久的老朋友,老友粉将城市限定的“酸、辣、香”娓娓道来,俘获了友仔们的肚袋,甚至升级为南宁的城市名片。
豆豉、酸笋、蒜泥、辣椒酱……看似毫不相关的食材,却在一碗酸辣爽口的老友粉中,找到归属感,将南宁人嗜酸嗜辣的喜好延续下来。
或许是一份情怀与乡愁,南宁人将挚爱的“老友”味道浓缩在一罐酱料中,成为下饭神器“老友酱”;老友鱼、老友炒花甲……一切食物都有了“老友”般的亲切滋味。
在广西,做鸭太难啦!

靖西麻鸭、融水香鸭、大新珍珠鸭、全州文桥鸭……在广西,有鸭的城市颇多,处处飘着鸭香。

对广西人来说,吃鸭是一种习惯:市场上斩只鸭子,回家做一碗清淡的冬瓜煲鸭汤;街巷里,雪白的米粉中放入新鲜卤制的鸭头,吸饱了鸭汁;广西醉鸭,是被灌醉的“酒鬼”鸭子;柳州的螺蛳鸭脚煲,炸酥的鸭脚在螺蛳汤底中浸泡地软糯脱骨,吃起来入味熨贴。广西人爱鸭,从头爱到脚,甚至用尽十八般厨艺把每一只鸭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而在广西鸭界,柠檬鸭是南宁人的心头好。将农家散养的土鸭斩块飞水,再配以酸柠檬、酸辣椒、酸姜、山黄皮等佐料小火焖煮,还未掀开锅盖,诱人的酸香味便溢了出来。

▲ “地道风物x饿了么”联名美食明信片。图/阿里本地生活

连老饕陈晓卿都觉得,南宁高峰的柠檬鸭,姜芽能唤醒味蕾,“柠檬的酸味更让舌尖激动得有些颤抖”,无论是炙热的温度,诱人的色泽,多汁的肉质,还是恰好的火候,都让人难以放下碗筷。



“粤里粤气”的广西味道
地处两广之间的梧州,说不清像广西,还是更像广东。

街巷中随处可见的龟苓膏,酒楼中招牌的葱油鱼和纸包鸡,电视机里正在播放的粤语频道,张口便是地道的粤语……就连梧州人都不得不认同“梧州是一个带着广东味儿的广西城市”。


传统的梧州龟苓膏,其实是鹰嘴龟的龟板胶。而今,鹰嘴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梧州的龟苓膏,也早已不见龟的身影,多用凉粉、茯苓配制而成。这道发源于梧州的地方小吃,成为印在梧州人记忆中的味道,陪伴着一代代人长大。

▲ “地道风物x饿了么”联名美食明信片。图/阿里本地生活

玉林人的“食牛字典”中,牛杂有个更通俗的名字——牛料。与广东各地的牛杂略有不同,玉林牛料多用柠檬增酸,米酒除腥,这是因地取材的智慧。或许是对牛杂过于喜爱,巧手的玉林人总想变着法地把它做出“花”。生炒牛杂,是玉林人对牛杂的初体验,最讲究“镬气”二字。爆炒时,窜起的火苗像是与人比高,一股脑儿地冲过头顶。炒好的牛杂油光锃亮,滑嫩的肥肠、脆爽的毛肚、筋道的牛筋……光是看着,便觉得口舌生津。

▲ “地道风物x饿了么”联名美食明信片。图/阿里本地生活

卤牛杂,是玉林人“爱不释口”的老风味。大块的牛杂在卤汁里打滚翻腾,烹煮后盛放在不锈钢大盆中,任由来往的食客挑选。伴着老板手中的剪刀咔嚓作响,牛杂被剪成更易入口的小块,淋上卤汁,再来几勺酥脆的花生米,一天的乏倦便在味厚汁浓的牛杂中得到纾解。

横县,南宁东部的一个五线小城,孕育了中国人口最多的汉、壮两族。郁江绕城而过,清澈的江水灌溉了横县细糯,也喂饱了水中的鱼群。



在横县,鱼生是用来待客的最高礼遇。鱼要挑选有鳞的生猛江鱼,以花鱼和青竹鱼为上品;经放血、除鳞、去皮、剔骨一气呵成,切好的鱼生如同一件精细的艺术品,薄如蝉翼,轻薄透光。佐料看似简单却独特:鱼腥草、酸姜、酸荞头等植物的根茎和叶子,切至发丝般纤细,佐以生抽、花生油等制成的酱料。
▲ “地道风物x饿了么”联名美食明信片。图/阿里本地生活

夹一片放在嘴里,鱼肉的鲜甜在舌尖上泛起阵阵涟漪,眼前立马浮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鱼跃图。


吃喝玩乐,做一个地道的“广西友仔”

广西,是中国饮食的秘境。

奇幻的山河湖海,绚丽的多民族风情,给这里的食物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对广西,也未曾停止过了解:过去几年,我们写过广西的风景、物产和文化;地道风物系列的第一本书(《地道风物·广西》)从广西写起;与舌尖的原班人马一起拍摄《秘境广西》纪录片;通过风物小馆分享着最地道的广西风物。

▲ 恭城油茶,手打出来的美味。《地道风物·广西》Mook 摄影/张克祥

但一个地方真正的味道,只有当你踩在那片陌生而温热的土地上,穿梭于街头巷尾,才能真正懂得。国庆期间,饿了么准备了“一亿福袋,百亿补贴”即使不愿去网红餐厅排队,想吃的美食,饿了么也能送到。不妨在广西吃喝玩乐,大吃e场”做一个地道的“广西友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