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淀粉样血管病2例

 闫振文 2020-12-04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以脑和软脑膜中小血管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病理特征,是老年人原发性脑叶出血和认知障碍的重要原因。CAA多为散发,有时与Alzheimer病(AD)相关,或以某种家族性综合征出现。现报道2例可能CAA与AD共病的患者如下。

女,74岁,小学文化。因“记忆力减退1年”于2017年2月28日入院。入院前1年家属发现患者记忆力减退,表现为重复扫地、忘记服药、做家务速度变慢、性格变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但无精神行为异常。近半年患者记忆力减退加重,但仍可生活自理。

有高血压病史3年,未规律服药,否认症状性脑卒中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近记忆力减退,余未见异常。MMSE19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9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14分。实验室检查:血脂、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载脂蛋白E(ApoE)基因检测:4/4。头颅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图1A),Fazekas分级级;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提示多发脑微出血(CMB)(图1B)。海马MRI示双侧海马明显萎缩(图1C);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示双侧海马NAA/Cr+Cho比值明显降低。

诊断: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CAA;原发性高血压。给予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卡巴拉汀改善认知功能。服药半年后,患者因记忆力无明显改善自行停药。随访1年,家属述患者记忆力下降逐渐加重。

图1头颅MRI检查A:Flair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Fazekas分级Ⅲ级;B:SWI示双侧额顶叶多发脑微出血;C:Flair示双侧海马明显萎缩

男,69岁,小学文化。因“记忆力减退2年”于2017年5月17日入院。入院前2年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近记忆力下降,生活尚可自理。近1年患者记忆力下降加重,出现情绪改变及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易怒、被害妄想,日常生活逐渐受影响。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症状性脑卒中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反应迟钝,近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未引出。MMSE9分,MoCA4分,ADL62分。实验室检查: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22.26μ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60mmol/L)。ApoE基因检测:3/4。头颅MRI示多发小软化灶并胶质增生(图2:A),Fazekas分级级;SWI示多发CMB(图2:B)。海马MRI示双侧海马明显萎缩(图2:C);MRS示双侧海马NAA/Cr+Cho比值明显降低;MRA示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M3段管腔节段性狭窄。

诊断:AD;CAA;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颅内多发血管狭窄;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给予氨氯地平、培哚普利、螺内酯、比索洛尔控制血压,胰岛素控制血糖,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进行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同时给予卡巴拉汀改善认知功能。随访10个月,患者记忆力持续恶化。

图2:头颅MRI检查A:Flair示多发小软化灶并胶质增生,Fazekas分级Ⅲ级;B:SWI示双侧颞枕叶多发脑微出血;C:Flair示双侧海马明显萎缩

本组2例患者以缓慢进展性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均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但病程中未发生症状性脑梗死,记忆力减退呈缓慢进展而非阶梯式加重。例1日常生活能力不受影响,符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例2日常生活明显受损,已达到痴呆程度。海马MRI示双侧海马明显萎缩,MRS提示海马NAA/Cr+Cho比值下降,并携带4型ApoE基因,支持AD的临床诊断。

研究表明,CAA与脑小血管病MRI标志性改变有关,包括脑白质高信号和CMB。尸检研究发现,MRISWI上CMB的出现与CAA组织病理存在相关性。

本组患者头颅MRI均显示多种脑小血管病征象,包括CMB(脑叶为主)、脑白质高信号及腔隙性脑梗死,因此考虑可能CAA。CAA出现在几乎所有AD患者的大脑组织中,约25%的AD患者大脑有严重CAA改变,提示这两种疾病可能具有基于Aβ的共同发病机制。

病理学研究发现,AD患者脑组织中存在4种Aβ沉积模式:(1)以老年斑为主的沉积,伴或不伴软脑膜血管CAA改变;(2)大量老年斑沉积,CAA改变主要累及脑膜和深穿支动脉;(3)以毛细血管CAA改变为主,伴有老年斑和动脉CAA改变;(4)以血管沉积为主,Aβ在血管内和血管周围的沉积超过老年斑的形成数量。

这几种模式的CAA分布范围和严重程度均不相同,但Aβ以老年斑形式沉积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却类似,其中毛细血管型与ApoEε4等位基因具有强相关性。

此外,近期研究表明,簇集蛋白基因缺乏可促使Aβ向血管周围转运,导致脑实质炎性斑块减少,脑血管结构中CAA病理负荷增加。尽管临床上CAA与AD属于不同的疾病实体,但二者存在密切的分子机制关系。约50%的CAA患者可满足AD的病理诊断标准,超过半数的AD患者有轻度或重度的CAA病理改变

从整体来看,CAA患者Aβ沉积顺序呈一定模式,最初为软脑膜动脉受累,随后累及新皮质区域穿支动脉,以大脑后部区域血管最易受影响,枕、顶叶受累程度最为严重。此外,额叶皮质也是CAA病理分布的主要区域。第二阶段主要波及嗅皮质、海马和小脑区域血管,最后影响深部灰质和白质血管。血管壁Aβ沉积可引起血管脆性增加,导致CMB。在

AD人群中,CMB的发生率约24%;CMB的数量与CSFAβ42水平有关,CMB数量越多,CSFAβ42水平越低,尤其在ApoEε4携带者中更明显。此外,CAA相关的CMB可引起患者灰质萎缩和神经细胞葡萄糖代谢减退,加速AD的病理生理过程。综上所述,CAA作为AD的静默伙伴,在AD病理发展和患者认知减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略的负面角色。

参考文献(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