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驼腰岭周长虹 2020-12-04

教学内容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地球仪,光源,小木棍(火柴或者大头针),地球公转、四季成因挂图等。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引入学习: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谈话: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循环往复。为什么一年有四季呢?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1、古代人们是怎样探究四季的形成的

(1)出示古人用立竿见影的方法来观测四季:一年中,春秋季影子长短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2)小结: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2、组织学生模拟实验探究四季的成因
(1)谈话:我们知道,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方向。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

(2)讲解介绍模拟实验做法:见P86页
(3)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

(4)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

结合自己的了解进行交流。

1、思考

(1)讨论:为什么一年中影子长短不同?影子长短不同说明了什么?

(2)交流讨论情况。

2、探究四季成因

(1)回忆旧知识。

2)阅读教材86页。

(3)学生做模拟实验,并在教科书P87页的表格里做好记录。

(4)与教师一起研究。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三、小结:

(5)出讨论题: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6)研讨: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不同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

1、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

2、布置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

(5)分组讨论后交流汇报讨论情况。

(6)分组研究讨论然后师生共同交流。

1、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P87页下的空格里。

2、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关系的资料。

板书:         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四季形成: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教学反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