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西路军后代重走长征路——迎建国70周年

 红星故事 2020-12-04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长征是生命的歌,长征是英雄的诗,长征是不朽的魂!长征是奋斗的远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远征。

2019年5月20至30日,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为迎建国七十周年,组织30多位红军后代和红军精神传播者,从北京、天津、辽宁、湖北、广东、江苏、四川齐聚甘肃,自费组团重走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会师路。

腊子口

沿着当年红军北上路线,来到腊子口战场遗址凭吊革命先烈。

腊子口是川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的“咽喉”。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经历长征路途上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后,于9月12日到达天险腊子口。当时国民党设置层层防线,尤以腊子口为重点。红军如不能突破腊子口,将陷入绝境。9月14日,毛泽东在茨日纳村向红一方面军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当面下达了“在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的命令。9月16日晚经正面强攻,侧后攀岩,一举突破了天险腊子口,红军进入甘南。

一年后的1936年8月9号,为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决议,历尽千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第三次穿越草地的红四方面军北上来到天险腊子口。30军88师的指战员攻坚克难再次突破天险腊子口,为北上抗日,实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打开了胜利通道。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祭拜红军烈士,宣誓:英雄不朽,信仰永存!

参观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岷州会议旧址

为了解决“北上”还是“西进”的问题,1936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岷县三十里铺召开了著名的“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三十里铺会议”,史称“岷州会议”。岷州制定的“通庄静会战役计划”,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对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西北、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红军后代认真了解当年朱德总司令与西北局多数人员坚持北上、保证红军团结会师的会议过程,深感团结来之不易,胜利来之不易。

在纪念馆,岷县籍开国将军张明远的亲属二十多人前来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军后代。张明远是红四方面军的侦察科科长,到达岷县后担任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大力宣传北上抗日,开展征粮,并动员当地青年三千多人参加红军。他在家乡的亲人在83年后与红军后代相识相知,今天专程赶来聚会,像亲人般含着热泪拥抱,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红军后代刘竸英找到姥姥张琴秋照片。张琴秋时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长、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是红军的高级女将领

哈达铺

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经过哈达铺。193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20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到达哈达铺。从当地邮政代办所国民党报纸上获得陕北有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做出了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并把一、三军团改编为陕甘支队,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9月23日,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北上。

1936年8月9日,红四方面军第30军通过腊子口后占领哈达铺,军部设哈达铺。

8月25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进驻哈达铺。9月1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二军团到达哈达铺。

红二、四方面军在哈达铺驻扎达两月之久,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县、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扩红征粮,有两千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10月4日,红二、四方面军相继北上,离开哈达铺地区。

在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称“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和“红军长征中的加油站”。

(参观红军长征哈达铺纪念馆,并赠旗帜、父辈回忆录)

在纪念馆用现代科技模拟的环境中,“穿越”到83年前,和红军官兵一起聆听毛主席关于红军北上抗日的讲话。

在哈达铺的红军街,寻访红军三十军军部旧址。

安家山


1936年8月21至24日,红四方面军各部队突破敌人防线相继进入陇西境内,分别占据了安家山、张家坪、梁家坪、仁寿山、二坪等地。 

 红军在安家山活动四十余天,并且和国民党军队发生了两次战斗,有29位战士牺牲并掩埋于此,因此留下了大量的遗物。

向安家山的乡亲赠送万寿菊种子。

刘延宁代表红军后代留言签名。

红军后代有些年近七旬,他们克服高山缺氧,高原反应的困难,一步步登上了岷县二郎山顶,向长眠在这里的红军烈士敬献花篮。

榜罗镇

红军后代继续沿当年红军北上路线来到了通渭县“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榜罗镇是通渭县的四大镇之一,经济文化比较发达。1935 年 9 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在榜罗小学内详细阅读了许多报纸杂志,进一步了解了当时全国形势和陕甘苏区的情况。9 月 27 日,召开了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王稼祥、秦邦宪五名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最高领导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 " 榜罗会议 "。会议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把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听到红军后代来到榜罗镇的消息,通渭县电视台、通渭县教师及县领导从县城出发来到纪念馆,一起与红军后代“快闪”高歌《我和我的祖国》。

会宁会师楼

会宁是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红军后代中几乎所有人的父辈都是这次大会师的参加者。会宁是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他们几十年来无限向往的热土。

在红军会师纪念塔前高唱《国际歌》,朗诵毛泽东《七律.长征》。纪念塔高达28.78米,共11层,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

登上会师门,体验三军会师官兵尽开颜的喜悦心情。

原红西路军五军侦察连连长樊生连之子樊进宝(右),系负伤失散当地红军的后代,从76公里外赶来与兄弟姐妹们相会,挥泪相拥。

逐一参观当年红军会师时各方面军指挥部。

当年父辈们举行长征会师联欢会的文庙大成殿前,举着红军后代联谊会的旗帜,合影留念,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有的人模仿自己母亲表演舞蹈的场景,有的人诵读怀念父母的文字,有的人高呼“英雄不朽,信仰永存!”有的人高呼“父亲,儿子来看你了!”“妈妈,我站在您当年的舞台上了!”

与讲解员角色互换,为准确反映革命历史、弘扬红军精神,提出了提升展览质量的具体意见,讲解员认真记录。

界石铺

红军后代来到“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当年红军在静宁县界石铺的战斗历程。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红25军、陕甘支队、西方野战军、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共五次经过静宁地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于静会地区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党建政工作,发展工农游击武装,打击反动敌人,开展扩红筹物。我国十大元帅中九位、十大将军中八位、上将和中将中的绝大部分都在长征时途经静宁。界石铺是领袖驻地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有利的中心基点,在长征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与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领导互赠红军研究史料后合影

观看用日晷方式记录的红军长征会师大事记。

在老红军余新元的广场塑像前,聆听其与白求恩、雷锋交集的传奇人生。他13岁参加红军,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多次负伤,白求恩大夫曾为他亲自做过手术。新中国成立后,他亲手把雷锋和当代雷锋郭明义送进部队,全国掀起了学习他们二人的广泛热潮。

六盘山

惜别界石堡父老乡亲,红军后代来到海拔2928米的六盘山长征纪念馆,沿途考察了红四方面军25军挺进六盘山时走的山间小道。如今“红军小道”上打造有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等十多组红军长征微缩景观,浓缩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历史。

六盘山又名笼山、鹿盘山,南北长两千余里,东西宽十多公里,即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不但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更是历代兵家用武的必争之地。1935年10月5日至9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率中央红军进入宁夏,共历时五天四夜,与前来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进行大小战斗共五次。其中毛泽东亲自指挥了青石嘴战斗。战斗结束后,毛泽东站在六盘山上,诗性大发,纵情填词一首《清平乐.六盘山》。 

不顾风云突变,坚持登上高耸入云的六盘山。

宣誓:英雄不朽,信仰永存!

敬酒祭拜长征中牺牲的红军先烈。

齐声朗诵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将台堡

红军西路军研究工作委员会30多位红军后代,从六盘山驱车前行来到了红军长征又一会师的圣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

1936年10月22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与聂荣臻、邓小平等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主力在将台堡胜利会师。

面对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路线图,对每个里程碑事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再次充分讨论加深理解。

在将台堡城门口合影。

同心城

红军后代和红军精神传承者30多人,带着対父辈长征史的探索和追求,来到了红军又一个会师圣地一一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朱德元帅曾经在这里发表了令人难忘的讲话:“同心这个地方好。同心城里结同心,同心同德,革命到底!”

同心,见证了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这里再次会师,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一支重要武装——红军西路军从虎豹口出发去完成一场“打通国际通道”的艰难使命。根据中共中央决策,在三大主力会师后的1936年10月,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约21800人西渡黄河,后称“红军西路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浴血西征。

参观同心城“红军西征纪念馆”。

所有团员在一幅巨大的签满当年在世老红军名字的红旗前久久驻足凝视。红军后代胡滨江、徐南征、赵玉兰、冯真冯嵘冯伟三姐妹等人,纷纷指着自己父辈的签名,说那是我父亲的亲笔签字。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近两百多位签名的红军仅存王定国、胡正先等人。胡滨江说 :" 英雄虽已远去,但他们的信仰永存。他们的精神靠我们来弘扬,他们的长征靠我们来继续。"

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一座精神丰碑。回首长征,并从中吸取精神养分、锻造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陈金荣、胡忆朝、王洪山供稿)

        ▼

    阅读文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