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考棚

 夜黑心明 2020-12-04
县考棚为清朝前官设的科举之乡试场所。宿松考棚设立始末,旧县志载:“邑试棚,试童子也。自汉及元有童子科,但取颖悟记涌。清因明制'。明初在治西北半里,有郡守李公禹江建“日新书院',亦名“禹江书院'。书院各厅分设有“圣域贤关',“衡鉴'、“兴贤'、“育才'等扁额,厅后为清净亭。据《续文献通考》:“明洪武八年,诏有司社学。十六年,诏民间立社学。明宏治丁巳,邑令施傅就旧址建社学,其厅堂分别扁额:“衡鉴”、“端本持风'。清康熙十六年,县令胡永吕奉安抚部院徐檄,建义学46所,四厢各一,乡四十有二。每所教读一名,童蒙又拘名数。至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县治今孚玉镇民西社区北门街东侧,原老厅(现为老厅街)的西北端建有官办考棚。该考棚从光绪二年(1876年)起至光绪八年又先后进行了重修和扩建。


考棚设有问经精舍。分立诚、敦行、博文、求志四斋。人考棚,前有龙门坊表,堂庑悉备等建筑。考棚内能容近三仟人列坐乡试。是一座宏伟的特殊建筑群体,其布局和风格近似北京的国子监和南京的夫子庙。此考棚有联三楹。

(一)

点头自有朱衣在        名首多从白屋来

(二)

作者:杜春华

此处合有仙才,青莲翁        诗派千年,尚留花样

公等俱为国,白鹿洞       宗风百里,莫负薪传

(三)

作者:贺则麟

向离文运开,南国多才   搜罗当代菁莪,重舒夏室

来复天心见,东风有信   吹熟满门桃李,尽属春官

清末废科举,推行新文化后,县内乡贤文化人士,逐在考棚内兴办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有长溪山(今柳坪)保障湾人吴嘉祥会商县内人士,改造县考棚,首创官立高等小学,又倡议协办创办“宿松师范传习所'于此,首届培养教师62名。考棚早毁,原址在今宿松商城内(原宿松中学校园和县粮食局米厂内),周边已成商贸和居民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