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县天嘉书院创建前后

 兰仓马龙 2018-04-20

中国的教育远在原始社会就已形成。学校的出现约在公元前17世纪以前的夏代,如《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不同名称的学校,可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官学中的书院,最早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代。原意为藏书、校书之地。唐末至五代之际,逐渐演变为讲学、读书的场所。选址一般选山林名胜之地,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时兴时衰,但作为读书人研读、讲学的实质一直未变。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元年(1736年),先后两次下旨嘉奖书院。当时的白鹿、石鼓、睢阳、岳麓书院,号称全国四大名院。此后,省、府、州、县城里,都设有书院。院内设山长(相当于校长),学生十至百人不等,由办学人或官府发给伙食费用。教学内容仍是“四书”“五经”,学做八股文,每月进行考试,为科举做预备。此外,还考诗赋、古文、策论等。实际上,清朝后期的书院,已经是封建王朝培养统治人才的官方学校。
    礼县由于经济落后,置县迟(据史料记载,礼县宋代形成村庄,元代设“礼店府”,但未建“城”,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陕西都御史马文升奏请割秦州十九里置礼县),书院志书略有记载,私学实存,但无法考证。所以有文史记载且最早的教育场所为“礼县社学”(社为一种乡村组织,元代各县所属乡村,每50户为一社,每社置社学一所)。明清时除县学外,乡间设有社学,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令各府州县设立社学,“择明师而教”,民间幼童15岁以下者入学读书。清康熙九年(1670年),令各省设社学,“凡府州县每乡设社学,选择文艺通晓,行祖谨厚者充社师。”令近乡子弟12岁以上,20岁以下者入学肄业。清沿袭明制,县设置社学。礼县社学相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由县知事孙雯镜出俸钱始修。此前至顺治元年,三十七年间社学情况无从考究。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县知事孙雯镜又将社学改为天嘉书院,这一年,是天嘉书院的首次命名和改建。

嗣后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邑令黄凯认为:“地势狭隘,膏火亦俭”,便择地改修,增加办学经费,易名“礼兴书院”。据清代礼县朱撰《礼县建礼兴书院记》中记载,“岁丙戊夏,南轩黄明府,以鄂诸名士,来给县符。甫下车,即以整伤学校为先。阅书院旧所,锹隘卑狭,毅然有更新志。于是捐廉倡率,另购基址,鸿工龙材,次第修举,不日告成。邑之绅士俞然兴诵曰:贤哉我侯,不愧言僵文翁之雅化矣’!匾日:‘礼兴’。夫礼者,邑之所以命名也,无以兴之,则人亦阀焉不讲矣。”

大清二百余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官员和地方知名人士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比如兴建书院、筹措经费、申请增考生名额等。嘉庆时邑令秦瑗创修文昌宫,同治时邑令肖良庆创建考院。天嘉书院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一百四十三年,主讲书院的山长不少,地方志书中仅记有郭履泰、郭人杰、郭人灵、赵桂林等四人。礼兴书院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代七十九年,主讲山长达二十人之众。他们教学严谨,桃李全县,清代共培养出进士三人(焦志贤、李应紫、梁士选),举人十五人(清末占十一人),拔贡、恩贡、岁贡等三百四十三人。有的出任为官,有的教徒或从事其他职业,他们在诗文史哲以及书画音乐文艺等方面各有所成,为民国时期乃至后来礼县的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礼县知事穆腾额响应维新改革,将书院改名为“礼县高等小学堂”,废除科举,实行维新教育,设教习一人,学生正额三十名,时仅七年,清帝逊位,民国建立,兴起了新的教育。至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又改名为“第一区公立第一小学校”,习称大学堂,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历时三十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