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撸串喝酱酒者对酱酒品牌的反思

 山荣说酒 2020-12-04

这几天被“江小白”商标无效宣告判决的热点刷屏了,此时在楠竹林山城烧烤喝着酱酒撸着串的我,突然对茅台镇酱酒企业之于知识产权这一块的“路数”得出如下反思:

纵观我神州大地,“江小白”这个“10亿”体量的酒企,低调点怎么也算“小巨人”酒企。因为是“江小白”,因为80后,90后是情怀牌的主要买单者,所以“江小白”商标无效宣告才被推上了热点。但是,前几年我大茅台的“赖茅”商标因为三年不使用被撤销,那才叫惊天地泣鬼神,茅台镇各种品质参差不齐的赖茅酒席卷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旮旯角角。最后,茅台出手维稳保住了“茅台镇酱香酒”这块金字招牌,一个商标引发的闹剧收场。所以,商标不是注册证到手了就高枕无忧了,你要使用而且必须是每年持续的使用。

茅台镇酱酒牌子千千万,实在不行我就换:

1.0时代随便搞个“贵州茅台镇”产品就可以动销,包装要够大、要红。因为八十年代,贵州怀酒、鸭溪酒、董酒等老牌酒声名在外,消费者认贵州这个产区的酒。但是“贵州茅台镇”是产地名称,是共公资源不能私人独享,加之茅台集团早年就注册了“贵州”、“茅台”等商标。这时期以后,茅台镇有点规模的酒厂都注册了属于独家的商标,在茅台镇形成了一个品牌区隔。

2.0时代,应该是茅台镇的代工潮,精明的外省商人带着好听商标在茅台镇代工生产,这个时期迅速崛起了诸如“糊涂”、“小糊涂仙”等企业。

3.0时代说是现在的尾声,不知道恰当不恰当。这个时期,茅台镇有觉悟的酒企业纷纷北下广深沪寻找设计公司营销顾问公司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基因,重金收购商标的比如“镇酒”,这些有觉悟的企业目前都是良性发展的。当然商标不是万能,商标是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品牌基因,这个基因对企业的成长绝对是有助推作用的。

现在的时代,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仁怀酱香酒整体电商行业出现了低迷情况,大部分中小酒企遇到了发展瓶颈。大部分没有一直专注做一个商标,“洞藏酒”、“酒糟酒”、“百元酒”、“替父卖酒”等等,透支了太多的套路,你说能不遇到发展瓶颈吗?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带头大哥首倡“文化茅台”大旗,部分弟兄都慢慢觉悟了起来,开始武装自己的知识产权,荷花酒业为“荷花”商标在注册、复审、外观专利、广告宣传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仁怀大部分中小酒企不缺酱酒品类资源,大部分缺的还是品牌思路,商标认识。为什么黔酒股份要巨资买进带“黔酒”的商标?金酱酒业要花几百万买“金酱”两个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