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及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2-04

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及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研究

甘肃中医学院 | 马义斌 

目的:进一步的探讨“久病入络”的实质性问题,深入研究叶天士代表著作《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胃络理论,并对其中的胃络治法及通胃络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其治疗胃病的规律性处方用药,将其理法方药的规律性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当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络病层面的发病机理、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做出进一步的把握。 方法:1.查阅叶天士有关“久病入络”学说的主要著作及现代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各个层面探讨“久病入络”的实质问题,对胃的生理病理、胃络结构作出描述,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胃络理论”作出分析。 2.从《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有关胃病章节当中,筛选出与胃络病治疗相关病案,依照叶天士对相关病案中对络病病机的描述及组方中药物性味归经、剂量大小来推导通络法,对统计出的通络法逐个进行频次分析。 3.对统计出的通络法下分别相对应的药物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叶天士治疗胃络病的组方规律,常用药物。


 4.结合胃络病理论、中西医对CAG研究新进展以及叶天士通络法、常用通络药来指导以后CAG中医临床治疗。 结果:对《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胃络理论”作出分析,对通络法进行了频次分析,对叶天士治疗胃病的组方规律,常用药物进行深层次剖析,并结合了现代医学进一步阐述了CAG的诊断、治疗。

 结论:叶天士是“久病入络”的提出者,其继承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及诸代医家的重要络病学术思想,并加以升华,并将此理论应用在胃病的治疗当中,对胃病的病因病机加以详述,明确了胃病发病当中气,经,络,血的关系,解决了萎缩性胃炎分型过多的弊端,

并提出了相应的通络大法,用药很有选择性且直入血络,主张辛味药、活血化瘀药及虫类药的使用,其“久病入络”理论及通络方药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从理论到治疗的补充及完善。

机 构:

甘肃中医学院

领 域:

中医学; 中医学;

关键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