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荷之美,用心才能看见

 拓荒牛550 2020-12-04

秋去,冬来,在下一个春天到来之前,突然想起苏轼那首诗: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是苏轼写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老牛曾经翻过一套苏轼全集,在诗词那一部分,这个刘景文的名字出现频率颇高。细读二人往来唱和的诗词文章,字里行间,皆可感悟到他们兄弟二人的那份情,那是一份文人交心的感情。

尤其是这首诗,不仅能够感受到他们二人感情里的阳光,还能感受到苏轼对生活的态度。

苏轼,可能是他的才情太高了吧,上天偏偏要让他经受更多的磨难。磨难会让人沉沦,也会让人变得丧气,甚至还会让人变得暴戾。但是,也会让一些人变得更强。

就像这首诗一样,秋去,冬来,荷尽,一般人看到的都是满目荒凉。自古逢秋悲寂寥,于是有了很多秋天里的感伤之作。可是,这满目荒凉的秋冬萧瑟,在苏轼看来,也正是这荷尽、菊残之时,整个世界才变得橙黄橘绿、色彩斑斓。

有人说,诗人原稿上并不这样写的,而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细细品来,一个正字,表达的是当下,是正好,一个最字,表达的是时间的脉络,是生活的态度,虽然荷尽、菊残,但是这橙黄橘绿、色彩斑斓,就是这一年最好的时刻。于之草木,这是他们一生中最绚烂的时刻,难道,不美吗?

苏轼,用他的豁达,用他和刘景文的文人情谊,告诉我们,残荷、枯荷,也包括残菊,都是可以换一种心境,用来欣赏的。


本期摄影专集,一日看尽保定城、直隶尚书房公众号和保定城市摄影爱好者微信群联合推荐。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投稿加群微信:Nhjd801。

摄影:烟波浩淼

转载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刊立场,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投稿加群微信:Nhjd801,直隶尚书房、半亩方塘询书热线:13833252895

残荷,也是美的


残荷之美,人们早已发现,尤其是历代诗人,吟咏残荷的诗句,可谓如烟如海。

泛舟荷叶港,花残荷叶稀。

秋风渡江客,零落旧荷衣。

一溪清响残荷雨,万树新黄落叶秋。

残荷只送萧萧韵,落木仍兼飒飒声。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这是哪位诗人笔下的残荷?比起苏轼的豁达,更多了一种眼神深处的思绪和忧郁。


白居易写诗,有人说特点就在一个白字,通俗易懂。他也写过一首残荷。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一句花不残,一句叶初干,我们完全可以怀疑,苏轼那首残荷,一定是借鉴了白乐天的这种乐天派。

花不残,叶初干,那秋风萧瑟地连天,又与我何干?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白居易说的确实是太白了,残荷之美,无人解爱,眼前这无人解爱的萧条境,细细地绕一圈,品一圈,悟一圈,不正是后来苏轼写的那一句最是最是橙黄橘绿时吗?

会不会是,苏轼,抄了白乐天的作业本呢?


李商隐,是一位忧郁的诗人,也是一位神秘的诗人,他的那些无题诗,不知有过多少种解读和附会,或许诗人自己也无从解题,故而写下无题二字。所以,李商隐的诗,一直都是需要细品,细细品读的。不过,他写的这首残荷,倒是来去从容。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的诗,无论从何处起笔破题,好像都能写出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相思意。这首诗,更有味道的在后两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荷叶,苏轼叫他擎雨盖,雨落荷叶,无论是夏荷、秋荷,还是冬之残荷,那滴答之声,总是有的。只不过,残荷雨声,来的更为沧桑和深切。

留得枯荷听雨声,听来听去,较之白居易和苏轼的残荷来说,还是听出了诗人心中的一份忧郁。


明朝有个诗人叫范景文,前面说到刘景文,这里又来一个范景文。范景文也写过一首荷诗:

雨馀风际费禁持,除却亭亭别有姿。
偶忆佳人初睡起,销魂正在欲嫣时。

这范景文的荷,又是另一番景象,尤其是这句:偶忆佳人初睡起,销魂正在欲嫣时。若不细品,不知其味。细品再三,还是不得其味。这是写的残荷吗?

倒是苏曼殊这首残荷写的直接:

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



说是说,悟是悟,残荷,总是会让人伤感的。清代的文人关锳有一首题画诗,还是应该叫词吧。

江阔云平。绿帆低处,浅水桥横。
画角斜阳,乱山堆里,隐隐孤城。
芦花潮落江程。看几点、寒鸦暮晴。
一夜西风,残荷败柳,都做秋声。

老牛特别不喜欢残荷败柳这个词,但是,残荷败柳又是大自然绕不过去的那一道景观。

荷残,是谁让他残,败柳,又是谁让他败?是命运,是规律,是大自然。残荷败柳,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不是还有一句首小诗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残荷败柳,不也是这样吗,这一残一败,亦是生生不息的过程。

那枯枝残叶,落在脚下的水里、泥里,一年又一年的残败,一年又一年的滋养,才有了年年荷红、年年柳绿的景象。


如果再有一点小雪,这时的残荷,就更美了。趁着那一柄残荷,还立在湖中,立于水上,有空去绕上一周,也去静赏一下那残荷之美吧。


突然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的残荷,都是相依而立,相依而生,那已经枯干的荷,竟然绕过一个或几个弯,头相依,首相连,努力在这萧瑟的寒风中,能够互相看见。


残荷不残,只是他的另一种美,有些人还没有用心去看见。

择时去看看那水中的残荷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