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旅观察 | 再度接受上市辅导 恐龙园能否成功闯关?

 闻旅 2020-12-04



上市之路屡受挫折的恐龙园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恐龙园”),日前又启动了新一轮冲刺。

12月10日,恐龙园发布关于接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恐龙园于10月18日向证监会江苏监管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获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日为2019年10月21日。未来恐龙园若向证监会或有权审核机构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材料获得受理,公司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股票暂停交易。

恐龙园成立于2000年7月,注册资本1.65亿元,是一家从事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运营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即围绕“中华恐龙园”这一主题进行公园开发运营,并同时面向文化旅游行业提供文化创意策划、景区规划设计、创意体验产品及景区管理咨询服务。其主要经营区域位于常州市环球恐龙城,从2000年创建“中华恐龙园”以来,项目已经发展成融展示、科普、娱乐、休闲及参与性表演于一体的恐龙主题乐园,有“东方侏罗纪”之称。

在外界看来,诞生于世纪初的中华恐龙园,因盘踞长三角发达交通网中心,背靠常州国资委,等于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作为江苏省首家5A文化创意类主题景区,如今,中华恐龙园已经成为缺乏名胜古迹的常州最得意的名片。

恐龙园意图冲击资本市场不是新事。早在2011年,当时便有消息称常州恐龙园正在谋划上市。2012年,据江苏省环保厅公布的信息,恐龙园有意登陆创业板。2018年,恐龙园有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并未递交过IPO申请。

2015年9月,恐龙园挂牌新三板。挂牌后半年后,恐龙园宣布接受上市辅导。2016年9月,恐龙园正式向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开始其首次IPO。信息显示,其业务发展所需资金主要通过银行借款以及经营积累,近年来的短期借款、资金拆借也逐渐频繁,一方面导致短期偿债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受制于新三板流动性较差,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又制约了园区新项目建设、异地扩张和创新业务拓展。

在2017年7月宣布中止审查后,恐龙园于12月再度递交招股书。2018年3月,发审委未能通过恐龙园首发申请,公司IPO宣告失败。

常州恐龙园IPO缘何接连被否? 外界多认为与其盈利能力有关。事实上,在发审委会议中,针对其201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提出了疑问,并对其持续盈利和经营规模扩大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质疑。

从国内主题公园市场来看,整体的竞争态势已经进入红海。而常州恐龙园对比来看盈利能力有限,这与其IP培育水平关系密切。虽然恐龙园内有不少恐龙元素,但像迪士尼一样将这些元素与游乐设施结合的项目似乎并不太多,其IP影响力很难与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抗衡。

此前,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杨彦锋谈到,常州恐龙乐园打造的恐龙IP并不是独家,虽然项目在早期运营比较成功,但从形态上还属于上一代主题乐园,目前受到了像迪士尼、亚特兰蒂斯等新一代大型主题公园冲击,在互动性、综合性及度假功能明显处于下风。

另外,尽管常州恐龙园董事长沈波曾公开表示,模式的可复制性就是恐龙园的最成功之处。而参看此前报道,恐龙园确实在强调打造从主题公园到文旅创新再到品牌输出的崛起之路,但从此前其公布的资产结构看,公司始终有较为明显的“重资产”特征。

在业者看来,主题公园如果要上市或者得到资本普遍认可,还需要有IP的复制能力或者证明能够规模化扩张,如果这种能力没有被认可,作为一个单点的主题乐园景区,大家会怀疑他的持久增长能力和复制能力,上市后的想象空间也会受到一定制约。

此外业者认为,恐龙园此前之所以折戟IPO,在披露的经营数据上也有一些值得推敲的地方,例如,关于其是否与控股股东控制的恐龙谷温泉等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以及恐龙人酒店住宿业务与恐龙园业务的关联性、转让恐龙人酒店是否影响业务独立性等问题也被关注。

根据此前恐龙园申请IPO时的公式信息显示,其主营收入分为3大类:园区运营、文化创意及衍生业务、旅行社业务,园区经营收入占主营收入的绝大部分比例,而这其中,园区经营收入又以门票收入为主。受天气情况、固定成本高企、本地学生的出游地点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在项目盈利能力的持续性上,有业者对此始终表示谨慎乐观。

参看恐龙园近期动向,其积极改变正在发生。以月前恐龙园正式开放全新区域“恐龙基因研究中心”为例,该占地2300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内涵盖了基因展示区和古生态雨林复原区,项目利用多自由度动感平台、液压互动系统及多投影机无缝融合技术打造了山洞探险环节。全景还原了真实侏罗纪世界,相关徒步研学路线已正式推出。

与此同时,恐龙园原创嘻哈MV《DINOTOUR》,及其与“玛丽黛佳”国货大牌推出的联名口红、与省广播电台打造的恐龙科普有声剧《神奇恐龙阿鲁巴》,以及天猫文创旗舰店《恐龙生活馆》同步上线,作为国内主题公园的创新性尝试,恐龙园试图依托恐龙IP、品牌跨界及文化沉浸体验等多形式,引领主题公园内容营销新的开端。

总的来讲,对于此前已经三闯IPO失败的恐龙园,努力改变对门票这一主要营收来源的惯性依赖、通过文化创意及衍生品上的投入开发,不断探索更为多元的收入结构,仍然是摆在其面前的长期现实考验。恐龙园的再次上市征途最终能否得其所愿?闻旅派对此将保持观察。



 好文“传送门” 


交流探讨 | 资源对接 | 热点分享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 加入闻旅社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