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序员每增加一个功能,就有一个人失去工作”:我的亲身经历

 山峰云绕 2020-12-04

https://m.toutiao.com/is/JXr1R4k/ 



你想过吗?

“你的工作,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机器取代。”


说一个小编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工作的第二家公司,是一家面向网店商家的进销存软件公司。

作为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我的任务是找出bug,确保软件功能使用的顺畅。

有一次,老板叫上了产品经理和几名程序员,交待说:

“最近公司签了一个大客户,是我的朋友,做女装的,邀请我去他的仓库参观。

你们也跟着去,用实地的经验,看看我们软件,还有什么需要改进优化的地方。”

于是,小编也跟着去了。

网店老板生意做得很大,光是仓库就有几千平方。

第一次去他家仓库的时候,我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他家仓库的员工很多,每个人都很忙,时不时还有争吵的声音。

仔细听了一会儿:

要么是打包工抱怨客服,害他打了重复的包裹,多出来一份快递费,搞不好老板要扣他工资;

要么是拣货工冲货架管理员发脾气,嫌对方怎么不把同类商品放到一起,害他跑腿半天,一顿好找。

我们程序员,一天到晚窝在电脑跟前摞代码,可以说是“键盘上谈兵”。

不亲自看一眼,还真不知道,发货现场有这么多实际的需求和痛点。

我们产品经理记录了满满几页A4纸的需求。

拿回去,熬了几个大夜,做出了新的设计,优化了打包、发货等等流程,甚至还优化了货架的管理;

接下来我们这些开发、测试,也熬了几个大夜,在一周之内,就上线了新功能。

我们的软件,经过这次重大更新之后,好评如潮。

老板的朋友,那家网店老板,亲自打电话过来,兴奋地说:

“你们很厉害呀!

自从你们软件更新之后,我家员工,工作效率提升了不少,现在仓库只要五、六个人就够了。

我辞掉了三名员工,省下很多人力成本呢。”

听着店铺老板兴奋的语调,我们也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的确能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点的改变,也很开心。

但是……

在一片开心、叫好声中,有谁想过:

那三名因为软件优化升级,而变得丧失“价值”的员工,被辞退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是国人在海外办厂。

国外的人力价格更贵,其实哪里的老板都一样,都想拼命的压缩成本,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这样的公式之下,“人工”也是成本的一种,也要尽量被压缩。

小编对纪录片里的一个细节,印象深刻:

工程师带着企业老板参观工厂,走到几名员工的工作地点,远远地指着他们说:

“董事长,明年我会在这里放一台自动化的机器,机器非常智能,完全可以胜任这里的工作。

这里的四个人,全部都不要。

老板微微点头。

你是不是以为,像我们程序员这样,去制作机器、完善机器的人,就不用担心被机器取代工作呢?

并非如此。

比如几年前,业内就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用起来也不难,只要设置好相应的参数,就可以让这个软件自动进行一些简单的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

一天测几遍都行。

软件不会疲惫,不会请假,不会有情绪。

所以在我们测试同行里有一句玩笑话:

“程序员每开发一个功能,就有一个测试员失去工作。”

而现在,这句话渐渐变得不好笑了。

因为现实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如果仅仅掌握简单的测试技术,很难找到软件测试类的工作。

小编以前公司的测试主管,每次给别人面试完之后,都会忧心忡忡:

“就公司现在的要求,如果换做我,我绝对应聘不上。”

新人入行不容易,老人保住工作也不容易。

每个从业者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跟得上行业的发展。

否则,现在手头的这份工作,很有可能是我们在这个行业里的最后一份工作。

很多同学会反驳我:

那是因为你懒,你笨,你不好好工作,不积极提升,不肯动脑,被淘汰也是活该。

目前机器取代的都是体力活,真正的脑力劳动、创意劳动,不会被取代!

好吧,你太天真了。

很多我们以为绝对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工作,现在都在冒出星星点点的苗头。

  • 我们以为画家不会被取代——

现在计算机不仅可以临摹画作,还能原创设计,有模有样,大师级的作品;

人工智能创作作品《Edmond Belamy》

  • 我们以为作家不会被取代——

现在计算机可以实现AI自动化写作、写诗、写小说、写材料,逻辑和语句竟然还很通顺;

可以编写惊悚小说的软件应用:Shelley

  • 我们以为律师、医生、金融从业者不会被取代——

君不见那些高精尖的“机械手术臂”、“智能诊断”、“自动化财务分析”……

你说下围棋要不要用脑?要用,而且非常烧脑,一般人做不来。

同样,在这个领域,我们也败给了人工智能。

阿法狗人机大战,3:0人类败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器,或者说“人工智能”代替人类的工作,不分什么体力脑力,很可能会是全方位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人类,该怎么办?

虽然列举了以上的事实,但小编不想让你陷入悲观和消极。

在《不会被机器替代的人》这本书中,作者提到,面对机器对工作岗位的强势“占领”,我们还有三件事可以做:

第一:去做“跟人接触”的工作。

别看我们现在各种软件用的欢,但在我们内心深处,其实普遍厌恶跟机器打交道。

比方说你去什么机构办事,举目四望全是自动化应答设备,稍微有点什么特别的需要,都无法被满足,你气不气?

所以,“跟人接触”的工作,是很难被取代的。

第二,做一个有“同理心”的人。

“同理心”是我们人类独有的特殊情感。

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的难处,同时也更容易找到人的需求和痛点。

这在任何职业领域,都是非常宝贵的才能。

第三,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

机器可以24小时工作。

但机器没有理想,没有情感,没有抱负,没有期待。

它所做的事情是简单的重复,所谓的优化也仰赖于人类的创意。

但我们生而为人,我们可以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让我们做一个乐观有梦想的人吧!这是我们作为万物灵长,最骄傲的地方。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