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细节解密:外男的相处》原创作者:...

 新用户99567270 2020-12-05
《红楼梦细节解密:外男的相处》

原创作者:卓语


上古男女交际自由,直至西周仍保着原始氏族的遗风,仲春之月,男女自由相会,尽情欢娱。

自儒家问世就不同了,它非常强调男女隔离,借此将女性囚禁于一个狭小的天地,成为男性的附属物。

宋代以后,男女大防,更是成为社会礼仪的重中之重。

看过些历史剧的,大约有些认识。但真实的历史情况,比电视里还要“封建”的多。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里的细节。


1、黛玉进贾府时,原文如下: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意思是:

1) 普通轿夫,只能将小姐和丫鬟的轿子抬进西角门,不能再进,原路返回。

2) 进角门后要换特定小厮抬轿,这时候婆子下轿,与小厮交涉,护送小姐。

3) 丫鬟不下轿,和小厮没有机会接触。

4) 婆子们尾随轿子到垂花门前,小厮们退出,丫鬟下轿。这个垂花就是二门。

5)众人清场了,婆子丫鬟再一起服侍林黛玉下轿。


2、黛玉进府那日,专程拜访了两个舅舅,但是谁也没见到!

因为除了亲生父兄之外,其他一切男子,无论亲疏,皆是外男。非重大礼仪场合,不能相见。


3、贾府家宴,男女分开摆宴,中间隔着厚厚的帷幔。若非贾母开尊口,男女间仍然见不到。


4、元省幸亲,亲身父亲贾政只能在帘外问安。宝玉连请安的资格都没有,贾母回禀的“无职外男,不敢擅入”。

即便是亲弟弟,到了正式场合都成了“外男”,不能轻易相见,足见礼法之严格。


5、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是不是无所谓了?错。

宝玉挨打,已经十万火急了,王夫人迫不得已见外男,但还记得先换见人的衣服:

”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得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

薛姨妈见柜上的伙计张德辉:

“自己在后廊下,隔着窗子,向里千言万语嘱托张德辉照管薛蟠。”


6、类似的情节多不胜数。就算是下等奴婢,除了自己男主人,这一生都没啥机会见到其他男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男女大防如此严格,本书的钗黛之争如何产生,钗黛和湘云为何不防宝玉?

很多读者会说,写书的需要呗!

不错,是写书的需要,但必然有合理的情节解释。作者不可能为了写书,架空历史、架空社会。

黛玉初入府时,回答王夫人有句话:

“舅母所说,可是衔玉而生的?........况我来了,自然和姊妹们一处,弟兄们是另院别房,岂有沾惹之理?”

大家看,在黛玉想象中,不会跟兄弟们有任何接触。不仅林家如此,任何有点体面的家庭都会如此。,这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的教养。

但是,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贾母竟然安排她俩都住在碧纱橱里。黛玉就算想躲,也躲不开宝玉。

直到如今,还有读者在争论,贾母是否支持木石前缘。我只能说,这种人不是真瞎就是装瞎。


在那样的社会,那样严苛的男女礼仪下,只有家长才有开绿灯的权利。跟现在不一样啊!!(现代家长的职责变成了开红灯)


没有点特殊打算时,干嘛要给这些孩子开绿灯?闲的有病啊,故意招人唾骂,嘲笑其家风?

贾母把黛玉说成 “我家的四个丫头”,是为她铺路,铺一条不受礼法干涉的路。以亲兄妹相处,理论上至少能说过去。


同理,小时候的湘云,跟宝玉两人亲兄弟似的满地打滚,自然也有贾母的特殊用意。你要以为真是宝玉没人陪着玩儿,那可大错特错!

但是随着黛玉的到来,一切都变了。贾母后来很不乐意湘云来贾府,还当众告诫湘云,不要和宝玉互叫小名(湘云对黛玉的敌意,可想而知)。

但是,大家要知道,湘云此时不过10岁左右。倒是宝钗,已经是15岁的成人女子,她刚刚张口叫了“宝兄弟”。

贾母哪里是告诫湘云,明明是在告诫宝钗嘛!但告诫没有用,宝钗装没听见,依然我行我素。

薛家带着这个大的成年女孩,跑到满府公子哥的贾府常住,实为奇葩之极!住就住吧,看好你家闺女也行啊。

成日门户大开,闺女乱跑,别说防范外男了,反而成天追着宝玉蹿。

有宝玉的地方就有她,宝玉和黛玉一吵架她就从天而降。

二玉成日耳鬓厮磨,斗个嘴、生个气的,很正常啊,他俩住处在一块儿,能躲得开吗?早上不见中午见,中午不见晚上见。

可宝钗是怎么回事儿啊,梨香院太小了装不下她吗?她何以能时时出现在二玉世界里?

是分身有术,还是赖着不走?

其实按礼法她没任何理由跟宝玉相见,更不要说日夜相处、厮混了。

但是的但是,宝姑娘才不在乎这些呢!林姑娘能享受的特惠政策,她要享受,林姑娘不能的,她也要享受。

黛玉是被贾母开的绿灯,宝钗是被谁开绿灯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