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启幸福模式 从停止抱怨开始

 夜行十七 2020-12-05

一说到正能量,难免会想到心灵鸡汤。但拥有积极的思考模式的确是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哈里·埃德尔森在就在《积极的力量》中提到以下3个带来积极影响的行为:


1、停止抱怨,会幸福得多

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进行研究,发现对一些面临各种刺激(包括长时间的抱怨)的人,进行大脑活动分析后发现时发现: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让它听到了太多负面信息,很可能导致当事者也会按照消极的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环境中还会使人变得愚蠢和麻木。

不同人的幸福指数都不一样,关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但里面一定不包含抱怨这一条。

其实碰到问题与其抱怨和生气,不如想想如何解决问题才是王道。除了发泄垃圾情绪后真的收获不了,什么,既伤心又伤脑。停止包邮,把抱怨的时间,拿去积极行动起来,让自己忙起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幸福感就会接踵而来。


2、给生活加点安慰剂

对于健康的最好阐述,我觉得不只是单指生理,心理也需要包括在内。

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我们,信息高速更迭,很容易造成焦虑烦躁心理。整个社会都在快速推进,不管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我们都不甘于人后,压力都空前的大。

单纯的压力不能带来任何好处,积极的心态才能让你更健康。

但很多时候环境带来的压力我们无法缓解怎么办?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只能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了。

其实安慰剂效应在我看来有点类似信仰,其积极的心理暗示,大多是源于对权威的认同,从而让自己认可自己引起的积极连锁反应。

有时候,身处困境或者以为自己身处困境,都需要加点安慰剂来“骗骗”自己,告诉自己很好,。心很脆弱,也很耳软,需要时不时哄一下,善意的”谎言“说了成千上百次,积极的心态就很容易成真了。


3、积极探索学习区,不断缩小盲区

知识可以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块是知道自己知道的,叫作舒适区;第二块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叫作分享区;第三块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叫作学习区;最后一块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叫作盲区。

之前看过阿何老师的一篇文,他说跳出舒适区其实不是一个恰当的行为,想要化学习区为己用,就需要扩大舒适区,而不是跳出来。

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其实为什么很多人都排斥学习区呢,大概是探索有一定的风险和成本,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而这个风险他们不愿意承担,那就只能停留在原地。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更是如此。只有迈出探索学习区那一步,通过不断的学习防止盲区蚕食,才能在生活更加得心应手,毕竟手里有粮,心不慌。

欢迎个人转发,转载请参照“转载授权须知”

关注 只想好好说话(whisper-sth)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