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昌陶器制作技艺

 一视一界 2020-12-05

历史源流

收起

据现有史科记载,荣昌在清朝康熙二年(1663年)以前就已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生产缸、盆、钵、罐等粗陶产品。咸丰、光绪时已先后建成中兴窑、磨子窑、老兴窑、崇兴窑等一批名窑,开始生产细陶,又称'泥精货',光绪年间,采用色秸和刻花装饰,产品称为'秘子货'.最高年产量达四百万件,产品远销滇、黔、藏、陇、陕等省。

工艺特色

荣昌细陶在国内陶业界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有“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造型上以“柳、卵、直、胀”为特色,与北方陶瓷粗、大、厚、重的风格迥然不同。釉色多姿多彩,品种丰富,装饰手法上的“刁、刻、巴、堆”,极具地方特色。形成荣昌陶独有的艺术风格,成为祖国陶瓷艺术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誉为国内“四大名陶”之一,至今仍被收藏家作为有特色的名贵陶瓷进行收藏。

品种

荣昌陶品种繁多,工艺陶中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夭然色泽,给人以古朴淡雅之感。以各种色釉装饰的'釉子货',观之有晶莹剔透之形,叩之能发清脆悦耳之声,装饰大方朴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还包括各类日用品(蒸钵、鼓子、茶具、酒具、饭确、痰孟)和鉴赏品十余种和烟具,产品分'泥精货'与'秘子货'两大类。各类鉴赏品设计灵巧,造型优美,透示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目前荣昌设立了陶都博艺馆、陶工业园区、陶吧及陶器市场,以便能更好地发挥荣昌的陶技术和陶文化优势。

制作工艺流程

荣昌陶器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大概有24道制作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材料阶段,包括选泥、晒泥、碾泥、搅泥、过浆、踩泥、揉泥;制坯阶段,包括揉泥、搅车、制坯及晾坯;加工装饰阶段,包括打磨、刻花、上釉及再打磨;烧制阶段,包括装窑、祭窑、点窑、熏窑、烧窑、观窑及出窑。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具体的要求,比如在泥料制作中,要将黏土刨平于晒坝中,经过一至两月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待其自然风化,再用石碾子来回滚动,直到碾细为止。然后,将这些细泥放入大水缸或大石缸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木棍进行反复搅匀,使之成糨糊状,再用细筛子将泥浆过滤,泥浆在大缸中存放二到四天后,将清水倒出,剩下的沉淀泥浆用来制作细陶,被称为“泥精”。陶器制作成功后,烧制技艺同样也非常重要,烧窑师傅使用荣昌当地丰富的松柴、煤等资源,依靠精湛的烧制技术,通过短则二十多小时,长则几天几夜的烧制,陶坯在窑室的温度达到1 100℃至1 180℃,经冷却之后即可出窑。

多重价值

(一)生活实用价值

荣昌陶器根植于民间,与当地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实用价值是荣昌陶器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前提,产品多为坛、罐、钵、缸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生活陶器。荣昌陶器在以实用为主基础上,逐渐演变为以实用为主、欣赏为辅的工艺美术品,现在又发展为以实用与艺术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手工制作的荣昌陶器是工业化机器生产所无法代替的,手工品作为工业生产的补充,其生态环保、无污染特点让现代人认识到传统手工技艺的核心价值,满足了当代人们追求绿色环保、原生态的生活理念,成为当代人们追逐的热点,再度引得消费者青睐。

(二)艺术收藏价值

传统手工技艺有许多天才的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能深深打动人类心灵、触动人类情感。陶器是艺术的载体,这体现在陶器本身和制作工艺上,技艺高超的图案雕刻水平值得赞叹。人们通过陶艺作品可以了解作品创作时代的创作方式、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等。荣昌陶器造型与装饰是艺术性创作,各种样式的器物造型美观大方,图纹装饰丰富,具有朴实的民间艺术风格。素烧荣昌陶器装饰图案,融入雕塑、绘画、剪纸等艺术创作技法,自成一体,独具特色。荣昌陶器釉色以绚丽多彩著称,釉色品种丰富,以朱砂釉、西绿釉、沙金釉、黑釉最具代表性,施釉产品能给人带来视觉享受。20世纪六七十年代,荣昌陶器曾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必选艺术陶器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历史传承价值

在判断某一传统文化事项是否具备资格成为非遗,或是判断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是否具有重要价值时,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文化事项或该遗产是否保存有足够的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手工技艺真实客观地反映民间生产、生活状况,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荣昌陶器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生活用品,人们通过对荣昌陶器的研究可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从泥土到陶器的形成,繁琐冗杂的工序,体现了人力与自然资源赐予的凝结,荣昌陶器制作工艺是过去流传下来的历史财富,这些传统手工艺品形象展现当时历史事件、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人们的思想。因为它们诞生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期,反映了历代文化传统与变迁,流传至今就成了传统和现代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见证,具有无以替代的历史价值。

根据不同时期考古发掘的荣昌陶器遗址,可把荣昌制陶史追溯到汉代,这为历史考证提供佐证材料。荣昌安陶博物馆收藏了不同时期的陶艺作品,其产品风格、雕刻装饰、陶器造型反映当地群体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审美等。陶油灯是明清时期上至达官贵族下至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制作精美的烟具系列曾成为荣昌陶器最大宗产品,因鸦片战争前后,大量鸦片传入中国,鸦屿山上兴起制作烟具满足人们需求;素烧品饭盅餐具系列与当时社会“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有密切联系,这些历史信息都附在荣昌陶器上。

(四)经济开发价值

荣昌陶器从生产日用陶到工艺美术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换回油盐商品钱,满足当地人生活需求,使地方经济得到发展。经济开发价值是市场经济下非遗的一种重要价值形态,是非遗价值体系的价值利用。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去充分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会为非遗带来不失本色的可持续发展生机,使其成为可提供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业,有助于为项目保护带来可持续的长远发展。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2010年,相关政府部门恢复了对荣昌陶制作技艺的保护,这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荣昌陶器2014总产值18亿元;2015年总产值达30亿元,净利润2亿余元;2016年总产值35亿,净利润5亿,带动就业人口达5 000余人。发展荣昌陶文化产业,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同时,荣昌陶产业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商机,安富古镇旅游开发让部分手工制陶户看到了荣昌陶器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前景,建立荣昌陶器旅游纪念品店铺。荣昌陶器在市场中创造经济价值,为当地人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非遗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