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中的“诗歌”和你们不一样

 置身于宁静 2020-12-05
我眼中的“诗歌”和你们不一样

我觉得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主要在于它对我们灵魂的净化与洗礼,对精神的涤荡与引领。某种程度上说,写作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每次写作,都是一次自我净化,相当于在人格上的主动提纯。通过写作,你可以平视一切人与物,你可以拉起一切人的手。写作让你高傲自大的资态放下来,让你卑微脆弱的神经抬起来,让你暴躁急切的脾气回归平缓,让你麻木迟纯的灵魂重新敏感,你有缺陷的地方得到了补全,你的“人”变得更加完整。

以我自己来说,外界给我的压力和暴力,当我用文字表达出来时候,很快就释怀了。原本纠结的地方也很快就能淡然以待。通过文字,我补全自己,悲悯他人。我是自己的佛陀,也愿意把从诗歌中得到的温情分发给他人。

我们质疑诗歌无用,其实多数时候是没有真正认识诗歌。诗歌可能提供不了看得见摸不着的实物,它不如一把米更有用,甚至不如阳光一样伸手可感。但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万物的灵长,在于他不仅仅依赖于食物活着。他需要外部的光线帮其照亮世间道路,也需要内部的光线烛照灵魂的隐秘与幽深。

王国维把诗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其实与其说是诗的境界,不如说是人的境界。你读一首好诗,识别了作者的情感基调,相当于你在一定时间内就拥有了作者的境界和高度,你就和作者具有了同样的心灵空间。你多读好诗,这个境界与高度的时间条就会加持、累积、沉淀、固化,而你读差诗,这个时间条就会无声流逝。

我读一首差诗,起码要再去读两首好诗去中和,去弱化差诗对我的影响。——多读好诗,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最应该做的事。

我觉得相比写出一首好诗,能够最大程度的理解一首好诗更为重要。我们可以不成为诗人,但却不可以不拥有诗心。有写诗的李白,有读诗的李白。写作基于兴趣,而阅读则培养修为。我相信,从李白诗歌中获得精神能量的人,都曾在某个时段被李白附了体。

不管是古体诗还是自由体新诗,优秀的诗歌或是作者性情的本真流露,或是其对社会的独特认识,或是其对历史的自我感悟,亦或者是其对人生的超然性思考。我们读懂一首诗歌,等于同作者进行了空间与能量的交换,由此进入了作者的内心,在领悟了作者感情基调的那一瞬间,我们获得了作者的加持,我们就是作者本人。也许你一直没有认识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诗是比写诗更困难的一件事。也许,每个人都可以写诗,都是一个行为意义上的“诗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被称为“读者”。

读诗,是对一个人的洗礼和再造。当你从对一首好诗的深度阅读中抬起头,我看到了一张焕然一新的脸。

任何时候,诗人都不是孤立存世的。好诗人经常是一出一大批。一个诗人能不能成就自己,除了本身的努力外,还看这个时代有没有其他优秀的诗人。杜甫之所以推崇李白,很大程度上是杜甫在李白的影响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路。多读好诗,你才能知道好诗的标准在哪,诗歌的顶点在哪。在没有前人铺路的情况下,一个人突然写出无与伦比的诗,是不可能的。如果同时代的人已经攀登到山顶上,你依然在山底流连,属于你的时间很快就被浪费了。我一直觉得写出一首好诗很难,但懂诗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事实证明,对某些人来说,懂诗一样很困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接触的好诗少,一直与差诗为伍所致。

多读好诗!——特别是那些蕴含了真实感情的诗。让它帮你激活内心深处的情感,你会发现在感官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精彩的世界。

诗歌承担着天地间的道义,一个作者,注定不能脱离时代而生存,他要对他经历的时代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诗人可以是贫穷的,但他的骨气却是天地间最大的财富。对历史的记录与反思,对现实的干预,对生活的介入是他必须秉持的无法逃避的责任。

诗人需要打开情感的阀门,因为只有在文字中浸润了自己的感情,才能让别人感同身受。每个诗人都有独特的人生遭际,但他情感的体验却是普世的。这个感情必须真实,方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相信一个在感情和经历上弄虚作假的人,是断不可能写出好诗的。我们在诗歌训练的初期,可能会“为赋新词强说愁”,说一些假大空的虚话,但随着越来越进入诗,必将人诗合一,把诗歌当作感情的自然流露,书写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本性。

为什么那么多人的诗歌柔弱无骨、空洞浮夸,我想,他们还没有树立用诗歌立命的意识。一个诗人,只有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生活当中,甚至是相对严苛的环境中,他的作品才可能在血与汗的锻造中具有某种硬度。他的生命才因此具有某种强度。

一个诗人能否正确地认识诗,理解诗,拥有诗心,我觉得首先从他如何看待、迎接人生开始。一个人的作品能否独树一帜,有时也取决于他的经历是否与众不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丰富性和开阔性,或者说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能否给予他迥异于常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内涵。

很多人喜欢诗歌,梦想做一个诗人,仅仅在于诗人身上的那层光环,和他想象中诗人应该具有的优越感。他认为一个写诗的人就应该比普遍人生活得舒适,没事吟风诵月,游山玩水,潇洒走一回。这不能干,那不能做。天生一双握笔的手,打死不去拿钉刨;细皮嫩肉,白面书生,只适合泡妞,绝不能下矿井,沾泥垢灰尘。稍出点力就叫苦连天,略有不顺就寻死觅活。这种人浪荡一生,都不会有深刻的人生体验,他的文字也进入不了生命意识层面,注定只能成为诗歌的门外汉。

出于某种需要,诗坛培养与炒作年轻诗人的心情颇为急切,评论家、杂志社热衷于从此起彼伏的造星运动中捞得好处,太想拥有打造天才的机会了。我们当然要培养诗歌生力军,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天才小诗人,大多是望子成龙心切的(诗一代)父母急不可耐地拔苗助长,费尽心机地打造出来的。

写诗是一种修行,是对心性的磨练和性情的较正。正因为长时间的沉寂,才能使诗人凝住神屏住气,回归内心,认真地打磨自己的作品,扎实自己的功底。可以说,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一切的执着、坚持、隐忍、潜藏、努力,都不会被辜负的。

越是大诗人,越摆脱不掉命运的魔咒,越容易产生对世事的幻灭感。——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一个对世事产生幻灭感的人,会不会错误认为,自己已经向伟大靠拢了呢?

一个诗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精神的支点,这是他沉潜、丰盈之地,也是予他营养,支持他将写作进行下去的源泉。这个支点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座高山,一条河流,也可以是一个村庄,一棵大树,一个爱人,甚至于佛祖头上的一粒灰白的粪斑。这个支点将作为他介入现实、深入生活的有力支撑,写作者也将由此来完成人生的超脱,精神的远征。

一个负责任的作者,要有反复揣摸自己文字的耐心与恒心。他是他文字的第一读者,也将是自己文字最忠实的信徒。

我常如此判定某篇文字的优劣:一首诗能不能勾起我读第二遍的愿望? 一首诗读三至五遍之后,会不会心生厌倦?每隔一段时间重读是否会再次获得初读时的激动与喜悦?

写作者对自己的文字应该遵循同样的甚至更严苛的标准,出自于我的文字我有没有耐心读十遍,二十遍?在没有把自己的文字端出来,献给读者之前,确实可以作类似的检验。经得起这样检验的文字,我想应该不会太差。

诗歌和科幻小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很多人把诗和远方划等号,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我看到很多当代游记诗、采风诗,也仅仅是到此一游的泛泛之谈,并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精神刻度。与之相反的是,一些诗人困居一隅,生活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下,作品反而具有对抗挫折与磨难的硬度与强度,和经历世事的大慈大悲。

如果你的心胸不够开阔,即便走遍世界,也仅仅是乱花迷眼;如果你没有面对苦难深入生活的准备,即便家财万贯,物质上的安适也并不能哺育你精神的宏富深博。不信,你想想《三体》的作者刘慈欣的创作条件就知道了。

苦难、辛劳、安稳、优渥、漂泊、浪迹、困守,只是上苍为成就一个诗人而给予他的不同的人生征程和生命体验,本质上并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别;诗歌是一种精神,每一个写作者都是独立的,精神上亦是对等的。把诗人前面的称谓与标签卸掉吧!让诗人回到诗歌上来。毕竟,每个人都需要用作品说话。毕竟,每个写作者都需要有这样的信心和雄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