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烛影斧声”之谜,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而不是自己的儿子

 老张聊史 2020-12-05

历史上赵匡胤的死很突然很突然,赵匡胤死时才五十岁,正值一个帝王的鼎盛时期。他若再活二十年,大宋朝不知会到达何种巅峰的程度。当然,他再活二十年,估计赵光义也死了,毕竟赵光义也只活了五十多岁。所以赵光义急了,根本等不及了,赵光义当上皇帝,曾经默默无闻的医生程德玄却飞黄腾达,赵匡胤驾崩的那天,程德玄就在赵光义门口等着,等到了太监王继恩,两人在赵光义门口相视一见,心底都知道大事就在此一举,直接拉着早就急不可待的赵光义去了皇宫登上大位。

司马光这段历史没明说,但我觉得就是再傻也明白这是程德玄用医术害了太祖,王继恩是内应,不然后来赵二怎么能如此信任这二人,重用他们两呢。赵匡胤吸取了柴荣的例子,怕自己英年早逝儿子小守不住江山,所以就扶持赵光义当备胎,等儿子长大想要立为太子的时候却发现赵光义的势力已经尾大不掉,在削弱赵光义的过程中被赵光义先下手为强,于是就发生了烛光斧影赵匡胤暴毙。

当时没人站出来反对并不代表没人质疑,事实上当时很多人都是质疑这件事的,民间也是议论纷纷。赵光义心中其实一直不安的,这个事情一直困扰的他。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找到了赵普,当时赵普已经被罢相了,而且和赵光义当时的关系并不好,他之前甚至甚至建议过太祖除掉赵光义。但赵光义也别无选择,因为只有找赵普合作才能解决身份问题。

赵普和太祖的关系非常好,在朝中的影响力是无人能比,当时赵光义母亲入世的时候赵普都在现场,他说的话没人会不信,所以他们俩就搞了个金匮之盟,一方便解决的赵光义的合法继承问题,另一方面赵普自已也重新任相。宋太宗其实是个吃软饭的,没有他哥哥那种英雄气概,软的欺硬的怕,假如能够有宋太祖一半能力,北宋也不至于如此腐败,无能,让辽人赶的比兔子跑的都快。

在当时赵光义手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拥护者。赵老大要想顺利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就要大洗牌,但洗完牌后对当时刚建立的新王朝来说是致命打击。赵匡胤没有立太子,但是也没有明确的表示要传位给弟弟,起码可以说明他在犹豫或者说等待,如果在自己离世的时候儿子年幼,就是二弟即位,反之,儿子即位,顺理成章。从后面赵光义对待自己侄子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得位是不正的,所以从他以后,整个宋朝在外族面前,就没有挺直过腰杆子,也有靖康之耻的侮辱。

太祖是在犹豫中逝世,想立自己的儿子可是儿子资历和经验都不够,朝政刚刚稳定,朝外还有没有削平的北汉和契丹,完成统一南北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业需要一个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一定威信和能力的继承人,而二弟赵光义却是不二人选,看到这肯定有人说赵二能力不行,两次伐辽大败。

但是那是之后才发生的,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当然可以随意批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赵光义还是很有能力的,赵光义通经史,善文学。同为武将之后也会武功,跟着兄长大小阵仗都经历过,赵大北伐期间也统摄过朝政,可以说如果赵二后来打赢了统一多民族的对辽战争,他的名声会比李世民这位太宗还好。所以,站在国家的角度讲,传位给赵光义更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