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治之纲

 循天园 2020-12-06

中医是一门实用的学问,其理论基础是中国的古典哲学,如《道德经》《周易》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形成的阴阳五行理论。

中医学认为:疾病由寒转热,热转寒,表及里,里出表,实转虚,因虚致实,都是阴阳的转化。不仅如此,阴阳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消长。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协调,才能维持人体的生理性状态。反之,因某种原因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就会产生病理变化。《内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凡升、浮、上、外、明,无形为阳;静、降、沉、下、暗,有形为阴。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诊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将表里、寒热、虚实,按阴阳把寒、里、虚属阴,表、热、实属阳,分成两类,辨证明确,就能加以论治。如患者是3岁以下小儿,可察看小儿食指颜色的改变,可别阴阳,实际就是辨别患儿的寒热虚实。再如患有黄疸病的人,若黄疸色泽鲜明如橘皮称为“阳黄”,若黄如烟熏者称为“阴黄”。阳黄属湿热熏蒸,阴黄属寒湿郁阻;阳黄多属急性肝炎和胆管阻塞,阴黄多属肝硬化或肝癌所致的黄疸;前者为实热,后者为虚寒,继而方可辨证论治。

脉象表现很多,一般分28种脉象,但均可归为两类:脉数为热属阳,脉迟为寒属阴,脉浮为表属阳,脉沉为里属阴,脉洪大多属实属阳,脉细小属虚属阴。然后参合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明阴阳,辨明症状,辨明属于何种形式阴阳失调,才能辨证准确,治疗得当。

《黄帝内经》的首篇《上古天真论》就提出八字方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在《阴阳应象大论》中明确指出,中医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池,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根据阴阳理论阐明人体脏腑器官、气血、津液、经络运行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使我们对身体有明确认识和整体把握。《金匮真言论》云:“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适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脏腑及其功能活动既具相对性,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平衡,共同去完成生命活动。

阴阳之间还互相消长,相互转化。《阴阳应象篇》明确指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宋徽宗赵佶的《圣济经》云:“一阴一阳之谓也,偏阴偏阳之谓疾,不明乎道,未有能己人之疾者。”“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五行更王、更废、更相。人生其间,由于阴阳,役于四时,制于五行,平则为福,有余则为祸,淫则为疾。”“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人们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调、房劳失节、跌打损伤、虫兽伤害等,导致阴阳失调,人体相对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正常生命活动紊乱,自身调节又不能使其恢复,于是生病了。

“平则是福”,若偏盛偏衰,过之或不及,便失去阴阳平衡,失衡则失恒!如针灸治病旨在调整阴阳,达到新的平衡,针刺手法是“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其他如表证宜浅刺,里证则深刺,寒证、虚证以灸为主,实证以针为主,以及用针的疾徐、留针、呼吸、开合、捻转等补泻手法,无不本乎阴阳。

“平则是福”,被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又不能自行立即调节得以恢复时,就会发生疾病,这时阴阳失衡形成或阳偏盛,产生邪气盛的实证,阳邪侵袭人体则阳偏盛,症状由热躁动引起身体表现为热、壮热、恶热、面红耳赤、烦渴、舌红,脉数有力等实证、热证病症。若阴邪侵袭人体则阴偏盛,以寒湿为特点,如形寒、肢冷、舌淡,说明了阴偏盛的表现。当人体阳气虚衰、温煦作用减弱、热量不足时,会出现寒象,如畏寒喜暖、全身清冷、四肢逆冷、冷痛或喜暖、喜按、舌淡脉迟、无力等症。当人体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致使阳气相对亢盛时,可出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烦躁不安、口干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

当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病变发展就会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如阴虚病变可见到口干、舌红、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等症状。若病久时又会出现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弱无力等阳虚症状,即为阴损及阳之证。再如肾阳亏虚之证,可见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若阳气日损,不能化生阴精,可见皮肤干燥、烦热、咽干喉痛、脉细弱等阴液亏损的症状。

中医五行已成为五脏的代名词,具体地说木性是曲直,具有向上、向外舒展特性,肝喜条达而厌恶抑郁,主疏泄有升动,故肝属木;火是炎上、温热上升之特性,而心阳有温热之功,故心属火;土能“稼穑”,有播种收获之用,因脾土运化水谷,输送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有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故脾属土;金“从革”,有清洁、肃降、收敛的特点,而肺主呼吸,以肃降为顺,故肺属金;水润下,滋润向下,而肾藏精,主水之功,故肾属水。现把中医五行与人体之间的“五行模式”列举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肠、胃、大肠、膀胱;

五体:筋、脉、肉、皮毛、骨;

九窍:目、耳、口、鼻、二阴;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指:食、中、拇、无名、小;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中医各领域都用到五行的相互关联。如

1.五行相生,其规律是互相滋生

金生水,金是母,水是子;

水生木,水是母,木是子;

木生火,木是母,火是子;

火生土,火是母,土是子;

土生金,土是母,金是子。

中医常用其以此生彼治疗疾病和养生。如水生木——滋水含木法,以肾阴精养肝阴血。木生火——补血滋火法,以肝血以济心。火生土——益火补土法,以心阳助脾阳。土生金——陪土生金法,以脾气益肺气。金生水——助金生水法,以肺清肃则津气以滋肾。

2.五行相克,即相互制约

金克木——肺的清肃下降可制约肝阳上亢。

木克土——以肝的条达疏泄脾气的壅滞。

土克水——脾的运化防止肾水泛滥。

水克火——肾阴的上济可制约心阳上亢。

火克金——心火的阳热可制约肺金清肃太过。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身体内脏的变化可反映到体表。反之,我们可用五行理论来诊察体表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内脏的病理变化,如脾虚变人面黄,一旦显现青色,提示此病可能转向肝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色应该是赤色,一旦面色偏黑,说明病可能转到肾上,此为水乘火之象,所以,治疗疾病要有整体观念,肝病患者要考虑心、脾、肺,而不能一味的治肝《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脾,故先实其脾。”

故五脏及其他器官的病变是可以转化的,可以利用五行来指导我们治疗。

(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肺甚虚弱,可先补脾,因脾为肺之母。肝火过旺,可清心火,因心为肝之子。

(2)滋水涵木法。适用于肾阴不足,以至肝阴不足,阴不胜阳,而使肝阳上亢之症。

(3)益火补土法。温心阳以助脾阳或温肾阳以助脾阳。

(4)培土生金法。脾气不滋肺,导致肺虚,或肝虚,或肺脾两虚。

(5)金水相生法。肺虚而不能滋养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导致肺肾两虚证。

(6)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平肝,佐以健脾治肝旺脾虚,用于旺乘上病。

(7)培土治水法。用温脾阳治水湿聚,用于脾虚不运,水泛致水肿胀满。

(8)佐金平木法。用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或抑肝以助肺气的清肃,用于肝火犯肺。

(9)泻南补北法。泻心火补肾水,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亢,水火不济,心肾不交。

以上治病方法是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推演出来的,直接推演远不止这些。

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悲能胜怒,犹金能克木。

恐为肾志,属水;喜为心志,属火;恐能胜喜,犹水能克火。

怒为肝志,属木;思为脾志,属土;怒能胜思,犹木能克土。

喜为心志,属火;忧为肺志,属金;喜能胜忧,犹火能克金。

思为脾志,属土;恐为肾志,属水;思能胜恐,犹土能克水。

自然界对人体影响的类比分象,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人体的病因及其发展变化,而后辨证论治,提出治病方法,所以说,中医将阴阳五行作为中医理论,总体上是成立的,涵盖也是全面的,临床上应用也是行之有效的。(彭先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