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369的书柜 2020-12-06

前言:

檄文在古代是用于征召、声讨、揭发罪行、或颁布政府公告等的文书。大家知道的古代比较有名的,可能要属于陈琳的《讨曹操檄》了,他在文中把曹操祖宗八代都挨个的骂了一遍,还把曹操的头痛都治好了,堪称一绝。但如果说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第一檄文的,可能要属于曾国藩的《讨粤匪檄》了。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曾国藩可以说是晚清最后一位道德楷模了,被认为是继王阳明之后的“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人物。他一生中对晚清最为重要也是世人最为熟悉的贡献便是镇压太平天国。而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在漫长的战斗中,有一篇檄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讨粤匪檄》。它可以说是曾国藩占领道德高地和舆论高地的重量型武器,因此,这篇檄文也被誉为“晚清第一奇文”“天下第一檄文”

1854年1月,石达开率领大军西征攻下武昌后,分军两支,一支向鄂北进军,另一支则挥军南下湖南。此时的太平军是势如破竹,而腐朽的八旗子弟兵则是不堪一击。但在进攻湖南时,太平军遇上了其最主要的对手——曾国藩率领的湘军。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1854年二月,曾国藩准备率领湘军迎击太平军。誓师之前,曾国藩特意针对先前洪秀全、杨秀清发的《奉天讨胡檄》等,写了一篇《讨粤匪檄》。这是一篇十分成功的政治文告,它不仅对太平天国地攻击恰到好处,同时能够集中地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的力量!当时的人把此文诩为“胜过百万兵”,可见这篇檄文对当时正与太平天国鏖战的晚清的重要性。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分析:

一、从外部孤立太平军:攻击太平天国残暴,罗列其罪行

曾国藩首先攻击的是太平天国的残暴,并一一罗列其罪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掳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讨粤匪檄》

也就是太平军所到之处,人民无论贫贱富贵,个人钱财都必须贡献出来,寸草不留,只要你私藏钱财达五两而不上交,立即斩首。如果被太平军抓走,男的被赶往军中效命,女的则被赶到后勤干苦力,而且律法苛刻,敢有违抗者或逃匿者,便斩首示众。所以太平军行军过后的这些地方,留下的都是被杀害的百姓和被摧毁的房屋,尸横遍野、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二、从内部离间太平天国:揭示太平军内部的不平等,分裂太平军

曾国藩在这里对太平军的称谓上,用了一个巧妙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把太平军称为“悍匪”或其他的,而是称为“粤匪”这种带有明显地域性质的称谓?这就要从太平天国运动发起地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发起于广西金田村,所以开始也叫“金田起义”。在清朝时,“粤”是对两广地区的简称。曾国藩之所以称太平军为“粤匪”,是因为洪秀全信任和重用从广西带出来的将令,猜忌和防范其他地区的将令,而且广西兵的待遇都是高于非广西兵的,非广西兵通常都是当牛马驱使和当炮灰。

“粤匪自处于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此其残忍残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讨粤匪檄》

从后面的发展也能看出来,太平军这种把将令和士兵分为“嫡系”“杂牌”的行为,为其后面的分裂和内乱深深地埋下了种子。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三、从道德高度上给太平天国致命一击

这部分可以说是整篇文章最精彩、也是最绝的一部分。

太平天国对满清发布的讨伐檄文,主要的一点就是从满清政权的合法性进行攻击。

“予惟天下者中国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国之衣食,非胡虏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中国之子女民人,非胡虏之子女民人也。慨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夺中国之衣食,淫虐中国之子女民人。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焉得为有人乎!自满洲流毒中国,虐燄燔苍穹,淫毒秽宸极,腥风播於四海,妖气惨於五胡,而中国之人,反低首下心,甘为臣仆。甚矣哉,中国之无人也!”——《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其实洪秀全他们想通过“夷夏之辨”的传统武器,来唤醒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种族意识,从而达到占领道德的制高点的目的,而且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加上在民间还存在不少的“反清复明”组织,所以太平天国的这个核心思想起初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

但错就错在不该在反“夷狄”的时候,自己立的也是“夷狄”。因为洪秀全是通过建立不伦不类的“拜上帝教”起家的,他信奉基督教义,崇拜上帝,他把耶和华称为天父,耶稣为天兄,自为天弟。最致命的是,他还把孔教、佛教、道教,都是称为妖术,并大量毁坏孔庙及寺观,视儒生为猪狗。这相当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接就把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绅阶级和广大民众推到了对立面。

这也给自己的运动一开始就埋上了失败的种子。本人在《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竟然是——拉错了旗帜、喊错了口号》一文中对此有详细的介绍。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竟然是——拉错了旗帜、喊错了口号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这时,曾国藩的厉害之处就显现出来。

1、曾国藩首先在《讨粤匪檄》中把 “拜上帝教”称为“外夷之教”,这直接戳中了太平军的痛处。而曾国藩的这个手法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外夷凌辱,百姓对外夷是仇深似海,而太平天国崇拜的就是“外夷之教”,这就把把百姓对外夷的仇恨转移到太平天国上来。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 ——《讨粤匪檄》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2、曾国藩在“攘外”的时候,又防范了把大清也拉进来。因为明灭亡后,各种反清复明的组织基本都是以“驱除鞑虏”为口号。而曾国藩巧妙的避开了“大清”政权,而是将太平天国升华到华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对立面来。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讨粤匪檄》

3、最后,曾国藩拉拢士绅阶级,高举“孔孟之道”的大旗,替天行道。

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不假,但正在统治阶级却是那帮地主阶级、垄断商人和士大夫文人阶层等组成的利益联合体,地主商人是经济的主导者,儒生士大夫是舆论的主导者,皇帝只是代理人。

而曾国藩的《讨粤匪檄》让还处于观望阶段的士绅们明白了,如果清廷真的被推翻,太平天国不可能成为利益联合体的新的代理人的,只会让他们一无所有。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讨粤匪檄》

洪秀全的造反和李自成等人的造反有本质的区别。李自成、张献忠虽然也是造反,但造反后建立的新政权的统治秩序还是维持原状不变的,他们代表的还是士绅阶级的利益,而且他们同样尊孔重儒。而太平天国则不一样,他们是将旧有秩序连根拔起,这对士绅阶级是灭顶之灾。最终让士绅们意识到,大清是“蛮夷”政权不假,但它的根本还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所以士绅们被唤醒,开始团结一致,并动用一切资源和手段,来剿灭太平天国这个“怪胎”!1861年10月,发生在浙江诸暨包村士绅包立身带领全村抵抗太平天国占领军 “包村之战”,就是典型案例,此战成功牵制住太平军十余万,给浙江战局带来重大影响。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同时曾国藩以“奉天子命”作为自己的背书,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并高举“孔孟之道”的大旗,来名正言顺地号召天下读书人一起来讨伐“粤匪”。全国士儒们看到曾国藩的这篇檄文,怎么会不声援他,不全力支持他剿灭太平天国呢?

“本部堂奉天子命,统师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掳之船只,找出被胁之民人。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祗雪被辱之憾。” ——《讨粤匪檄》

终于,太平天国信仰崩塌、支柱倾倒,而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曾国藩写的一篇檄文,竟被称为天下第一檄文,令人拍案叫绝

结束语:

《讨粤匪檄》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檄文”,就是因为它所看的问题最透彻,所站的角度是最高的。它不仅站在满清的角度上,还站在了伦理道德的最高峰和华夏文明的最高峰,从而对太平天国釜底抽薪。因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孔孟之道,信条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也是如今我们所倡导奉行的中华传统道德。此文一出,每个炎黄子孙读了都必然会站起来抵抗太平天国的这种“异端”,来维护“正统”,从而达到人心所向的目的,这也让士绅阶层重新站在了清廷的一边。要知道,历史上的王朝在经历如此规模的起义后,基本就扛不住了,比如陈胜吴广起义后的大秦、黄巾起义后的东汉、黄巢起义后的大唐、红巾军起义后的元朝、李自成起义之后的明朝等等,但在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后,清廷扛住了,并延续了60多年的国祚,期间竟然还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同治中兴”的和谐时期。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就是清廷重新获得了士绅阶层的认同和拥护!

所以,从某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这么说,太平天国的败亡、清廷国祚的延续,皆是拜此文所赐!

参考文献:《讨粤匪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