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中医免疫病学沈丕安 脾胃学说和 肾命学说的内容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2-06

二 、 脾胃学说和 肾命学说的内容

脾胃学说和肾命学说由四大内容所组成。

脾胃内伤发热理论;

肾阴肾阳、 命门相火理论;

脾肾两虚和五脏内伤虚损理论;

胃阴津液理论, 部分内容也涉及到脾胃病, 即消化系统疾病的辨证论治。

这些理论, 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也可运用于免疫病的临床治疗, 如对免疫病的

发热、 正气虚弱、 内脏损害、 血液体液损伤、 免疫功能紊乱、 体内激素水平低下等问题

的处理与纠正。  

四) 脾胃肾命学说在免疫病临床的应用

经过汉至金元明许多医家的阐述和争论, 使中医学从理论上解决了发热的多样第 28 页

性和各种变化的病机解释。 张仲景提出外感伤寒发热, 刘河间提出外感火邪发热, 李东

垣提出气虚内伤发热, 朱丹溪提出阴虚内伤发热, 叶天士提出外感温病发热。 经过这几

个阶段, 关于发热的理论和治疗, 才得到全面而深入的阐述, 在辨证的方法方面也发展

成为多样性, 有六经辨证、 八纲辨证、 (卫气营血) 四项辨证、 三焦辨证等。 由于有了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正火与邪火, 实火与虚火, 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 发热与内热等

等不同的概念, 使发热理论得到全面发展, 成为一个整体。

免疫病的急性发热和慢性发热, 复杂而多变化 有外感发热, 有内伤发热, 有

外感引动内伤的混合发热; 有实热和虚热; 有阴虚发热和气虚发热; 有气营热盛, 同时

合并有热毒和瘀毒之发热; 有风湿发热和瘀血发热; 有血热和瘀热; 有实瘀和虚瘀。 其

发热证情复杂, 变化较多较快。

慢性免疫病活动期可有较长时间的低热, 这是内伤发热, 是虚热, 大多是阴虚

发热。 如有感染, 可使病情迅速加重。

慢性免疫病大多有一个很长时期的阴虚火旺阶段, 这也是内火、 虚火、 内伤之

热。 病人处在代偿阶段, 代谢加速, 心搏加速, 血流加速, 内分泌加速, 免疫亢进等,

是病理生理的反应。

对于免疫病的内火有没有邪, 有没有毒, 临床上至今仍在争论, 治疗上是用苦

寒直折、 清热解毒, 还是用补水配火、 滋阴降火, 也存在不同的见解。 这反映在对红斑

狼疮的辨证和治疗上, 有认为是虚证为主的, 有认为是实证为主的, 有认为阴虚为主

的, 有认为是热毒为主的, 有认为是血瘀为主的, 有认为是风湿为主的, 等等。 治疗上

有用滋阴降火的, 有用清热解毒的, 有用活血化瘀的, 有用祛风通络的, 存在多种治疗

方法。 这反映了红斑狼疮等免疫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临床上这几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是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 笔者体会其本是正气虚弱, 以肾虚、 阴虚为主; 其标

主要是热、 瘀、 毒。 其总体为虚热和虚瘀。

黄柏等苦寒药在常规剂量内有明显的消化道反应, 这已引起医生们的重视, 但

临床上滥用黄柏等苦寒药损伤病人脾胃的情况, 还是存在的。 知母不同, 既能滋阴, 又

能清热, 在常规剂量内副反应很小, 应与黄柏区分。

关于肾虚本质的还存在不同认识。 不少医生认为, 肾阳虚就是内分泌功能减退,

肾阴虚就是内分泌功能亢进。 这种认识在某些疾病中是符合的,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

肾阴虚的表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肾阳虚的表现。 但是, 不是全部内分泌疾病都是这

样的。 以红斑狼疮为例, 大部分病人属于阴虚内热证, 服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下简

称“皮质激素” ) 后, 一方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萎缩, 另一方面加重了阴虚内热的证

情; 待皮质激素减量、 停用后,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尚未完全恢复, 阴虚内热却依然存

在。 这说明, 阴虚内热的生理病理变化很复杂, 除了与内分泌功能有关外, 还有其他因

素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对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肾虚, 临床上需要补肾, 用以提高内分泌水平, 往往想到的

是参、 茸、 附、 桂、 虫草、 胎盘、 二仙、 巴戟之, 类以温补命火、 肾阳、 肾精。 但这只

适用于肾阳虚、 命门火衰的病证。 对于免疫病服用皮质激素药后, 一方面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萎缩, 另一方面辨证是阴虚内热火旺者, 就要全面理解肾阴肾阳理论, 为了提高第 29 页

体内激素水平, 还有滋补肾阴的方法, 此法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代偿功能。 有时

需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肾阴肾阳并补的方法来治疗。

九、 脾胃学说肾命学说小结

(一) 脾胃学说的第一大成就是内伤发热理论的建立

我国古代在探索人类最常见的也是最有威胁的疾病 发热的治疗方法的进程中,

汉代张仲景以六气学说为指导创立的外感发热论, 应用了 年左右; 金代由李东垣

创建了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的内伤发热理论; 经过元、 明、 清 多年时间的医疗实践和

争论, 朱丹溪、 王节斋等充实了内伤发热的各种类型, 有气虚发热、 阴虚发热、 阳虚发

热等, 叶天士、 吴鞠通、 王孟英等创建了发热期间的胃阴津液理论、 饮食养胃理论。 如

此, 使脾胃内伤发热理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 二) 脾胃学说的第二大成就是肾命学说和五脏虚损学说的建立

李东垣提出了脾胃虚弱、相火致病的理论,经朱丹溪、王海藏、薛己、赵养葵、张

景岳、 李中梓等医家的争论和发展, 中医学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派、 新的学说 肾阴

肾阳、 命门水火理论和五脏虚损理论。 其中包括命门相火论、 肾阴肾阳论、 水火相交

论、 肝脾肾三阴论、 心肾相交论、 肝肾同源论、 肺脾虚损论等, 使内科虚证疾病有了一

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 现代免疫病是以内科为基础, 涉及许多临床学科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现代免疫病的大部分疾病, 属内伤虚证范围, 脾胃学说和肾命学说可以指导对其的

临床治疗。

发热 部分免疫病有发热, 高热或长期低热, 是属于内伤发热。 有气虚发热、

阴虚发热、 血虚发热、 阳虚发热等, 并且同时伴有风湿发热和血瘀发热的情况。 如有感

染, 可出现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交叉混合的情况。

多脏器损害 免疫病有心、 肝、 脾、 肺、 肾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 出现脏腑内

伤虚损、 气血营血虚损和全身性虚损。 严重的可引起内脏衰竭而影响生命。

阴虚和干燥 虽然现代已经可以有效地纠正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但

发热期间和热退以后, 胃阴虚损、 津液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 仅仅是程度上可能减轻了

一些。 所以甘寒生津、 养阴清热的治法方药仍然被广泛地应用着。 有些内热可能属于康

复中尚待调理的问题, 而许多免疫病会长期出现阴虚内热, 津液亏损的病情, 则属于继

续治疗问题, 如红斑狼疮、 干燥综合征等。 而解决阴虚内热和津液亏损是中医的一大特第 35 页

点, 这是西医所解决不了的, 应该充分发挥中医的这一临床优势。

肾阴肾阳亏损和减撤激素 由于免疫病普遍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既有肾上腺皮

质功能受到抑制、 减退甚至萎缩, 又有肾阴亏损、 阴虚内热的表现, 内分泌系统的免疫

病本身就表现为肾阳虚损、 命门火衰的情况, 所以, 滋肾补水、 温补命火, 滋补肾阴、

温补肾阳, 促进体内激素分泌, 来提高体内的激素水平, 帮助逐渐撤减激素, 这也是中

医治疗免疫病的一大临床优势, 能够解决目前西医尚未解决的问题。

(沈丕安

三 、 内伤 发热 理论

自《内经》 《伤寒论》 以来, 一直认为发热的病因都是由于外感引起的, 是由外感

六淫、 外感风寒引起的。 至金代刘完素提出了有 种病证是由于六淫之火、 外邪实火

所引起的, 丰富和发展了热毒邪火致病的学说。

外感发热至明清时代得到了发展, 温病发热是其中一个大类。

李东垣第一次提出了内伤引起发热的观点。 从此, 发热分为两类 外感发热和内

伤发热。 认为内伤发热的内因有元气衰弱, 脾胃之气不能生发而升降失常; 外因有外

感、 饮食、 劳役、 情志所引发; 外感可以引动内伤而发热。

(一) 气虚发热

东垣将内伤发热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外邪的发热, 是正气虚弱而感受外邪, 正

虚而发热, 但实质上还是外感发热。 如其云: “脾胃一伤, 五乱互作, 其始病遍身壮

热。 ” “今饮食损胃, 劳倦伤脾, 脾胃虚, 则火邪乘之, 而生大热。 ” 另一类是无外邪的

发热, 是正气虚弱, 气火失调的气虚发热和阴火内盛的阴虚发热, 是真正意义上的内伤

发热。 如云: “喜怒忧恐损耗元气 资助心火, 火与元气不两立, 火胜则乘土位, 此所

以病也。“” 夫阴火炽盛, 由心生凝滞, 七情不安故也。(” 《 脾胃论》 传变论)

关于甘温除大热 对气虚发热, 在治疗方面, 东垣根据《内经》 “劳者温之, 损

者温之” 的原则, 提出了大升阳气, 甘温除热的方法, 其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整方性味是甘温的, 是在益气扶正的基础上退热的。 其方剂组成有两个

方面: 其一是用参、 芪等药以益气扶正, 但仅用甘温的益气扶正药是退不了热的, 方中第 21 页

的人参、 黄芪、 当归、 白术、 陈皮、 甘草等甘温药都不是退热药; 其二是用清热药, 升

麻、 柴胡才是退热药。 如高热不退, 升麻、 柴胡退热力度不够, 东垣又提出加用生石

膏。 益气扶正药与清热降温药组合, 这样才能起到扶正退热的效果。

甘温除热的同类方剂 东垣制定的甘温除热方剂还有清暑益气汤、 清陷汤、 升

阳散火汤等, 所用的清热药有黄连、 黄芩、 黄柏、 石膏、 知母、 栀子、 连翘、 葛根等。

因此, 对“甘温除大热” 要在整体上来理解, 临床上仅用参芪等甘温药是退不了热的,

不能偏面地理解。

东垣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个模式: 对虚证发热, 要用扶正和退热相结合的方法来治

疗。 清热药是直接地退热, 益气扶正是间接地退热。 而后世的养阴扶正法中的部分养阴

药, 既能扶正, 又能直接地退热, 养阴药与清热药组合后, 其清热降温力度更加强了。

在此之前, 张仲景的小柴胡汤、 人参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等, 也是清法与补法组合

的。 《脾胃论》 与《伤寒论》 不同之处在于, 东垣治疗的是正虚而外感, 仲景治疗的是

邪盛而伤正。 治法上他们都是清法与补法结合使用的, 只是解释不一样, 实质上是一致

的。 以后张景岳的玉女煎中熟地、 麦冬与石膏、 知母同用, 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中人

参、 麦冬、 阿胶与石膏、 桑叶同用, 都是这一治疗思路的方剂。

李东垣的内伤发热论重点论述了气虚发热及其治疗问题, 对临床上大量慢性病之阴

虚发热及其治疗, 虽然提到了一些, 但是非常简略, 片言只语还不能成为一种理论。

(二) 阴虚发热

先是由朱丹溪提出阴虚火动的观点,再由明代王纶(节斋)明确提出阴虚发热的概念。

元代朱丹溪在他的著作《格致余论》 、《丹溪心法》 、《局方发挥》 中提出了内伤阴虚

火动和相火理论, 是阴虚发热理论的基础。 丹溪提出了人身“阴不足, 阳有余” 的著名

观点, 并又提出了外感六淫之火称实火, 内伤阴虚之火称虚火, 将实火和虚火区分开

来, 将人身的正火与致病的邪火区分开来, 是对中医内伤病机论的一大贡献。

王纶在他的著作《明医杂著》 中对丹溪的阴虚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明确提出了阴

虚发热和阳旺内热是两种情况。 其云: “阴虚发热, 是阴血自伤, 不能制火; 阳气升腾

而为内热, 乃阳旺也。 ” 最早提出了发热和内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王纶还提出: “人之一身, 阴常不足, 阳常有余。 故补阴之药, 自少至老, 不可缺

也。 ” 这个著名观点, 对现今许多免疫病需终身治疗和预防发病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阴虚发热的治疗, 丹溪提出了虚火可补、 实火可泻的法则, 第一次将滋阴降火

和清泻实火两大治法区分开来。 滋阴降火的代表方剂是大补阴丸和虎潜丸。 同类方剂尚

有龙虎丸、 补肾丸、 补血丸、 补阴丸等, 是用滋阴药龟甲、 鳖甲、 熟地、 枸杞子等与清

热药知母、 黄柏等相组合。 丹溪常用的清热药还有黄连、 黄芩、 栀子、 大黄、 青蒿、 地

骨皮、 秦艽、 童便、 人中黄等。 他的最有名的清热方剂是黄连解毒汤。 滋阴清热是扶正

退热的第二个方法, 在免疫病方面比益气退热应用得更加广泛。

( 三) 其他内伤发热

阳虚发热、 血虚发热、 劳热、 宿食发热等均属内伤发热, 这也是王节斋提出来的。第 22 页

这些在部分免疫病中也是可以见到的。

阳虚发热 这是一种既有明显寒象又有发热的情况, 虽然少见, 但确实存在。

如红斑狼疮有这样一种情况, 病程较长, 反复发热, 甚至有时高热, 同时又有畏寒、 肢

冷、 汗多而热不退, 关节痛, 雷诺症, 脉细数, 苔白腻, 舌淡。 这就是发热与阳虚同时

存在的阳虚发热。 这在硬皮病、 斯蒂尔病、 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中也能见到。 治疗应温

阳与清热同用, 附子、 桂枝与生石膏、 知母、 黄芩、 忍冬藤等组合同用。

血虚发热 既有血液细胞明显减少, 又有发热, 这种情况在许多免疫病中是存

在的。 血液细胞减少, 是由于破坏过多或自身溶血而引起的, 也见于造血功能不良者。

血细胞减少和发热是免疫病同时发生的两个临床表现, 但血虚与发热并无因果关系。 治

疗以退热为主, 或清热与补血结合治疗。

王节斋提到的产后血虚发热, 在红斑狼疮等免疫病病情复发中是常见的。 生育常是

红斑狼疮等免疫病的诱发因素。

劳热 因劳累而发热, 劳累是免疫病常见的诱发因素。

宿食发热 饮食积滞而引起的发热, 除肠道感染性疾病外 这在肠病性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中以及免疫病并发胰腺炎时能见到。 治疗用消导的方法。

发热是免疫病的常见症状, 免疫病发热基本上属于内伤发热, 可由感染而诱发, 劳

累、 产后、 情绪、 外伤等非感染因素都可诱发之。 内有虚损, 外有发热, 有虚又有热,

治疗上既要补虚又要退热, 两者须同时进行, 这就是虚劳内伤发热与外感实证发热只需

清泻实火的区别。

四、 风湿发热和瘀血发热

风湿发热应属于外感发热, 瘀血发热与外感、内伤都有关联,与风湿病、免疫病有

着直接的关系。

(一) 风湿发热

中医古代将关节肌肉酸痛一类疾病, 称作痹、 痹症、 痹病, 也称风湿、 风湿痛、 风

湿病。 痹病有发热的症状, 称痹热、 风湿发热、 风湿热。

痹病有发热的症状首载于《素问 痹论》 中: “其热者, 阳气多, 阴气少, 病气胜,

阳遭阴, 故为痹热。 ” 风湿作为疾病名称首载于《金匮要略 痉湿暍病脉证治》 中, 书

中讲到风湿有发热和关节痛的症状, 其云: “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 日晡所剧者, 名风

湿。 ” 风湿就是痹症, 《临证指南医案》 载: “风湿热走痛, 二便不通, 此痹症也。 ” 风湿

热现在西医将之作为一个正规病名, 中医已很少使用了。

热痹、 周痹、 历节、 行痹、 湿痹作为痹病、 风湿病的证, 都有发热的症状。

热痹一证, 首载于《素问 四时刺逆从论》 , 云“: 厥阴… … , 不足病生热痹。”明

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 中明确提出热痹有发热和关节痛的症状, 云: “热痹之症, 肌

肉热极, 唇口燥, 筋骨痛不可按。 ”

痹热和热痹就像痹痛和痛痹那样。 痹痛、 痹热是症状; 痛痹、 热痹是证名。 因此,

不宜将痹热等同于热痹。第 23 页

周痹一证, 首载于《灵枢 周痹》 , 有全身痛和发热的症状, 书云: “热则痛解, 痛

解则厥, 厥则他痹发” , “独居分肉之间, 真气不能周, 故名曰周痹” 。 《临证指南医案》

曰: “风湿相搏, 一身尽痛, 外寒里热, 痛极发厥, 此属周痹。 ”

历节一证, 首载于《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 有关节肿大、 疼痛、 发热、

消瘦等症状, 书云: “历节疼, 不可屈伸” “肢节疼痛, 身体尪羸, 足肿如脱” “身体羸

瘦, 独足肿大, 黄汗出, 胫冷, 假令发热, 便为历节也。 ”

行痹一证, 由于古代的概念比较简略, 具有风胜、 关节疼痛、 游走不定的特点, 没

有讲明是否还有关节肿胀、 肌肉萎缩和发热的症状, 所以行痹和历节常混为一证。 《临

证指南医案》 就将行痹和历节合为一证。

湿痹一证, 一般以关节肌肉酸肿重着为特点。 湿痹有发热之症是由《温病条辨》 提

出来的。 该书中焦篇载: “湿聚热蒸, 蕴于经络, 寒战热炽, 骨骱烦疼, 舌色灰滞, 面

目痿黄, 病名湿痹。 ”

( 二 )瘀 血 发 热

《伤寒论》 有蓄血证, 是太阳病腑证的一个类型, 由邪热与瘀血搏结而成。 有发热、

少腹痛、 腹鞭满、 下血等症状, 似为一组急腹症, 还可能有尿少、 黄疸、 神志不清等合

并症。 治疗用下瘀清热的方法, 方剂有抵当汤、 抵当丸、 桃核承气汤。

《温病条辨》 有热入营分、 热入血分的辨证, 证见高热、 斑疹、 出血、 神昏等症状。

治疗用清热、 凉血、 化瘀的方法, 方剂有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等。 这些治疗温病的清热

化瘀方剂, 可移用于治疗免疫病血管炎的发热, 并有红斑、 皮疹、 瘀点、 出血的病情。

《血证论》 有瘀血发热一证, 分有瘀血在肌肉、 在肌腠、 在腑、 在脏的辨证。 治疗

用清热化瘀的方法, 在古方如白虎汤、 小柴胡汤等的基础上加减活血化瘀药。 这种治法

也为现代免疫病临床所常用。

风湿和瘀血都是病邪, 使人体气血经脉阻滞不通而患病。 对其发热、 关节痛的治

疗, 自古以来都是采用祛邪的方法 祛风除湿、 清热化瘀或温通经脉。 有关风湿发热

的治疗, 古代留下了许多有效的方剂, 如桂枝芍药知母汤、 木防己汤、 防己地黄汤、 千

金犀角散、 九味羌活汤、 宣痹汤等。 现常用于风湿病之发热、 关节痛, 有一定的参考使

用价值。

对于瘀血发热, 张仲景和王清任的十二个祛瘀方剂都不能退其热。 《温病条辨》 的

两个方剂是可以移用的, 但方中的犀角、 羚羊角现已禁用。 我们在临床上按照清热凉血

化瘀的思路, 另行制定了方剂。

五、 关于免疫病发热

在免疫病方面, 以上许多种发热都是有关联的。 红斑狼疮、 硬皮病、 皮肌炎、 白塞

病、 结节性脂膜炎、 斯蒂尔病等免疫病均有发热的症状。 其发热有两种。 一种是有感染

的, 是属于外感发热; 感染后常诱发和加重本病的发作, 由外感而转化, 引发为内伤发

热, 或外感与内伤二者混合, 从而出现长期的发热。 另一种是自身免疫病引起的发热,

是没有感染的。 从辨证来讲, 气虚发热和阴虚发热等证都有, 并且与风湿发热或瘀血发第 24 页

热常同时并存。

免疫病之内伤发热的病因不是李东垣时代的饮食劳倦, 脾胃损伤, 而是肾阴不足,

瘀热、 瘀毒、 风湿引起发热。

在治疗上要从扶正和清热两方面着手 益气退热和养阴清热, 并且与凉血化瘀结

合。 我们自拟经验方红斑汤、 三石退热汤和益气退热汤, 就是按此思路制定出的。 治疗

过的有发热症状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 硬皮病、 白塞病、 皮肌炎、 斯蒂尔病、 脂膜炎、

药物过敏等免疫性、 过敏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 扶正与清热同用, 还能清退肺癌、 白血

病等肿瘤之发热, 中暑、 烧伤等非感染性发热, 以及病毒感染之高热。 对这些疾病的高

热, 都曾用这些方剂退热, 有的甚至高达 。 对于免疫病继发感染引起的发热, 中

药与抗生素同用, 也能起到加速排毒、 加速退热、 加速康复的效果。

许多清热药具有降温退热作用。 扶正药并不能退热, 用对了, 能协助清热药祛邪退

热, 用不确当, 补药也能增加热毒和升高体温, 反而会加重病情。 发热病人普遍存在虚

的表现, 是先解决发热, 还是先解决体虚, 还是两者并重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先解

决发热, 转入康复阶段再予扶正。 扶正退热并重是在特定情况下, 即辨证为内伤发热才

能使用的, 不适宜普遍使用。

六、 肾命相火理论

肾命相火理论是在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发

七、 脾肾两虚和五脏虚损理论

( 一)脾肾两虚理论

补脾补肾的争论 对于补脾还是补肾, 古代是有争论的。 朱丹溪提出了补肾不

如补脾的观点。 赵献可提出了补脾不如补肾的观点, 补土需先补火, 先天后天不可分

割, 而重在先天。 薛己提出了脾胃虚弱不能生血、 不能摄血的观点, 并较早地提出了肾

阴不足的概念, “左肾之真阴不足也, 用六味丸。 命门之相火不足也, 用八味丸” , “阴

阳俱虚也, 十味丸” 。 并在临诊上以六味地黄与补中益气同用, 这是脾肾两虚、 脾肾双

补观点的萌芽。

二) 五脏虚损理论

肝脾肾虚损论 王海藏在《阴证略例》 中将《伤寒论》 论述的太阴、 少阴、 厥

阴三阴病之外感发热的治法应用到内伤三阴病中来, 是将《伤寒论》 中治疗外感的方

法, 移植到内伤疾病中来, 用《伤寒论》 中的方剂来治疗肝脾肾三脏虚损的病证。 这是

一个创举,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并且得到了普及。

肝肾同源论 李中梓对内伤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肝肾同源论, 又名精

血同源论、 乙癸同源论。 其论点有:

补肾水就是补肝血, 肝血不足可以补肾精;

泻肝木就是泻肾水, 泻肝可以损肾;

肝实而肾亏, 可以伐木而安肾水。

这些观点一直影响及现今临床。 如肝血不足可以使用熟地、 首乌等补肾药, 以滋养第 30 页

肝血; 龙胆泻肝汤泻肝火的同时 可以损伤肾气, 使人出现腰酸、 尿频等肾虚症状。

心肾相交论 周慎斋在《慎斋遗书》 中, 从脾胃升降论衍化为水火升降论、 心

肾相交论。 “心肾相交, 全凭升降, 而心气之降, 由于肾气之升, 肾气之升, 又由心气

之降。 ” “欲补心者须实肾, 使肾得升, 欲补肾者须宁心, 使心得降, 乃交心肾之法也。 ”

心肾相交法不单是用在失眠上, 用补肾的方法来治疗心肌炎、 早搏, 用泻心火的方法治

疗泌尿系统疾病, 目前都还是常用的方法。

汪绮石提出治虚有三本, 为肺脾肾三脏。 “治肺、 治脾、 治肾, 治虚之道毕矣。 ”

“治虚之统, 统于肺脾两脏, 阳虚统于脾, 阴虚统于肺。 ” “就阴虚成劳之统于肺者言之,

约有数种, 曰劳嗽、 曰吐血、 曰骨蒸, 极则成尸疰。 ” 汪绮石所论述的肺部虚损虚劳之

证, 主要是结核, 包括肺部的一些慢性疾病, 如支气管扩张、 肺癌; 免疫病之间质性炎

症, 也可参考之。 治疗上他提出以调理肺脾两脏的阴阳气血为主, 制定了 张方剂,

为肺劳之病证提供了理论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但主要是扶正方面的治法。

龚居中治疗肺劳病证提出以攻邪为主、 扶正为辅的原则。 攻邪有清热解毒、 化痰散

结等法, 并应用草药, 如天葵子、 灯笼草、 鬼臼、 蒲公英等, 以及夏枯草、 海藻、 牡

蛎、 南星等散结药以攻邪。 这可与汪绮石的扶正相辅相成。 扶正攻邪已成为当代治疗许

多慢性疾病的共用方法。

对肝脏病的治法, 直至清代王旭高《 医方证治汇编》 等著作才提出了肝病的辨

证论治治肝十八法, 此后五脏虚损辨证论治至此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对免疫病而言, 有先天之肾、 命门、 相火的问题; 有后天脾胃问题。 所谓先天

之肾, 有遗传的因素; 有疾病所致的肾阴亏损、 命门火旺; 有长期患病而致命门火衰;

也有因使用皮质激素药而引起的内分泌紊乱。 后天脾胃问题, 在免疫病中也很常见, 有

脾虚而致的水肿蛋白尿, 有脾不生血而致的血细胞减少, 有脾不摄血而致的出血, 有脾

虚而致的慢性腹泻, 有脾虚而免疫功能紊乱等临床表现。 健脾补肾是免疫病最常用的治

法。 五脏虚损、 全身虚损, 在许多免疫病中均可发生。

其代表方有叶氏养胃汤、 沙参麦冬汤、 增液汤、 清燥救肺汤等。

第二节 脾胃学说和肾命学说的现代研究

脾本质和肾本质的现代研究在近 年中有很大进展, 但许多结论还是来自上个世

纪 年代西医学中医时作的研究。 沈自尹、 陈泽霖两位教授在这两个领域里分别

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 )健脾 方药的 研究

健脾单味药的药理作用将在以下章节中详细介绍, 这里仅介绍复方作用的研究结

果。

当归补血汤 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与对照组

相比有显著差异, 。 单味黄芪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也有明显差异,第 37 页

而补血药当归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则无此差异,

黄芪大枣汤 对实验性肝硬化的家兔, 能提高其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四君子汤 对动物离体小肠, 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和抗组胺的作用。

黄芪建中汤 对结扎幽门的大白鼠皮下注射黄芪建中汤针剂, 能防止溃疡的发

生。

补中益气汤 能增强荷瘤动物的蛋白代谢和体力, 防止贫血的发展。

平瘤片(北京市中医医院方: 黄芪、 党参、 白术、 茯苓、 补骨脂) 用于癌症患

者, 其巨噬细胞吞噬率从 上升至

以上的资料只是对脾虚的研究。 近 年中还有许多新的进展, 待以后修改时充实。

但是这些研究结论, 与脾胃学说方面的内容相差甚远, 只能作为参考而已。

(七) 中药免疫功能的研究

观察到肾虚型患者血 细胞比值降低, 通过补肾治疗有显著提高。 慢性支气管炎第 39 页

肾阳虚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给予温补肾阳后, 使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 明

显提高( 。 动物上也证实补肾温阳药能使抗体提前形成, 补肾养阴药能使抗

体存在时间延长。

在近 年里对补肾药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有些对细胞免疫有提高作用, 如人

参、 甘草、 首乌等。 有些对体液免疫有提高作用, 如人参、 鳖甲等; 有些对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有双相调节作用, 如地黄、 玄参等。

目前对免疫病的治疗普遍使用皮质激素类药, 但长期使用不但会使肾上腺皮质功能

受到抑制、 腺体萎缩, 而且免疫功能也同时被抑制。 补肾药的研究进展表明, 对皮质激

素药的减量,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对提高免疫病的疗效, 恰当应用补肾药是非常重要

的。

总之, 各种免疫病的基本病因病机, 其共同特点为素体虚弱, 真阴不足, 瘀滞血

脉, 痹阻经络, 外侵肌肤, 内损脏腑。 常由外感、 劳累、 外伤、 寒冷、 热毒、 情志不调

等引发; 而阳光、 生育、 药物、 饮食、 风絮等也常能引发一些病证。

免疫病病种多而复杂, 遍及全身各系统、 各部位、 各脏器。

免疫病的性质, 大多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本元虚损。 五脏六腑, 病在哪脏, 则哪脏

虚损。 阴阳气血津液脑髓, 病在所部, 则所部虚损。 初期肾虚多、 脾虚多、 阴虚多、 血

虚多; 晚期则阴阳气血俱虚, 五脏俱损, 全身虚损。 其标实为郁热、 虚火、 热毒、 光

毒、 气毒、 风毒、 虫毒、 药毒、 风湿、 血瘀、 痰浊、 积饮、 水湿等, 主要以热、 瘀、

风、 毒四者为甚。

简言之为虚瘀 本虚瘀毒。 其本虚为肾虚、 阴虚。 其邪主要是瘀热、 瘀毒和风湿

引起了免疫病的发热、 关节肿痛、 内脏损害等一系列病变。

现代免疫病

的与中医病证名称范畴归纳如下。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痹、 周痹、 蝴蝶斑。

盘状红斑狼疮 鸡冠斑。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混合痹。

重叠综合征 重叠痹。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行痹。

类风湿关节炎 历节风、 白虎历节、 尪痹, 晚期为挛痹、 鸡爪风。

硬皮病 皮痹, 晚期为痿痹。

多发性肌炎 肌痹。

皮肌炎 肌肤痹。

干燥综合征 燥痹。

结节性多动脉炎 脉痹。

白塞病 狐惑病。

结节性红斑 行痹、 血脉痹。

结节性脂膜炎 痰核、 痰痹。

嗜酸性筋膜炎 筋痹。

风湿热 热痹, 风湿性心脏病 心痹。

强直性脊柱炎 肾痹、 骨痹, 晚期为龟背风。

未分化脊柱病 骨痹、 肾痹。

瑞特氏病( 病 ) 风湿痹。

成人斯蒂尔病 寒热痹。

银屑病 一白疮、 白屑风。

银屑病性关节炎 白屑痹、 历节风。

肠病性关节炎 肠痹。

多发性肋软骨炎 软肋痹。

病毒性心肌炎 怔忡、 心悸。

多发性大动脉炎 脉痹。

闭塞性脉管炎 脉痹、 脱疽。

雷诺病 肢端脉痹、 冷痹。

冷球蛋白血症 冷痹、 瘀痹。

结节病 肺痹。

慢性活动性肝病 肝痹、 胆痹、 黄疸。

溃疡性结肠炎 肠痹。

克罗恩病(克隆病)

系膜 肾病 尿血、 水肿证。

非 系膜增生性肾炎

膜性肾病 水肿证。

肠癖、 腹内积聚。

尿血、 水肿证。第 57 页

肾病综合征 水肿证。

桥本甲状腺炎 瘿瘤、 瘿气。

艾迪生病 虚劳证、 肾劳证。

男性自发性不育症 肾虚精亏证。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虚证、 血损证。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衄证、 肌 葡萄斑、 紫癜

重症肌无力 痿证、 肌痿证。

多发性硬化症 痿证、 痿痹证。

过敏性鼻炎 鼻鼽证。

支气管哮喘 哮证、 哮喘证。

过敏性肺炎 肺火证、 肺痹。

过敏性紫癜 紫癜、 肌衄

荨麻疹 风疹块。

皮肤划痕症 瘾疹。

自体敏感性皮炎 瘾疹。

日光性皮炎 日晒疮。

接触性皮炎 漆疮。

虫咬性皮炎 虫咬疮。

湿疹 湿疹、 浸淫疮。

血管性水肿 风肿。

多形红斑、 环形红斑 丹斑、 丹疹、 丹轸、 血风疮。

酒性红斑 酒斑。

药物过敏 药毒证。

恶性肿瘤 岩证、 癥积。

中医古代对各种证名缺少统一规范。 古书上就有一证多名的情况。 中医的证名与西

医的病名如何对应, 当代的专家认识不统一。 有的依据古代的记载提出一个比较接近的

相似的病证名称, 有的按照祖传师授的观点提出一个证名, 有的按照自己的经验提出一

个证名, 有的依照西医描述提出一个证名。 这样一来, 造成同一个西医的疾病, 可以有

许多的中医证名。 这也许是百花齐放, 也许是混乱现象, 也许只不过是一个历史现象、

历史阶段。

( 三) 关于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也是中医的传统

中医有许多止痛药、 止血药、 止泻药、 止咳药、 退热药等。 这些都属于对症治疗。

这是由于近代中医强调了辨证论治, 容易使人认为中医只讲整体治疗只讲辨证论治。 对

症治疗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西医治疗方法。 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近代老一辈中医面

对西医的涌进, 出于对中医学的爱护和继承发扬的信念, 更加强调辨证论治, 强调整体

治疗, 是希望在与西医的局部治疗比较中医在整体治疗方面保持优越。 因此, 认为中医

缺少对症治疗是一种误解。 当然, 认为西医缺少整体治疗也是一种误解。 在包括免疫病

在内的各种疾病的中医治疗中, 对症治疗是普遍存在的。 如川贝母治咳嗽, 白及治出

血, 阿胶补血, 泽泻利尿, 夜交藤治失眠等, 古籍上有许多中医对症治疗的记载, 需要

发掘和验证, 并要在学校教学中加强这些知识的普及。 不可否认, 目前临床上对症治疗

尚是中医的弱项。 缺少对症治疗的手段, 就会失去许多医疗市场, 所以中医必须加强这

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对理化指标的治疗也是一种对病对症治疗

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 古代中医学缺乏物理化学方面的检查手段。 古代没有留下

一份对各种检查指标治疗方法的遗产, 因而认为中医的诊断检查方法仅仅是望问闻切,

仪器检查是西医的, 对仪器检查出的客观指标的治疗方法只能应用西药。 这是对现代中第 63 页

医的误解。 自然科学是没有边界的, 是相互渗透的, 现代中医已经使用了各种先进的仪

器设备装备了自己, 大量的理化指标用中医中药是有效的, 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 中药

的优越性越来越明显。 实质上理化检查就是望问闻切检查方法的延长、 科学化和现代

化。 在免疫病方面, 各种抗体、 补体、 球蛋白、 白蛋白、 肝肾功能、 酶谱、 血脂、 尿蛋

白、 类风因子、 血沉等异常变化的治疗,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下降的治疗, 心肌损

害之早搏、 波改变, 脑电、 肌电的异常改变等, 中医都有很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