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中医免疫病学沈丕安   常用中药(四)安神药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0-12-06

(四) 安神药

这里谈的安神, 还包括宁心、 平肝、 熄风、 开窍几个方面。 都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

病证的治法。

神经系统免疫病有重症肌无力、 多发性硬化症等。

免疫病中枢损害, 如红斑狼疮脑损害提示疾病已进入晚期, 对其中脑损害较轻、 有

头痛头晕、 少量抽搐, 脑电图有异常改变, 尚不能明确诊断者, 在原量激素的基础

上, 用中药红斑汤与平肝熄风药同用, 是能够控制脑部病情的。

服用皮质激素引起的兴奋和失眠, 用中药宁心安神治法与方药, 能使睡眠慢慢改

善。

免疫病内脏损害并发脑病, 如哮喘、 结节病并发肺性脑病、 免疫性肝病并发肝昏迷

等, 疾病处于重危阶段而需抢救, 这时常显得中药内服药汤剂的局限性和无奈。 但某些

中成药可以用来辅助治疗。

安神的中药有天麻、 钩藤、 白蒺藜、 石决明、 僵蚕、 全蝎、 蜈蚣、 珍珠、 龙齿、 石

菖蒲、 羚羊角、 麝香、 夜交藤、 酸枣仁等。 安神的常用方剂有天麻钩藤饮、 明目地黄

汤、 羚角钩藤汤、 撮风散, 中成药有醒脑净、 清开灵、 安宫牛黄丸等, 自定经验方有清

脑汤、 夜交藤汤、 消斑散。 用于部分免疫病引起的头晕、 头痛、 失眠、 兴奋等神志改变

和癫痫样抽搐。

天麻

性味甘平, 有平肝熄风镇痉功效。 冬麻比春麻质量要好。 传统应用有: 天麻钩藤饮

中, 天麻与钩藤、 生决明、 黄芩、 栀子、 杜仲、 夜交藤等 味药同用, 治疗头晕头痛;

天麻丸中, 天麻、 川芎同用, 治疗偏正头痛, 《 名医别录》 记载该药用于惊痫抽搐和

“ 诸风湿痹,四肢拘挛 玉真散中, 天麻与防风、 白芷、 白附子、 羌活同用, 治疗破伤

风抽搐。

) 临床应用

①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头晕。

②用于癫痫、 抽搐、 惊厥。

③用于颈椎病头晕头痛、 肢体发麻。

主要成第 183 页

含天麻苷, 为天麻的主要成分, 多种酚性成分, 如对羟基苯甲醇、 对羟基苯甲醛

等, 还含香荚兰醇、 香荚兰醛、 黏液质、 维生素 类、 生物碱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①有抗惊厥、 抗癫痫的作用, 能有效地制止动物实验性癫痫的发作, 比苯妥英钠作

用缓, 但停药后的有效时间持续长。 能明显对抗动物实验性惊厥。

②天麻素对血管平滑肌有强的解痉作用, 能明显地增加外周血管、 脑血管、 冠状血

管的血流量和降低血流阻力。

常用剂量

) 临床体会

①天麻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眩晕症都有效果, 如梅尼埃症、 颈椎病、 高血压、 低血

压、 血液细胞减少症、 失眠、 癫痫等, 为治疗头晕的第一药, 比任何中西药物的效果要

好。 与白蒺藜同用, 效果更快。

②能治疗红斑狼疮慢性癫痫样发作之轻症, 头晕头痛, 有时抽搐、 手麻, 对脑电地

形图出现异常改变者, 以及多普勒检查有供血不足者, 均有较好疗效。

钩藤

性味甘凉, 有平肝、 熄风镇痉功效。 传统用于头晕头痛和惊痫抽搐。

) 临床应用

①用于高血压, 对原发性和肾性高血压都能使用。

②用于癫痫、 抽搐、 惊厥, 如红斑狼疮、 多发性硬化症等中枢神经损害。

主要成分

含钩藤碱、 异钩藤碱等多种生物碱。

主要药理作用

①有明显的镇静, 降低大脑兴奋性的作用。

②能制止豚鼠实验性癫痫的发生; 能抑制运动中枢, 而有镇痉作用。

③有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的扩张外周血管而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但作用时间较

短。 对原发性或肾性高血压都有治疗效果。

) 常用剂量

。 病较重者, 用更大剂量

毒副反应

一般无毒副反应。

) 临床体会

①与天麻配合, 治疗头晕、 高血压和癫痫样抽搐。 对慢性狼疮性脑损害, 有轻度脑

电图改变, 出现癫痫样抽搐患者, 我们用天麻 , 钩藤 , 天南星 , 白蒺藜

水煎服, 服用一段时间后, 抽搐能逐渐渐减少而停止, 脑电图改变也会逐渐好转而至正

常。 对原发性癫痫也有效。

②理论上钩藤能降低血压。 由于免疫病临床的复杂情况, 中药和西药各治疗一个部

分, 发挥各自的优势, 不要重复用药。 如对肾病肾性高血压, 用中药治疗蛋白尿, 西药第 184 页

治疗高血压, 就不必在中药方中, 加钩藤等来降压。

白蒺藜

性味苦平, 有平肝祛风功效。 传统应用有: 白蒺藜散中, 白蒺藜与菊花、 蔓荆子、

草决明、 连翘、 青葙子、 甘草同用, 治疗头晕目赤; 治疗风疹瘙痒, 白蒺藜可与黄芩、

地肤子配伍。

临床应用

用于头痛头晕; 用于免疫病眼损害, 如葡萄膜炎、 虹膜炎等; 过敏性皮炎、 荨麻

疹。

主要成分

含刺蒺藜苷、 脂肪油、 挥发油、 山柰酚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有降压和利尿作用。

) 常用剂量

) 临床体会

①白蒺藜是治疗头痛、 头晕的最佳中药。 不论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都有效。 治

疗头痛与川芎、 蔓荆子配合, 治疗头晕与天麻配合, 治疗抽搐与天麻、 钩藤配合。 但对

头痛较重的病例可用至 , 单方或小复方, 能较迅速见效。

白蒺藜对头痛有效, 但对其他的神经痛无效。

②临床观察, 白蒺藜 对高血压头晕者能改善症状, 但对血压影响不大; 对低血

压头晕者用白蒺藜 也能改善症状, 对血压影响也不大。

③天麻、 白蒺藜、 钩藤三药常同用, 但各有侧重点, 天麻治头晕, 白蒺藜治头痛,

钩藤治抽搐, 各有所长。

④白蒺藜能加重光敏感, 对面部有红斑或患光敏性皮炎的病人, 要权衡利弊, 临床

需要时可短期使用, 不宜长期使用。

( 附 )潼 蒺 藜

又名沙苑子、 沙苑蒺藜, 为豆科的扁茎黄芪、 华黄芪的种子。 性味甘温, 有补益肝

肾功效。 治疗头晕眼花、 小便频多之症, 药性平和, 药力较弱, 治疗头晕不如白蒺藜和

天麻。 有人喜欢潼、 白蒺藜各 同用。 如治疗头晕头痛不如单用白蒺藜 好。 两药

虽同名蒺藜, 白蒺藜是蒺藜科的, 是不同科的药物。

羚羊角

性味咸寒, 有平肝熄风、 清热镇痉功效。 传统应用有: 紫雪中, 羚羊角、 犀角(现

已不用) 、 生石膏、 寒水石、 玄参、 升麻、 芒硝等 味药同用, 治疗高热、 抽搐; 羚羊

钩藤汤中, 羚羊角、 钩藤、 桑叶、 川贝母、 鲜生地黄等 味药同用, 治疗热盛抽搐。

) 临床应用

①免疫病非感染性高热, 如红斑狼疮、 硬皮病、 斯蒂尔病等之发热, 与白虎汤同

用。

②慢性狼疮性脑损害, 兴奋、 抽搐, 配合天麻、 钩藤, 以加 强效果。第 185 页

主要成分

含较多的角蛋白、 磷酸钙等成分。

主要药理作用

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 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有较强的中枢性退热作用。

) 常用剂量

, 研末吞服。

) 临床体会

①羚羊角粉对免疫病之发热有一定效果。 对有些发热变化较慢的疾病, 如斯蒂尔

病、 类风湿关节炎、 硬皮病等是可用中药来观察的, 包括羚羊角、 牛黄、 生石膏、 生地

黄、 青蒿等退热药。

②有些病高热期间变化很快, 如狼疮之高热, 是活动期, 若初发病, 病程较短, 抗

体滴度不很高, 中药红斑汤加羚羊角是有可能退热的。 但只能观察数天, 不能拖延, 否

则会由轻变重, 抗体滴度会持续上升的。 高滴度抗体、 广泛性血管炎、 高热是皮质激素

冲击疗法的指征。

③使用羚羊角是要辨证的, 如不辨证而滥用是有副反应的, 有的非常怕冷, 有的食

欲减退, 不思进食。 如再次发热, 疗效会减低, 是出现了耐药。

④我们临床制定的经验方消斑散, 用羚羊角、 珍珠、 琥珀、 牛黄、 青黛配伍, 共研

末, 吞服, 治疗顽固的广泛的狼疮性皮炎、 血管炎引起的各种红斑、 色素斑、 皮疹、 瘀

点、 瘀斑。 有数例多年退不了的病例, 服用了半年以上, 取得完全消退的疗效。

羚羊已被保护, 故现在退热时用山羊角代替羚羊角, 平肝时用珍珠粉代替羚羊角。

僵蚕、 蜈蚣、 全蝎

三药都有熄风镇痉功效。

( 僵蚕

为幼蚕感染白僵菌而死亡的虫体。 性味咸平, 传统上用于惊痫抽搐、 头痛目赤、 痰

核肿大。

①临床应用

用于免疫病泼尼松减量时; 用于癫痫样抽搐、 惊厥; 用于淋巴结肿大。

②主要成分

含蛋白质、 脂肪、 草酸铵、 白僵菌素。 白僵菌含 体类, 可用于合成类皮质激素。

③主要药理作用

有抗惊厥作用。

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的作用。

有抗肿瘤作用, 对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④常用剂量

⑤临床体会

僵蚕、 僵蛹长期服用能提高体内皮质激素水平。 与龟甲等同用, 能取代泼尼松,

慢慢地将泼尼松减量。 也用于免疫病淋巴结肿大, 与猫爪草、 制南星配伍; 眼炎与野菊第 186 页

花、 青箱子配伍。

僵蚕对中老年妇女低钙而抽筋, 经常服用可以防治。

近代研究僵蛹的抗惊厥作用强于僵蚕。

僵蚕僵蛹药性平和, 药力较弱, 需长期使用和在复方中使用。

蜈蚣

性味辛温, 有毒, 有祛风镇痉功效。 《本草纲目》 载其用于“惊痫, 风搐, 丹毒、

瘰疬” 等病证。

①临床应用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肿瘤及肿瘤之疼痛, 癫痫抽搐。

②主要成分

含多种氨基酸, 有毒成分为溶血蛋白和组胺样物质, 类似蜂毒。

③主要药理作用

有抗惊厥作用, 比全蝎强; 有抗炎、 镇痛和抗癌作用。 还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故有热的感觉。

④常用剂量

条, 水煎服; , 研末, 吞服。

⑤临床体会

蜈蚣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与岗稔根、 忍冬藤等同用, 有时会起到减痛效果。 用

于癫痫、 抽搐等病证, 可与全蝎、 僵蚕配伍。

有毒性, 剂量不宜过大。 过去曾有报道, 一次使用 条蜈蚣煎服而中毒的情

况。

能引起过敏, 故过敏性体质病人不宜使用。 对阴虚内热病人也不宜使用。

) 全蝎

性味辛平, 有毒, 有熄风镇痉、 祛风止痛、 解毒散结功效。 传统上用于惊痫抽搐、

头痛、 风湿痹痛等病证。

①临床应用

②主要成分

含毒蛋白蝎毒素, 多肽类抗癫痫肽等成分。

③主要药理作用

有镇静、 镇痛、 抗惊厥、 抗癫痫作用。

有降压作用, 其降压机制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扩张周围血管, 抑制心脏和对

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有溶血作用。

④常用剂量

, 研末吞服。

⑤临床体会

全蝎、 蜈蚣、 僵蚕三药对免疫病既治疗关节炎, 又治疗抽搐、 惊厥, 三药常同

用, 其中僵蚕最弱但最安全。 在解痛方面, 三药以蜈蚣最好, 全蝎次之, 僵蚕对关节痛第 187 页

效果不明显。 在镇痉方面, 全蝎较蜈蚣好。 蜈蚣性温, 全蝎性平, 辨证时应予注意。 蜈

蚣用于寒湿为好; 全蝎、 僵蚕寒热都能使用。

蜈蚣、 全蝎有一定的毒副反应, 剂量宜按常规应用, 不宜过大。 僵蚕也偶有过

敏反应。 三药在使用时, 与生地黄、 黄芩等抗过敏抗变态反应药同用, 其过敏反应可能

会减少一些。

地龙

为蚯蚓的干燥体。 性味咸寒, 有清热熄风、 平喘利尿功效。 传统上用于高热抽搐、

风湿痹痛、 半身不遂、 哮喘、 水肿、 水便不利等病证。 传统方补阳还五汤中, 地龙与黄

芪、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等同用。

) 临床应用

用于血管炎、 血管内栓塞、 支气管哮喘、 免疫病高热、 癫痫样抽搐之轻症及癌症。

主要成分

含有蚯蚓 解热碱, 为络氨酸衍生物, 还含 蚓素, 蚯蚓毒素, 多种氨基酸, 多种有

机酸, 微量元素铁、 锶、 镁、 锌、 铜、 钼、 硒等, 多种嘌呤, 血栓溶解酶, 纤维蛋白溶

解酶等。

主要药理作用

①有解热降温作用, 对各种发热均有明显的退热效果。

②有镇静抗痉厥作用。

③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

④含有尿激酶样的能溶解纤维蛋白的酶类, 有人提取了血栓溶解素, 有明显的纤溶

活性, 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和溶解血栓的作用。

⑤有显著的杀精作用, 使精子迅速制动、 凝集、 破坏。 此外尚有抗肿瘤作用。

) 常用剂量

。 水煎剂有腥臭气味, 令人恶心。

) 临床体会

①地龙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中药, 也是治疗免疫病血管内栓塞的重要中药。 已证实

具有溶血栓、 抗栓塞作用。

②地龙是治疗哮喘的常用药, 具有抗过敏、 舒张支气管的作用。 但发现个别病人药

后出现过敏, 加重了哮喘。 要注意腐烂变质的蚯蚓不能用。

石菖蒲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 味辛性微温, 有开窍理气功效。 传统上用于神昏、 癫狂、

痴呆、 胸腹胀闷等症。

) 临床应用

①用于服用激素后兴奋、 失眠, 与夜交藤同用。

②用于狼疮脑损害轻度神志改变, 与天麻、 钩藤同用。

③用于自身免疫引起的发热, 与青蒿、 地骨皮同用。

④用于胃肠不舒, 食欲减退, 舌苔厚腻, 与白豆蔻 、 半夏同用。

⑤用于由于心肺疾病引起的胸闷, 与广郁金、 白芍同用。第 188 页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 细辛醚、 石菖醚等成分。

) 主要药理作用

①对中枢有镇静作用, 能显著延长麻醉药的麻醉时间。 但又能兴奋脊髓而引起抽

搐。

②有较强的降温作用。

③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

) 常用剂量

) 临床体会

①胸脘满闷一症, 与心、 肺、 食管、 胃、 纵隔、 横膈、 胸膜等部位的功能失调和疾

病有关。 辨证有气滞、 湿滞、 痰滞、 瘀滞等。 石菖蒲用于气滞、 湿滞为好, 对痰、 瘀也

有作用。 并且要配伍得当。

②治气闷一症, 厚朴针对上腹剑突部位闷塞为主; 石菖蒲针对胸部和上腹部闷胀、

气不舒畅为主, 对上腹闷塞不如厚朴好; 白豆蔻针对上腹部胀气为主, 对胸闷白豆蔻和

厚朴不如菖蒲好。

③石菖蒲传统上是用于开窍的, 用于痰湿神昏, 如脑梗死和肺脑综合征之神志不

清。 现这种重病人煎汤内服已较少使用。 有条件者, 内服煎药开窍醒脑, 石菖蒲等开窍

药对恢复神志是有帮助的。

④石菖蒲有开窍清醒的一面, 又有镇静宁神的一面, 与安神药一起使用, 对睡眠能

增强效果, 与夜交藤、 炒枣仁同用。 中药的这种两面性、 双重性是很多的。 如三七既能

活血又能止血; 厚朴对肠管小剂量能使之收缩, 大剂量能使之舒张; 人参使人先兴奋后

抑制等。

其他安神中药

) 夜交藤

性味甘平, 为何首乌的藤。 有养心安神功效。

含蒽醌苷、 毛地黄酮糖苷、 香豆素化合物等成分。 有镇静、 催眠作用, 能延长睡眠

时间。 临床用于服用糖皮质激素后兴奋失眠, 我们的临床和实验都证实夜交藤有镇静、

安眠的作用。

常用剂量 , 与石菖蒲、 酸枣仁同用。

) 酸枣仁、 柏子仁、 侧柏叶

以上三药都有镇静、 催眠作用, 是兴奋失眠的常用药。 我们临床还用夜交藤与金雀

根、 侧柏叶相配, 治疗失眠, 比酸枣仁、 柏子仁效果要好。 酸枣仁尚有抗心肌缺血, 抗

心律失常, 减慢心律, 降低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酯的作用以及抗惊厥作用。 侧柏叶为止

血药, 尚有明显的镇咳、 化痰、 平喘作用, 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有一股特殊的柏树香

气, 影响了失眠病人的接受。

) 珍珠粉

味甘、 咸性寒, 有清心镇惊功效。第 189 页

含珍珠蛋白、 多量的碳酸钙、 碳酸镁以及铝、 铁、 锶、 铜、 锰等微量元素。 对皮肤

有抗衰老作用。 传统上和免疫病临床用于心悸、 癫痫、 抽搐、 惊厥等症, 也用于皮肤红

斑、 皮疹、 色素沉着、 眼炎眼红、 咽喉肿痛、 口腔和皮肤溃疡久不收口者, 局部外敷和

内服可促进愈合。

常用剂量内服 , 吞服。

琥珀粉

性味甘平, 为古代松树的树脂埋于地下化石样的碳氢化合物。 含树脂、 挥发油、

珀松香酸等成分。 有镇惊安神、 祛瘀止血功效。 传统上和免疫病临床上均用于心悸失

眠、 癫痫抽搐、 血尿和闭经等症。

常用剂量为 , 吞服。

麝香

性味辛温。 有开窍通络、 散瘀功效。

为雄麝香腺囊中的分泌物。 芳香成分主要为麝香酮、 少量降麝香酮。 麝香对中枢神

经的作用是小剂量兴奋, 大剂量抑制。 对心脏、 呼吸、 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临床

用于神志不清、 常发癫痫以及免疫病心肌损伤和冠心病心痛胸闷。

麝香研末, 每次 , 加于复方中拌匀, 吞服。

具有抗惊厥、 镇静作用的中药尚有牛黄、 蝉衣、 天龙、 防风。

安神中药小结:

为了解决脑的病证问题, 传统上有清心开窍、 平肝熄风、 镇心宁神等治法。 这些方

法, 都可用来治疗免疫病脑损害所出现的头痛头晕、 昏迷抽搐等之轻症。 中药对中枢症

状头晕、 头痛、 失眠, 是有很好疗效的。 对烦躁、 轻的癫痫样抽搐、 浅昏迷等轻症神志

改变, 在使用激素冲击和脱水疗法的基础上, 加用开窍的中药, 是有助于神志清醒的。

对重症昏迷, 口服中药有一定的难度, 中成药清开灵、 醒脑净静脉滴注, 有一定效果。

我们临床制定的清脑汤, 用天麻、 蔓荆子和较大剂量的白蒺藜等药来镇静、 镇痛、

镇痉、 抗癫痫, 对狼疮引起的头痛、 头晕、 偶有抽搐、 脑电地形图轻度异常改变者有较

好的疗效, 对血管性、 神经性头痛头晕效果更好。 对抽搐较多者, 加用较大剂量的钩藤

和南星, 用以抗癫痫。 对睡眠较差者, 加用夜交藤、 石菖蒲。 长期服用能逐渐改善睡

眠, 次日起床后精神爽快, 并且没有副反应。

以上 种治法和 多味中药, 大多是免疫病所常用的。 临床上各类免疫病的多

样性和复杂性, 其用药范围是远远不止这 种治法和这 多种中药的, 还有许多治

法和中药将分散在本书各论有关疾病中再予介绍。

参 考 文 献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金黄, 等 中药药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王本祥 现代中药药理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沈丕安 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浴生, 等 中药药理与应用 第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190 页

陈国良, 等 灵芝治百病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江绍基 等 临床胃肠病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中药制剂手册 第 版 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