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罗整庵少宰书3 毫厘之差,而千里之谬

 无限ci339im2s8 2020-12-06

今天是《传习录》连载第156篇。

凡执事所以致疑于格物之说者,必谓其是内,而非外也;必谓其专事于反观内省之为,而遗弃其讲习讨论之功也;必谓其一意于纲领本原之约,而脱略于支条节目之详也;必谓其沉溺于枯槁虚寂①之偏,而不尽于物理人事之变也。审如是,岂但获罪于圣门,获罪于朱子?是邪说诬民,叛道乱正,人得而诛之也,而况于执事之正直哉?审如是,世之稍明训诂,闻先哲之绪论者,皆知其非也。而况执事之高明哉?凡某之所谓格物,其于朱子九条②之说,皆包罗统括于其中。但为之有要,作用不同。正所谓毫厘之差耳。然毫厘之差,而千里之谬③,实起于此,不可不辨。

①虚寂。指道家。

②九条。(一)或读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二)自一身之中,以至万物之理,多多理会。(三)非穷尽天下之理,亦非止穷得一理。但须多积累。(四)于一一事上穷尽,可以类推。一事上穷不得,且别穷一事。或先其易,或先其难,各随人深浅。(五)物必有理,皆所当穷。(六)如欲为孝,当知所以为孝之道。(七)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可不察。(八)知至善之所在。(九)察之于身。此九条皆言格物致知所当用力之地与其次第工程。详《大学或问》(页四十六上至五十二上)。

③千里之谬。参看第四条,注六。

译文

您之所以对我的格物的说法心存疑虑,必定是认为我主张向内格而非向外格,必定是认为我的说法专门强调反观内省,而遗弃了讲习讨论的功夫,必定是认为我的说法致力于大纲本源的要领,而省略了具体的用功程序,必定认为我的说法沉溺于枯槁虚寂的偏颇,而不能穷尽事物之理和人事上的千变万化。若果真如此,我岂止是儒门圣学的罪人、得罪了朱熹先生,而且是邪说惑众,离经叛道,扰乱正学,人人都可以得而诛之了。更何况像您这样正直的人呢?若果真如此,世上略懂一些训诂之学,通晓一点儿先哲言论的人,也都能明白我的学说是错误的了,更何况像您这样贤明的人呢?鄙人所讲的格物,其实把朱熹所说的九条全包括进去了。只不过我的说法强调一个要领,和朱熹先生说法的作用不同,正是所说的差之毫厘,但是毫厘之差,却导致世人在理解我的学说时产生了千里之谬误,实际上就产生在这里,不可不将其辨明。

精读《传习录》第156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