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李金富 丨《林县报》小作用大

 昵称71028402 2020-12-07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林县报》小作用大

  □ 李金富 /  文 

半个世纪前就已停刊的一张县级小报《林县报》,至今仍烙印在七十岁上下年纪人的鲜活记忆里。如今更是各路专家、记者、学者、文人追捧挖掘的宝贝,某人若能一睹小报芳容已属奢望,倘机缘巧合有幸近距离接触观摩并有暇细细欣赏,更是奢望中的奢望。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小报?为何停刊50余年仍有这么大的魅力?

带着这一串串萦绕脑际渴望破解的问号,笔者于近日多次回到故乡林州采访。


创办《林县报》


林州市档案馆(局)藏馆资料显示和徐礼拴回忆,《林县报》是杨贵和林县县委请示河南省委批准,决定办的县级地方报。她于1956年1月27日创刊,1962年9月29日停刊,历时6年零8个月,共912期。发表各类题材文章27500余篇。在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项基础建设都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如何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还能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当时的林县县委敏锐地指出,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凝聚民众力量自力更生搞建设。这一切都需要党的喉舌媒体来宣传发动。《林县报》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的。事实证明,《林县报》在当时林县如火如荼的红旗渠建设和各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县报》积极围绕县委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道。当时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一般群众都积极为《林县报》撰稿,为全民积极投身各项建设发挥了宣传阵地作用。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给予《林县报》很高的评价,杨书记说:小报不小。当时,大家备受鼓舞,干劲更足了。
《林县报》是县委机关报,是党的喉舌,是群众的代言人,是忠实宣传执行党中央省地委县委指示的先行者实践者。当时的社论均由徐礼栓负责起草编委审定,有时社论的内容就是杨贵书记的讲话。每一篇文章做到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林县小报》报头由中共中央委员、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书记亲笔题写。当时报社社址就在县委大礼堂街县委机关院内办公。

徐礼拴1932年10月出生在林县河顺井上村,旧社会随父母上山西逃荒要饭,因饥饿一个妹妹被饿死,卖掉一个弟弟换来5斗玉茭面才得以活命,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

徐礼拴1955年9月,被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点名保送参加了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举办的“党报新闻学习班”系统学习了新闻理论知识,并到河南日报社学习了采编、排版、付印、发行一整套办报流程,还到《河南日报 农民报》进行实习锻炼。培训结业回到林县县委机关工作。在杨贵书记和宣传部长石文生等同志领导下,年轻的徐礼拴和县委办公室的李广平、赵迎秋三人具体负责筹备办报工作。

徐礼拴回忆当年办报杨贵同志非常重视,“办报是大事,要翻阅林县党史,看过去县委是怎样办报的,要求一定的财力支持;组建强有力领导班子培训新闻队伍。”

1947年、1948年、1949年的三届林县县委办的“林县小报”编委是县委政研室主任李伏仓任主编,办的很好,在抗日战争对日伪斗争土地改革、抗旱灾蝗灾支援前线、巩固根据地政权起到了重大作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时期,要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去办报。

在筹办林县报时,财政拨款35000元,又拨3000元买了部照像机、收音机。杨贵任总编(兼),李广平、赵迎秋任副总编,徐礼拴任编委、编辑记者。抽调16人组成报社工作班子,对报纸版面报道内容作了分工。第一版为要闻版,由徐礼拴负责,第二版为经济版 ,由山区建设办公室干事张忙夫、杨清吉、刘玉昌、秦秀生共同负责,三版是文化艺术,由文化馆张生毅、王清刚负责;美术编辑常俊杰、李爱美;四版为时事版宋迪州负责。财务后勤由李斌、张国政负责。

徐礼拴谈起当年岁月,讲得不动声色,仿佛在叙述一件和己无关的往事,但那一份骄傲和自豪之情仍会在眉梢和嘴角的挑动中微微表露。对徐老而言,那段过往峥嵘岁月,无论多么值得向后辈炫耀,也都看得平淡如洗了,也都可以如此淡定地娓娓道来了。这或许就是八十余年岁月磨砺沉淀的原故吧。

由于我国1959-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为了支持红旗渠建设,县委和报社干部职工每月粮食由29斤降到28斤拿出一斤支持工地。县委机关总务处在烈士陵园租了2亩地种红薯蔬菜和小麦补助生活。

杨贵同志跟大家一样在大食堂排队买饭吃,大家看到他喝的小米稀饭吃的硬疙瘩棒子炒面。报社同志晚上工作饿了用大铁壶煮红薯,报社院内种的红萝卜拧成辨子挂到墙上晒干生吃,有一次因报道红旗渠建设,徐礼拴、赵迎秋、王清刚骑自行车跟着杨贵往红旗渠工地送面粉到山西省王家庄,晚上8点回来加班写稿子编报,有一次特别饿了,赵迎秋到北门里买了2斤熟驴肉顾不上加熟就吃起来,吃完后怕冷肉难受,就蹦跳一阵子,就又工作起来,机关干部没有星期天,晚饭后再工作俩小时,超过夜12点吃一次加班饭,二两面、一个鸡蛋,全体机关干部职工都是高高兴兴地工作,盼着红旗渠早日建成通水。

从林州市档案馆(局)珍藏着不完整的报上获悉,《林县报》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繁荣新山区这一时代主题积极展开宣传报道工作。首先,通过山区建设调查,从很多方面进行了专题报道。当时困扰山区建设的最主要最突出矛盾就是严重缺水问题,以及交通不便问题,群众扫盲问题,教师短缺问题,疾患看医难问题,贫困山区光棍脱单问题……总之,当时问题形形色色。放到现在看就不是问题,但在当时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天大问题。人民群众政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贫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缺乏信心。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赶不上革命战争时期紧密,不仅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影响各项工作的推动。当时杨贵书记说,要在全县建立650个农村政治辅导员队伍。带领群众学毛著,学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破除山区建设悲观论。

二是根据县委发展山区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的目标进行专题深入报道。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以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力量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前进。

三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了实现‘重新安排河山’‘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建设繁荣幸福社会主义新山区远大目标 ,不怕苦,不怕压,迎着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开展工作。

杨贵书记当时在《林县报》创刊号上发表讲话,指出:从胜利走向胜利。当时全县已有96%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是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脱贫致富的重大创举。此举受到党中央、中南局的表彰。要求大家动员起来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治理溅水地,增加耕地面积,大搞积肥,保证增产,除四害讲卫生增强人民体质。
 

《林县报》小作用大


1956年10月15日《林县报》第42期报道,林县县委、山区乡领导和群众代表897人参加的山区工作会议,杨贵书记在会上作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山区不罢休的豪迈誓言。与会代表们认为杨贵书记和县委一班人与群众心连心,党指到那里就干到那里的决心和信心。

1957年1月13日,《林县报》第172期报道了中共林县第二届第二次代表会议。杨贵书记在会上作了《全党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规划提出了从1957年到1967年山区经济技术社会发展远景。要求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十年,基本控制全县水土流失,大力兴修水利,迅速提高农业产量,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林业牧业副业生产要有很大发展;对粮棉油等方面除满足自用外,还要向国家多做贡献。杨贵书记为全县人民规划了近十年的蓝图。与会代表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一致认为杨贵作的报告符合林县实际,规划目标鼓舞人心。并作出了《关于向山区进军,开发山区的决议》。“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是改变林县贫困面貌走向富裕文明的一份宣言书,是愚公移山做大自然主人的动员会;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凝聚党心民心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征服大自然的伟大征程。


1960年2月12日《林县报》第536期以通栏大标题画有太行山民工上工地的消息进行了报道,头条消息:《林县引漳入林指挥部向全县人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引漳入林的伟大意义和对全县人民的要求,该文由李广平同志起草,县委集体研究通过。第二条消息:引题,数万英雄显身手,威风凛凛战漳河,正题:引漳入林工程动工,该消息要点,战线长200华里,将斩断550道山头,架起450座桥梁。配发长篇社论《欢呼引漳入林工程动工》。可以说,当时的大事小情,《林县报》都有及时进行了报道,也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小报不小的故事就是这样在林县人民中传开的。

林县报发表社论说:我们在同大自斗争中摸索出一种规律,困难欺负的往往是胆小鬼、是懦夫、是懒汉,怕的是我们大搞群众运动,是我们的干劲,是我们的志气,是我们这些敢想敢干、勇于冲锋陷阵的勇士和好汉,林县人民心中千百年来对水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当时林县报增印6000份发送到公社大小队,县广播站播发到农户听众达42万人,仅三天时间优秀儿女开上太行山引漳入林工地37100人。林县报1956年1月创刊时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林县报报道了县委领导山区建设的巨大成就。林县报在短时期内受极左浮夸的影响,由杨贵和县委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指示,很快就纠正了,因此1960年动工修建红旗渠,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特别有毛主席党中央省地委的指示,更有群众的迫切要求,党中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新闻纪录片厂领导都很关注林县县委搞大型“引漳入林工程”水利建设的动向。1960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乘风破浪前进”,人民日报国际部新闻部长、刘少奇主席的新闻秘书姚力文写了“山区建设的脚步声”连续在人民日报发表,中华全国新闻协会副秘书长王仁义等都来到林县蹲点,他们对林县报逐期进行查看研究。认为林县报紧跟中央和省委指示,在县委领导下及时真实地报道林县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山区感人事迹,反映了时代脉搏,为集中建设红旗渠伟大工程吹响了进军号。他回北京后就向“新闻战线”编辑部做了汇报,决定召开一次县级地方报纸座谈会,山东省两个县、河南林县、鲁山两个县。杨贵同志对此十分重视,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石文生、报社李广平、赵迎秋共同研究决定让徐礼拴同志于1960年4月20日带已出刊的全部林县报,到人民日报、新华社招待所开会,4个县的同志逐一进行汇报,对报道的内容版面设计进行了评比,受到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接见后又到人民大会堂聆听朱德委员长,中央农村工作部长邓子恢的报告,会议结束后,在北京让徐礼拴写了“在改造山河斗争中的林县报”发表在6月份的新闻战线刊物上。在新疆工作的林县毕业生崔德录来信赞扬并要求帮他订报。1962年8月15日,林县报、鲁山县报被评为先进单位,《林县报》副总编赵迎秋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并领回一面锦旗挂在了档案馆,徐礼拴被评为先进个人。

当时徐礼拴任《林县报》编委、记者,是现唯一健在的创刊人,也是这一切的见证者、参与者、行动者、支持者、报道者和弘扬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徐老就是那个年代那段光辉岁月活的标本和化石,是那个时代最美奋斗者的榜样。

一张“林县报”,在红旗渠纪念馆,在中央和省委举办的红旗渠精神展览时,在北京、广州、郑州农展馆中突出了它的强大功能和影响力,成千上万人包括国际友人都通过观看“林县报”及制作版,看到了林县党员干部、群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为建设新林州(林县)的英雄气概,创造了前人没有过的功绩。1994年2月我国两弹一星功勋,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在他生命终止前告诉他的堂妹钱学敏:林县杨贵领导林县人民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使林县几十万农民摆脱贫困,是我深深敬仰的老英雄。……


困难时期的《林县报》


“林县报”也正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办报经费相当困难,办报设施也很简陋。编辑部就设在县委会东墙外的一个农家小院,堂屋五间,分东西两截,西边三间既是报社办公室,又是二版编辑张忙夫的编辑室,堂屋东头两间是副总编李广平、赵迎秋和一版编辑徐礼拴的办公室和住室。东屋是用麦杆盖顶的两间草房,为三版编辑王清刚和四版编辑宋迪周同志的办公室。西屋是张生一、李斌几个编辑的住室,一间南屋很潮湿,美术编辑牛俊才在那里办公、住宿,还有几个同志在小院南边几间旧房里办公,窗户又小又暗,屋地都很潮湿。办公用具也很简陋,办公室除了一个橱柜,一个案板,几个报夹外,别无它物。每个编辑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连个小凳子也没有,喝水茶缸都是自备。稿纸、笔记本、蓝墨水、红墨水、蘸笔尖、曲别针,每月领发一次。公社的通讯员要稿纸还得到总务处用证券领取,印报时印错了的半成品都要翻过来印成稿纸用。各项开支确实打得很紧,真可谓“发扬老抠精神”、“精打细算”、“勤俭办社”。

当时的县报是县印刷厂承印的,设备落后,印报还是早已过时的平台石印。报纸的内容是很受群众欢迎的,就是纸质太差。用的大都是新闻纸次品,有时,紧张得连次品也供不应求,只好用废纸浆加工纸,纸面又粗又黑,有的小字由于受纸面不平的影响,印得花花点点,看不清楚。铅字老化也有直接关系,想把老字翻新为新字,厂里又没有铸字炉。排印报稿,大号、小号字也不全,更没有特号字、标题字。每期报稿送到印刷厂后,排版工人按编辑划的版样,把报文排好,留下大标题地方,标题字再由王清刚用药纸(硫酸纸一类的透明纸)写好后,再往留标题地方粘,报版拼好后,再往锌版上轧。制回版可不容易。有时县委领导看了清样,版上标题或文章需要改动,就得重新排写、重新轧制、直到定版后才能付印。


由于生活标准低,晚上又有两小时的办公时间,报社有的同志晚上加班,饿了就用大铁壶者红薯、红萝卜充饥。当时报社院子西墙跟有片空地,就在那里种了些萝卜弥补口粮不足。刨后怕腐烂,就把它拧成辫子,挂到院中椿树上,每逢晚上加班就拿它打夜宵。那两年虽然生活清苦,但同志们都个个干劲十足。一说到红旗渠工地采访,都是争先恐后,编稿校对认真负责,期期报纸都能突出中心,按时出报。为宣传党的政策、推动中心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尾声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一张张报纸,一条条消息像一朵朵冲锋号吹遍了林县大地,吹响在太行山脉,也承载着悲欢历史,记录着勤劳善良勇敢朴实的林县人民。建国前的《林县报》,新中国成立后的《林县报》、《林县小报》再到《林县报》,改革开放后,林县撤县建市,由林县改为林州市,组建了《林州报》到《红旗渠》报、《红旗渠》刊,林州市融媒体中心,以及多样性的网络新媒体平台,每一张报纸,每一段文字,每一次播报都见证和记载着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建国前的守太行,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战太行,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太行、富太行,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美太行福太行艰辛而光荣的奋斗史!
                 


 ——  The  End——    

李金富   林州籍在外工作者。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