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晴聊家教(七十三)

 花晨月夕1234 2020-12-07

读书能增长孩子的眼力,书读多了,孩子自然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读书能增长孩子脚力,书读多了,孩子自然能达到双脚走不到的地方;读书能增长孩子心力,书读多了,孩子自然能想到从前不敢想的地方。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娃娃抓起。 1——6岁是孩子阅读的起步期,要从兴趣开始;7——12岁是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要从规范做起;13——14岁是孩子阅读的加速期,要从提升效率抓起;14——18岁是孩子阅读素质的惯性期,要靠自律维持。阅读的过程,就是孩子精神发育,思想形成,思维发展,境界开拓的过程。少年儿童时期的阅读,与成年后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运用,正像牛的采食与反刍,只有吃得丰富,有营养价值,反刍后吸收的精华才会更多,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

文学作品和电视剧是孩子接触最多的媒介,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一个孩子经常从中看不出健康的内容、精彩经典的情节、积极向上的思想;总是发现不健康的内容,荒诞怪异的情节和消极悲观的思想,这些负面信息孩子虽能引以为戒,但长此下去,耳濡目染,孩子就有可能积淀为不健康的心理,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因而家长要引导子女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有益身心的发展的养分;子女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家长要引导他们把目光投向积极健康的内容,识别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让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发挥积极的育人功能,让灿烂的文化之光照亮孩子稚嫩的心灵!

教育大家庭
“教育大家庭”,关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探讨"三育"各自的规律,研究"三育"之间的关系,交流"三育"合作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