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家万序】之九《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序

 花晨月夕1234 2020-12-07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

作者    李镇西

        李镇西,1958年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2003年6月于苏州大学获教育哲学博士学位。曾短暂担任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著有《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等三十余部著作。现供职于成都武侯实验中学。

序 言 作 者
钱  梦  龙

        钱梦龙,1931年2月出生,上海市人。上海市第一批特级教师,曾任上海市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校教材审查委员,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八十年代初提出并倡导的“三主”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及“三式”操作模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著有《钱梦龙与语文导读法》《教师的价值》等多部著作。


  因为他的心里装着学生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序          

李镇西老师嘱我为他的这本集子写序本以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加以与镇西非比寻常的友谊便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但读完了他的全部教学实录,要动笔时却犯了难镇西的课是没法按一般的“评课标准”分析评价的!它们上得太随意、有太多的“不期而遇”和“无法预约的精彩”只觉得处处可圈可点却又不知圈点哪一处才好。它们完全不像通常看到的“好课”那样显示着设计的匠心看得出刻意的雕琢。它们就像一道山间的泉水从高处一路自由自在地流泻下来,曲曲折折琮琮琤琤随物赋形无羁无碍。这样的课实在说不上什么“法”、什么“式”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潇洒。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一一至少是镇西正在追求着的一种空灵的境界吧?
据说在一些语文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课要听李镇西”。我没有听过镇西的课是一大憾事但是从这些教学实录我仍然不难感受到镇西在课堂上那份挥洒自如的从容那些灵光一闪的机智和幽默。听这样的课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我想很多语文教师都把能够听到镇西的课视为幸事不是没有原因的。但是我又想如果听课的老师只想到镇西的课上去讨一点技巧搬一些招式恐怕会无功而返的。镇西的课,似乎很容易学,你看他每教一篇课文无非是这样几大步:1.学习字词;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3.学生质疑、讨论、解疑;4.老师谈自己的体会与学生共享。这种再简单、再朴素不过的“流程”几乎在镇西执教每一篇课文的过程中重演着任何一位听课的老师都不难“学到手”。但镇西的课堂教学艺术又是最难学的难就难在它不假雕琢的朴素,这使一切形式上的模仿都归于徒劳。镇西的同事魏智渊老师说过一件事有位语文教师一心想学李镇西上课却屡试屡败过度的焦虑竟使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这个令人感慨的实例正好提供了“学李镇西难”的佐证。
这样说来李镇西的教学艺术就是无法学习、不能推广的了假若这样想那就大谬不然了。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正如任何门类的艺术一样在艺术现象背后总蕴含着某种对艺术家的创作起支配作用的艺术法则即使是最怪诞的西方现代绘画,也不能不受色彩和体积感两大因素对立统一法则的支配。我们听镇西上课若能透过其异彩纷呈的教学艺术表象追寻其教学思路的轨迹就不难发现他的教学之所以异彩纷呈的根本。这根本就是规律就是对镇西的教学艺术起支配作用的基本法则。
学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根本学习支配他的教学行为的思想、理念、教育价值观而不是徒袭皮毛、仅求形似的仿效或移植。白石老人说:"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话同样适用于学习李镇西的教学艺术。
任何一本教学论的书都告诉我们成功的教学必定是“目中有人”的教学。镇西的过人之处也就是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就在于此:“人”不仅在他的“目”中而且进人了他的“心”里不仅进入了“心”里 , 而且占据着“中心”的位置。他教学中的所谓“随意”不是那种随心所欲的放任 , 而是对一切束缚学生个性、漠视学生权利、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规范”的藐视和反叛。他是“很功利”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利益”。在他心灵的那杆秤上无论怎样高深的理论、无论怎样必要的规范,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个最高利益。如果这些理论、规范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它们便是无足轻重的伪理论、应该推倒的死规矩。在学生发展的利益普遍被漠视、被剥夺的今天镇西的教学中那些“出格”的行为就显得格外可贵也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
且看镇西怎样教《祝福》原定 3 课时结束 , 可是学生精彩的发言此起彼伏直到第三课快下课了镇西还没有捞到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怎么办 ? 是坚持自己的课时计划及时刹车还是坚决维护学生的话语权?镇西选择了后者。为此他不得不临时改变课时计划 3 课时延长为 4 课时。这在严格遵守教学规范的教师看来无疑是一处明显的“败笔”。但镇西是怎样想的呢他说:“尊重学生这不是一句空话。当学生的思想正在熊熊燃烧时教师不能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扑灭学生的思想火焰。”
这就是李镇西 !
第四堂课的处理更是出人意料你听他侃侃而谈从旧礼教杀人谈到今天新礼教对人的思想的扼杀整整一节课除了少量的师生问答 , 基本上是他的“一言堂”。如果请某些专家评课这样的课就恐怕不仅是“败笔”,简直是教学的“致命伤”。有的地区评选优质课不是硬性规定凡教师的“讲”超过 15 分钟就“一票否决”吗 ? 一贯尊重学生自主权的镇西为什么敢如此大胆公然挑战语文教师普遍遵奉的金科玉律镇西的回答是:“怎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怎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怎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怎样有利于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走进鲁镇进而联想到今天的时代甚至联想到自己,我就怎样上。”一言以蔽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利益!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李镇西。一个心里真正装着学生的李镇西。一个有信念、有追求、有胆有识的李镇西。
谓予不信有他的全部教学实录为证。
是为序。
 钱梦龙
2005  8  24 日于上海
推   荐   人 
陈       曦
陈曦,中学高级教师,魏书生老师首位导师制学生,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自育自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语文十大年度人物,南阳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作文指导报》《教育时报》《作文周刊》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二百多篇文章,编著出版《初中古诗文讲译练》四本专著。2018年编著的九年级《古诗文讲译练》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由人教社作为配套教材在全省新华书店发行。作为“自育自学”讲师团成员,曾应邀到多地讲学。

专家顾问
        魏书生     钱梦龙         赵忠心
        聂振弢     唐云增         周同宾
        秦俊   张军安  王原野   姚丹华
总策划     秦远晴(愚公)
主     编    陈   曦
摄影编辑   张殿举
联谊单位
     《作文指导报》编辑部
       南阳报业传媒小记者中心
     《教育时报》南阳记者站
      河南松静匀乐教育科技中心


声明:本公众号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或与主编联系,电话:13937781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