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155 | 文化之旅43·海丰篇(四大美女智斗民警)【王映婵+彭玉娇+罗惠香+郑海潮+丘惠谊】

 海陆物语 2020-12-07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与公平水库近距离接触。

孙彦修   摄

美人照影入画图

●王映婵

已经是立冬过后的日子,天气却热得盛气凌人。我一直在犹豫该穿哪套衣服好,穿少了,毕竟已然是名义上的冬天,穿多了,又怕“夏天”这个反串的角色让我下不了台。最重要的是我不肯辜负每一场“汕尾文化之旅”,臭美地想,至少应该有个美美的背影,让每一次“汕尾文化之旅”体验深刻进记忆的细胞,仿佛赴一场青春的盛宴。

2015年11月15日的“汕尾文化之旅”,走的是海丰的北部山区,行程挺丰富的,平东,黄羌,公平,每一个地方都有亮点。

平东镇里供奉着娉婷多姿七仙女的凤翔观是一个亮点。仙女青衣、橙衣、红衣、蓝衣……轻轻地触摸心里那根柔软的神经,瞬间划过记忆中那些美好的拓片,《牛郎织女》、《孔雀公主》、《七仙女》……还有多少个象征美好的七仙女?少女情怀浮光掠影般又一次被轻微唤醒。

浪漫的凤翔观却曾经庇佑过一时人物。大殿前面左侧墙壁是原海陆丰中心县委革命遗址,彭湃、李劳工等“七五农潮”避难旧址,柳亚子父女避难故居。

九龙峒虎山是明清时代生产茶叶的胜地,如今亦然,“九龙峰上多灵草,不及虎山第一茶。”一杯虎山茶把历史的余温妥帖地置于胃里,把山的静、树的绿融于眼前,郁郁清香丝丝温润喉底,让你在神清气爽的同时,想起那一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另一个亮点是座落于公平镇的敬文广场。面朝公平水库的“中国民俗学之父” 钟敬文先生的汉白玉坐像看起来温文尔雅又不失慈祥,他支颐侧头沉思,一双眼睛似乎透着智慧的光芒。微风吹过他面前宽广的草坪,小草似乎也在沉思中微微点头。老先生坐像左边是一个幽静的公园。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安然伸向深幽,路的两边树木葱郁,路的末端一棵老榕树阿娜展现身姿,缠绕的触须一如年轻女子脸上的粉饰。我在榕树下顾盼一笑,人比黄花瘦。黄花,是美丽的,丰腴的那种。做不得黄花,我却愿沾一点老先生的学气,做一个有些微智慧的女子。

黄羌的虎噉金针菜基地也是一个亮点。虎噉村地处莲花山脉的五指嶂以东山区,土质独特,盛产金针花。该地金针菜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A级绿色食品。金针花也叫萱草花,可以解郁作药用,它有个很美的别名,叫“忘忧草”。初冬的萱草花已然过了花期,萱草倒是开得挨挤绵密。还好,碧绿汪洋中总有那么一点、两点被季节遗忘的黄花俏然玉立。于是,“女文青”们涉草而过,依花而立,叫人想起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那么,“采之欲遗谁”?一个个轻微定住时光的手机告诉我,不采花,却采一抹美好遗于心中。

“咋样?看到华南园了吗?”在微信里突然收到小西发过来的这条信息,我的嘴角扬了扬,这不正要去华南园吗?

黄羌的另一亮点——华南园广场不是我的终极目标,可是,因为我的好友小西,它成了我此行心心念念的一个牵挂。

白色立柱,长长的拱形门梁架成的欧式风味的牌门与远处的黛山相互呼应,一种静美简约的感觉携着微风轻袭而来。拱门门楣上隐约可见端庄而不张扬的“华南园”三个字,底下有明显欧式的花边配衬。进园来,是一个宽广的大草坪,我忽然想起一幅静美的图片,一个白衣蓝裙的女子在逗一只毛绒绒的小狗,她蹲着,眼睛温情四溢;民国的微风把她的头发吹得有些乱,她时不时地拢一拢齐耳的短发,抬起头来跟身边的一位坐在白色躺椅上的长者说话,声音轻轻的,柔柔的。这是我在影片中看到的年轻的宋庆龄女士。民国时期,西风及出国风正盛,如今这“大户人家”的草坪及欧式建筑自然而然让我想起那样美好的一个女子。温婉安静,原本用来形容女子,如今用来形容这华南园,似乎也无不可。

我们沿着草坪旁边的一条小道前进,小道的左边是一条小河,清澈的河水见得到底,有小鱼在悠闲地晃逛,一如我们,悠闲得时不时地停下来,与小鱼对话。前面翠峦连绵起伏,那些树木密密的,仿佛温柔而细小的海浪。记得有句古诗,眉色如望远山,如今这蒙淡而长长的小山峰又何尝不是女子脸上一抹长长没入云鬓的妩媚的黛眉?

来之前,小西对我说:“华南园很好,适合约会。”说这话时,小西嘴角带一抹妩媚的成色,眉色似远山,眼神迷离。我忽然失笑,这微风阵阵的小道不正适合晚饭后散步的情侣吗?

一直往前走,一栋白色的欧式建筑逐渐放大。走前了,只见欧式高楼旁一种叫“红桃K”的花开得如火如荼,一个个含苞欲放,又似乎是果实。小西在这妖艳的一抹红色前,把媚眼轻抛,问她道:是否人面桃花相映红?她却说:人比花儿艳。

进了大楼,螺旋式的楼梯下是一尾尾游动的锦鲤,真是奢华气派却又简约明了。白色的基调,金色的花边,我想起“金屋藏娇”,娇是白衣曳地的小西。至此我记住了小西的话,“华南园,适合约会。”

走出华南园,我怔忡恍惚,小西是我的好友吗?还是聊斋里的“小倩”?可是这气派的欧式建筑再怎么想也不似蒲松龄笔下的“鬼屋”,而伴我游了整个华南园的小西却再寻不着。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许她不过是“适合约会”的“华南园”里应景而生、从容向我走来的一个小说人物……

其实,海丰的北部山区景色,林木蓊郁,山水清秀,每一个景点都适合约会,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也许我该一一滋生一个小东、小北、小南来应景。


平东黄羌偶拾

●彭玉娇

平东文风吹

车子匀速前进,两旁巍巍青山,幽幽小道,涓涓溪流,都被抛往车后,我们直奔海丰县平东镇的九龙峒,来到凤翔观。

彭湃,柳亚子,革命家的事迹被印刷成文字,与断壁残垣,萋萋芳草相伴。历史把一个个革命故事扔在这座深山里,时间在这里沉淀,沧桑了一个被大多数人遗忘的革命旧址。

白云飘飘,清风习习,附近的茶园袭来绿色的香,一拨人马便被吸引过去。众人纷纷跳下坡去拥抱茶香。手机,相机,一个个试图用镜头捕捉清香的踪迹,蓝天时不时来抢镜,微风顽皮地拨弄女士们的刘海,玩得不亦乐乎!尽兴之后,上坡时,路边一只温暖的大手向我们女士伸过来,我报以微笑。

陶醉完自然的美景,我们来到平东镇山下村。“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半身塑像默默地座落在不显眼的钟氏祠堂旁。我才知道,他也是客家人的骄傲。文友们忙着沾沾文气,拍照纪念,可我只是凝视了一会便走进他的故居。房子不大,里面空荡荡的,荡空了我的心。走出来,旁边灰黄的土墙爬着一株野藤,缀着绿。紧挨着一面长满青苔的砖墙,刻着历史的痕迹。祠堂前的池塘,不动声色地倒映着路边走动的身影,青翠环绕,一种清幽触碰我心弦,我不知心里弹奏的是一支什么样的曲子,却是让我无法平静。

上车了,钟老先生的塑像还是默默地座落在不显眼的钟氏祠堂旁,渐渐地,消失在眼帘。

醉美黄羌

午饭后,我们前往黄羌“全国文明村”——坑联村。气派的“华南园”张开双臂,迎向我们。扑面而来的是蓝,是绿,是红,让人目不暇接。园里一股浓浓的爱乡情怀,弥漫每个角落,沁人心脾!

紧接着来到的是黄羌镇的罗輋坝和庆宫。广场一排排水泥长凳,俨然等待阅兵的队伍。走到宫门前,头上横匾别树一格,横匾外面竖着的小“栏杆”宛如女子的面纱,正对着她,你可以看见庄严的“和庆宫”一面。左右端详,原来她的侧脸也很美,看,“入庙思敬”,瞧,“祥降濯赫”。

穿过小道,在丛生杂草中,我们找到了石头坪村东岭小学旧址。人去楼空,白云千载,岁月给小学披上一件沉重的灰褐色外衣,小学依旧硬老汉般铮铮立在丛林里。曾经的故事已长成大树,年复一年的落叶腐化成肥,湮没了旧人的脚印。对于我们的到来与离去,小学早已淡然,就如它的主人钟武超,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在风中遗世独立。

“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来到虎噉村,众人甚是欢喜。然而,盛夏已走,金秋已过,初冬已来,遍地黄花失去踪影。还好,绿海中,依稀能看到几朵兀自开放的黄花在迎风摇曳。看那“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人比镜头跑得快,大家纷纷穿梭其中。走的时候,有人还不忘采撷一两朵,带着这里的芬芳兴尽而归。


黄羌印象

●罗惠香

不曾去过海丰县黄羌镇,可对黄羌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经常听人提起那里的温泉与金针菜,心里非常向往,希望有一天可以去那里走走。而今沐着初冬的暖阳,跟随“汕尾文化之旅—海丰行”的采风团,终于有机缘走近它,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内心是满满的沉醉和喜欢。

车子行驶在黄羌的村道上,只见满眼的山,满眼的树,满眼的农田,水稻黄了,果蔬绿了,一座座房子掩映在绿意里,一朵朵小花在微风中怡然自乐,牛儿在田边吃草,鸡犬在屋旁散步,三五成群的孩童东游西逛,一幅多么似曾相识的乡村画卷。

来到坑联村,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栋栋整齐的别墅型楼房和整洁的村貌,而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华南园文化广场”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坑联村是“全国文明村”,该村外出人士热心家乡建设,特别是钟华南先生,更是极力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他不但独资投建了坑联桥、村道改建工程等,还建了“华南园文化广场”。“华南园文化广场”依河而建,广场里面绿草如茵,绿茵尽头是气派的别墅洋房。我们沿着清新的河堤小道漫步华南园,倚在石栏杆上四处眺望,只见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一株株灿烂的三角梅倒映在河面上,清风扶柳,临水照花。“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这是沈从文对妻子说的话,每每想起来,心里都会微微一动,温暖的话总是那么普通,像灵动的河水一样,一直柔软到你的心底去。

石头坪村有一种旧时光的味道。那里的成昌楼是国民党少将钟武超当年所建,解放后改为东岭小学。这是一栋有着民国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门楼上的字迹早已模糊,陈旧的木门紧闭,门口堆放着杂物,周围杂草丛生。雕栏玉砌应犹在,想当年那叫一个气派,然终究在岁月的沉浮中日渐败落,如今已是一栋人去楼空的破屋残房,在荒草杂芜中有日暮斜阳的苍凉,更有一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嗟叹。听宇航兄说,钟武超原来是共产党,后来因为被怀疑是内奸,所以才加入国民党,他后来在家乡又种大麻又办学校,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离去的时候,我回望那栋在风中遗世独立的褐黄色土墙楼,他就像一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人,在垂暮之年,早已看淡世事,一副是非功过任凭后人评说的无谓。

罗輋坝的和庆宫,是黄羌地区历史悠久的大型庙宇,里面奉祀的是护国蛇岳公王,源自原始部落的蛇图腾崇拜。据说每年的九月十五是其诞辰,每到诞辰之日,黄羌镇四乡六里的信众,会在庙前做上三台酬神大戏,于是有了一句享誉海陆丰的民谚:“十五十六罗輋坝”。我的家乡也有做大戏的风俗,每年的冬天做戏之时,外出的游子总是风尘仆仆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也许大家看的不是戏,只是为自己回故乡看看找一个理由。坐在和庆宫庙前这个浩大的戏台前,望着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石条凳,想起小时候看戏的情景,时光恍若在那一刻倒流。戏台边上还堆积着喜庆的爆竹残红,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如果早来半个月,我们就可以赶上这场盛会了。有小孩子热情地围观我们,临走的时候我和同伴说了一句话,就听到他们立即用客家话惊呼起来:“咦,原来是讲客家话的啊。”听得我不由大乐,孩童们就是这么率真可爱。

到黄羌是一定要到虎噉村的。世上的农田都是一样的吧,不一样的是有些农田种的是水稻,而虎噉村这里种的是金针菜。你看,那一垄一垄的,一田一田的,一片一片的,绿油油的全是金针苗。金针是夏天开花,而现在是冬天了,错过了花期不免有些遗憾,但我们还是兴致盎然地穿梭在地头田间,追逐着那一朵两朵兀自开放的金针花。虎噉村金针菜之名始于虎噉村的石莲庵,记载,石莲庵建于元代,因庵庙行者贯以金针菜为斋菜素食,故庵庙行者便在石莲庵周边的田园上开始种植金针菜,让庵庙自给自足;百姓中也有于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神诞以金针菜为食素斋菜的习俗。金针又叫萱草,英文里称“day lily”,意为只开一天的百合花,日出而开,日落而谢,所以采摘金针最好的时间是在凌晨。金针也叫忘忧草,是母亲花,孟郊《游子诗》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诗经也有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也许忘忧只是人们美好的寄意,而事实是金针菜确有安神健脑的功效。文友丘惠谊是地道的黄羌人,她对我说:“这里的金针菜最好吃,海丰的蓝天广场都有卖呢。”我摘了一朵金针花,闻了闻,不由浮想联翩,在花期繁盛的夏天里,这里是不是遍地金黄。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然而此刻我并不惆怅的,而是有一种无言的愉悦从心底涌起。黄羌就是这么一个地方,无论是戏台庙宇,还是青山绿水,抑或是那熟悉的客家乡音,都让我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虽身处异乡,但又有回到故里的安宁,喜悦在心底油然而生。


暖冬,黄花菜开了

●郑海潮

这个冬季,冬天或许不来踏足

厄尔尼诺赶跑了冷空气

东太平洋的暖风,源源不断

吞噬南粤大地

.

晚起的骄阳

让田野逗留在盛夏中

金黄的稻穗正低着头,等待归仓

路边的野花开的姹紫嫣红

远处芦苇轻摇岁月长蒿

一畦畦的黄花菜己过花期

迟来的几朵,绽放迷人的笑脸

迎接前来  风的诗人

那些穿着短袖短裙的红男绿女

穿梭于汁液被搓揉殆尽的干燥诗行

.

吹一丝寒风吧

救赎干渴的灵魂,寻览冬的行踪

让旷野做回正常的梦

不祈求来一场飘雪

让公路两旁,长满洁白晶莹的雾凇

至少可以像北京的女孩

着上长袖衫长裤靴子,抛却浮躁与喧嚣

让心灵,倾听天籁

在纯净的雪花地里踯躅一回


满园菜花开向夏

●丘惠谊

我的家乡黄羌镇地处海丰县北部山区,属红色革命老区。没有到过黄羌的人总爱问:“你们黄羌是不是盛产姜啊?所以才叫黄姜。”因为无论是海丰话还是客家话,羌与姜都同音,所以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黄羌镇地处山区,确实以种植农作物为主,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蕃薯、花生、黄豆等。黄羌镇的东部主要以山地为主,种植香蕉、柑桔、黄榄、梅、李、桃等;中部地势平坦,属红壤土结构,主要种植龙眼、荔枝、西瓜、青枣等。其中最有名的还是虎噉村的金针菜。

2015年11月15日,“汕尾文化之旅——海丰行”走进了虎噉金针菜种植基地。一畦畦碧绿的金针菜,点缀着几朵开放的金黄色花朵,非常醒目。女同胞们马上端起相机在菜地里摆起姿势来留影,绿意盎然衬着款款彩裙,甚是好看。

金针菜为多年生草本,种下之后如果打理得好,基本上维持十几年是没有问题的。一年一次花期,从阳历的七月底到九月初。花季一到,种植户们就开始忙碌了,因为太阳一出来,金针花就要开放,为了赶在花蕾盛开之前完成采摘,他们常常会在半夜起来到地里采摘金针花。

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金针菜,2010年,黄羌镇虎噉、下寨、石山、松林、双河、双圳、双新7个村生产的虎噉金针菜,种植面积已由原来的500亩发展到2000多亩,干品总产量约226吨,总产值约为人民币1808万元,每亩产值约0.9万元,每亩纯收益超过0.6万元,成为海丰著名的土特产和拳头产品,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关于金针菜,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子里,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有一段时间,夜间常常出现老虎的咆哮声,弄得人心惶惶。

正在村民们束手无策之时,有人想到了村子里的石莲庵。虎噉村靠南面山垭有一座石莲庵庙,常年香火不断。这一次,全村男女老少吃斋三天、洗头沐浴、备全供品,齐齐来到庙前跪拜,祈求神明保佑他们合境平安,老虎不再出来作恶。村民的虔诚感动了众神。不一会儿,乌云滚滚,狂风大作,似有东西从天而降,在场的人诧异不已。

三天之后,他们发现村前屋后遍地长起了不知啥名的“草”。自从有了这“草”,老虎的吼声不再了。有位好奇而又大胆的村民半夜起来探个究竟,惊奇地看到吃肉的老虎竟然在夜间吃起这“草”来。原来是老虎吃了这从天而降的“神仙草”变得驯良了,也不再吼叫了,更不再出来惊扰百姓了。好奇的村民想,那些“草”应该是很好的东西吧?要不老虎怎会吃得津津有味呢?于是也把含苞待放的“草”摘回家去研究着吃,发现此“草”竟然味道鲜美,吃后精神抖擞。村民们认为这是玉皇大帝赐给他们的,于是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这种后来被称为“金针菜”的神仙草。

没有了老虎的骚扰,山村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村民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后来,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有关老虎的这一段故事,他们把自己的村子命名为“虎噉村”;为了感激体恤民情的玉皇大帝,村民们遍种金针菜,并且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把金针菜作为素菜供奉神灵。

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金针菜的营养价值还是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才有如今大规模的种植生产。

近年来,金针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亩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一路飙升。同时,黄羌虎噉金针菜专业合作社根据生产需要改进技术,建设由杀青、干燥、包装的机械化生产线,其中一条利用太阳能烘干的生产线,确保雨水季节金针菜干燥生产和产品优质,使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转自:汕尾日报16.03.06

善为网:http://www./

拉到底部,有赞赏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碣石玄武山佛祖签诗详解【收藏】

汕尾买房,深圳上班,半小时高铁到达

汕尾市长乘坐首列深汕“公交”高铁

春节自救指南(笑得肚子疼,未婚青年值得一看)

隔夜茶毒如蛇?央视实验揭晓答案

隔夜茶竟然是良药

作家何苦要难为自己

潮惠高速全线通车,深汕高速不再大堵车

文学就是好玩

海陆丰明代城池

广东航拍图,从粤A飞到粤Z,看到汕尾惊呆了!

这才是真正的笔,平时咱们用的都是刷子

住宾馆几个安全措施及生活小窍门

打破体温计会致汞中毒? 专家称需小心处理

当你无法包容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省作协主席蒋述卓:汕尾四日

文学看台154 | 文化之旅42:陆丰篇·三甲采风【陈辚+罗素丽+王映婵+王晓忠+叶爱琼】

文学看台153 | 刘秀春:精致的高跟鞋(散文)

文学看台152 | 文化之旅41:侨区篇·杨桃油柑歌舞【陈辚+蔡秋胜+王晓忠+张伟红】

文学看台151 | “21世纪15年中间代诗人15家”目录

文学看台150 | 文化之旅40:陆河篇【吴春红蔡海燕施良壮陈良波林俊聪方汉逊纪春吟杨国欣陈少银吴文辉黄建明】

文学看台149 | 王万然:《遍地行吟》的启示(评论)

文学看台148 | 文化之旅39:陆丰篇·深入博社村【罗惠香+陆端华+吴春红+彭玉娇+夜行者】

文学看台147 | 林丹华:为什么南昌起义失败后重要领导人没有一个在潮汕及汕尾被捕?(随笔)

文学看台146 | 文化之旅38:陆河篇·梅赋【王万然+彭玉娇+庄海君+沈建浩+林丹华】

文学看台145 | 罗素丽/夜行者火山嶂对决花市(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