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887 | 童晓燕在深圳湖贝村寻找潮汕人

 海陆物语 2020-12-07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湖贝村里的潮汕人

  • ·童晓燕

  •       从“深圳剧院”出来,天已呈出橘黄色。

  •         “晚上吃什么?”男友拉着我的手挤在摩肩擦踵的人流中,左顾右盼,寻找一家满意的餐饮店。五一劳动节的东门步行街,人流量异常大。虽说农历才三月底,但气温已经升到30多度了。

  •        像是选择困难症犯了,走过了几条街,都没找到满意的店。于嘈杂中倒发现了叶挺故居,历史的庄严感和四周浓重的商业气息格格不入,仿佛天生就是一种对立,让人诧异不已。接着郑重其事地在里边逛了一圈,也不怎么看懂。出来时,天色已经是紫葡萄模样,华灯初上,城市的灯火把最后的黑暗都点亮了。两侧的商铺促销员扯着嗓子叫卖着,偶尔听到行人中几句潮汕话。我伸长了脖子认真听,揣测口音大概属于哪个片区,潮州、汕头、揭阳、或者海陆丰。其实还是最希望听到陆丰人的口音,然后又再细分,若是碣石的,指不定就上去打个招呼。男友笑我傻,在深圳的潮汕人千千万,一点都不新鲜。我白了他一眼,说“你不懂。”

  •       “要不,去湖贝村吃?”

  •        我环顾了四周,看到大楼的墙面大大的广告上贴着琳琅满目的美食照片,看似色香味俱全,但却始终唤不起一点儿胃口,许是太热了吧,热浪一波一波的,并没有因夜晚的到来而显得温柔些。

  •        “那有什么好吃的?”

  •        男友故作神秘,说“去了就知道了。”

  •        男友带着我轻车熟路,穿过服装店,穿过奶茶店,穿过地铁站口,很快就走出了步行街。边上的商铺像长方格子一样装满了各式商品。接着男友一个拐弯,拐进了一条漆黑的小巷子里。若是一个人,还真不敢往里走,小巷幽深,七拐八弯,偶尔有一二个人迎面走近又走远。再往里拐了几个弯,倏然出现了贴墙摆放的一个木质神龛,红油漆和烛光相交辉映,顶上摆放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神像,神圣而诡异。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年妇女手握着三支檀香,并膝弯腰,嘴里念念有词。我和男友相视一笑,不用猜,肯定又是潮汕人。果然,仔细一听口音是海陆丰人。神龛对面是一间杂乱的店面,卖着拜神用的香烛纸锭。一个佝偻的老阿婆坐在里边闭目养神,中年妇女插完香,冲着阿婆喊了一声“走了”便从一条窄窄的过道消失了。再往里走了几十米,一个家庭式的大排档出现在三岔口处,一盏挂在墙角的白炽灯把方圆几米都照得亮堂堂。地面坑坑洼洼,积水泛着油光,映射出一派热闹的景象。我半倚着他的肩膀,像个刚学走路的小婴儿,小心翼翼越过积水,生怕一个趔趄,大腿都溅满脏水。

  •       男友在摊前收住脚步,低下头认真挑选,整个摊子无外乎都是海鲜海鱼,这样的摊子在海陆丰随处可见。熟悉感扑面而来,像是回到了家一样。哎,出门逛几天还要吃家乡菜。

  •       一个年轻小伙拿着记菜单笑嘻嘻迎上来“爱食咩个?”然后不由得男友思考,便自顾地指着摊上的海鱼推荐起来:有“焖特仔”、“姜梅鳗鱼”、“生炊巴浪”、“焗蚝”……男票边听边点头,要了“焖特仔”、“沙尖钻鱼汤”、“苦瓜炒莲藕”还要了“生腌虾姑”。都是很家常的菜色。听到虾姑,我两眼放光,感觉喉咙一紧。生腌虾姑对于潮汕人,就像北京人爱烤鸭,山东人爱大蒜,四川人爱辣椒一样。那是无法割舍的眷恋。外面嘈杂,本就不很宽敞的巷子横了一排桌子,只剩下容一二个人通过的过道。桌上三三两两坐满了人,有光着膀子高谈阔论的中年男人,有西装革履戴着眼镜的白领,有清爽的学生党,各色的人挤在这看似脏兮兮的地儿,迥异的视觉冲击。操着同样的语系,略有差异的口音,以美食、以语言分享着各自的故事。我们在小伙的带领下,坐在他们的屋中屋里,里边不足十平米,摆着一张桌子,西北角是个大冰箱,冰箱边有一把梯子通往小阁楼。边上堆满杂物。我有些失望四处张望着,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外边嘈杂的环境,那种人间烟火感最浓烈,让人着迷。男友在我蹙眉前,把桌子椅子擦拭一遍,接着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茶叶来,又向小伙要了热水泡。功夫茶对于一个潮汕男人来说是致命的,在潮汕地区有这么一个说法:一个男人如果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那么这个男人一定是不能嫁的。在等待上菜的空档,男友不紧不慢地摆弄他的茶。他总是这样周到,儒雅。恰到好处地动作,点到为止的语言。举止投足之间散发出来的魅力,我无法表达是怎样的迷恋,就像深山的鹿,不知归处。

  •       东门的美食汇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精粹,于我而言,却始终缺了一点味道。坐在深圳最核心又最破败的湖贝村喝着一口来自潮汕的毫不起眼的鱼汤,胃口就像一刹那怒放的鲜花。这大概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       从屋中屋出来,顺着小巷继续往前,陆陆续续出现了更多小吃店,男票说这里都是潮汕人开的店,湖贝村几乎是潮汕人最大的聚集地。砂锅粥,菜头丸,五果汤,脚酸粿,我认识的不认识的潮汕特色小吃都在这儿了,甚至比在潮汕的街上看到的更加全面。我恍惚间觉得自己回家了,就像平时的出街毫无两样。他们都是这样陌生又熟悉。街上飘过一阵潮汕砂锅粥的鲜香味,那里边一定有膏蟹吧,我想。

  •       从湖贝村回来,男友有些感慨地说道,湖贝村就要拆了。

  • 海陆丰的元宵节【林玉华蔡金针童晓燕沈建浩蔡秋胜庄海君】


转自:汕尾日报2018.08.19

善为网:http://www./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204名中央委员,只有她是“高中毕业生”

八八才是中国父亲节

碣石面皮恶如雷公

有一种“二货”叫摄影师

看看这群甲子人,竟敢大闹CCTV!

发生在纽约街头的视频

潮州歌册《英台行嫁》点击超过50万

如果被突然袭击,全景展示中国军力震撼反击

美国纪录片《鸟瞰中国》,美哭了全球华人

这张“ 吸奶照 ”火了 !

人民日报:退步与向前

书法的自杀与他杀

文学看台886 | 林杞权工作在田野上

文学看台885 | 陈治赠的风景独好

文学看台884 | 海魂地沟油诗二首:夜闻奎山河臭气口占

文学看台883 | 白开心浮光掠影游开封

文学看台882 | 陈辚在万绿湖寻找爱情岛

文学看台881 | 张鸿高考前夜在操场睏凉

文学看台880 | 楊永超喝火令詠花十二闋

文学看台879 | 陈树茂那个叫立夏的女孩

文学看台878 | 戴运辉的哥们仨

文学看台878 | 戴运辉的哥们仨

文学看台877 | 王万然《陆河八景诗》入选邮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