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母校金华六中的讲话稿

 毛天哲 2020-12-07



先秦史暨毛氏文化

观中外时事写吉光片羽窥见

研古今历史发一鳞半爪见解




回母校金华六中的讲话稿

文/毛天哲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晚上好!
在我的演讲开始之前,请容许我作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毛耿方,网名叫毛天哲。是86届高中毕业生,是你们的学长。受你们张辉副校长的邀请,让我来讲讲六中的历史,谈谈自己在六中的学习经历。在接到这个重任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是忐忑的。觉得自己并不算是出众的学长,比我更优秀的大有人在。为什么我有幸被邀请来为大家作报告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初高中都是在老六中度过的,学习阅历比较丰富,对母校的感情尤为深厚,也促使我对六中的历史有过较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乐意将我所知道的六中历史告诉你们,将自己在六中的学习体会分享给大家。
我初升高的那一年,是1983年。那个年代里,高考录取率是非常少的。当时还有个预考制度,初中升高中录取率只有30%,也就是说高考预选率30%,这样一搞70%的人就没有了正式参加高考的资格,如我们当时初中有六个班学生,到了高中,只剩下2个班了。在从预选后的考生中录取率也不足25%。
这个比例看似不低,其实按照同龄人口录取比例算,差不多只有不到百分之2到3左右。如我们86届,全国同龄人数有2731万,参加高考的只有191万,录取57万,比例只有2.1%。
我们都在关注高考的录取率,但很少有人去关注每年有多少人没有参加高考,如果我告诉你,即使是最近几年,同龄人口中也有一半人左右没有参加高考,也就是说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中,有一半人没有读书到高中毕业,你相信吗?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事实。
大学扩招从1999年开始,用了10年时间,大学的招生人数从100万增加到了近600万,十年增加了6倍。从2010年开始,全国高考的录取率基本都在70%以上。
我看到现在六中的高考上线率98%以上,这非常了不起。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么高的上线率。当年的金华,好的生源优先被金一中、二中、四中等当时的名校录取分流,导致在我们前几届的六中学员高考几乎被剃光头。学校痛定思痛,决心要打翻身仗,在我们哪一届配置了最好的老师,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
如全国优秀教师、省“三八红旗手”陈玉嬿是我的数学老师,省“春蚕奖”获得者洪宝海是我的化学老师兼班主任,如物理老师陈三富、语文老师郭金城、地理老师曹松鑫、英语老师付冰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同时也劝留下了部分优秀的学生生源,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在我们那一届高考中,文理两个班学生当年和次年通过复读考入的大专院校人数多达三十多位,其中有考入清华和浙大的两位高材生。可谓是六中建校以来最扬眉吐气的一届。
可见,只要有好的老师和生源,金华六中并不会比别的学校差。何况当时的体制是金一中等学校优先网罗了更好的生源,金华六中是在夹缝中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更是难能可贵。
金华一中当然是省内皆知的百年名校。我看到金一中学校网站自身校史介绍中,炫耀说它的前身金华中学堂的建立可追溯到南宋的丽泽书院、明代的崇正书院及清代时合两书院之名的丽正书院。
自宋代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悬匾“丽泽书院”至2002年,已有794年的历史;自清光绪二十八年8月(1902年9月),由丽正书院改为金华中学堂实行新学算起至2002年,已有100年的历史。
话虽不错,不过在我看来,金华六中与丽泽书院的渊源并不亚于它。金华六中的建校历史算起来并不算久远,但因为和金华一中、金华师范学院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承启和外延关系,要讲清楚六中的建校历史从那一年算起还真不好说。要是按金一中的说法,其实六中的历史一样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的丽泽书院。算了,不攀比了,就说说我们六中的建校史吧。
六中实际是脱胎于金华师范学院的中学部,这就不得不扯金华师范的建校历史了。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金华知府宗舜年呈请改试士院(今侍王府纪念馆址)为金华府官立初级师范学堂。1913年(民国2年)6月,省议会决议改为省立,称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16年2月,筹设附属小学。1923年秋,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与省立第七中学合并,设中学、师范、小学三部。合并后称省立第七中学(早年的金华中学堂,后来的金一中)。
得,又得扯上金一中了。很多人印象中,金一中的旧址就是在鼓楼里,实际上不是的。在未合并前,这个省立第七中学旧址是在将军路上的丽正书院,也就是将军路军官公寓大院这里。合并后的省立第七中学才在鼓楼里。
从1937年开始,为避日机轰炸,省立第七中学(中学部、师范部、小学部)基本上是在颠沛逃难中办学,辗转于金华、义乌、永康、武义、缙云各地。1940年6月,师范学校单独设置,称浙江省立金华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金华师范从佛堂迁回金华城内,以府孔庙为校址(也就是现在鼓楼里校址体育馆至第5幢校舍一带)。而省立第七中学(小学部、中学部)则由缙云迁回婺城原址鼓楼里,1953年,学校改称“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1958年10月份,根据金华专署决定,迁校蒋堂。
金华师范则于1959年1月,迁入原金华一中(鼓楼里)校址。金华师范1969年始办初中班。1971年曾更名金华县第一中学,1972年春增加高中班。1974年秋恢复招师范生,原初、高中班分出创办县中学,即金华县第六中学前身。1977年9月,“金华县第一中学”改名为“金华县第六中学”。可以说,省立第七中学脱胎出两所中学,即金一中、金六中。没错,一所是地区级第一中学,一所是县级第一中学。
自金一中58年搬迁蒋堂后,金华六中、金华师范学校成为“丽泽”余馨在城内的承继者。1998年12月,金华师范与义乌师范合并加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暑期,金华师范搬迁至新校址大黄山校区。这样,金六中就接收了原先的金一中、后来的师范学院这一大片区域办学,直到2012年,为适应古子城开发而整体搬迁到了金华城北新校址。可以说,自2000年以后,直到2012年期间,金华六中成了“丽泽书院”遗韵在古城内的最后绝唱。
丽泽书院,是金华人的骄傲,南宋四大书院之一,创设者为吕祖谦。吕祖谦是金华学派的奠基人,并开南宋浙东学派之先声。宋孝宗乾道、淳熙时期,吕祖谦与朱熹、张栻齐名,被称为“东南三贤”。
吕祖谦开创的丽泽书院,不仅是金华学派的发祥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而且许多丽泽弟子还把丽泽之学传播于各地,促进了新旧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南宋两浙学术文化的繁荣,天下由之称婺州为“小邹鲁”。因此清代学者全祖望在他的书中(《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五)将丽泽书院与岳麓、白鹿洞、象山书院并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很多学者提及吕祖谦最早的讲学会友之所(丽泽书堂),都认为系其曾祖父东莱郡侯吕好问于建炎年间宋室南迁时携全家自开封迁居金华时所借之官屋。但对这“所借之官屋”之所在皆言语不详,未能考证明确。
据我的考证,此官屋就是太史第旧址处,早年或为南宋宰相叶衡的余宅,潘良贵宅也在左近。清代顺治名臣义乌人朱之锡“御葬”婺城城郊后,朝廷敕建“太史第一所”,为朱氏后裔守孝的住宅。
朱之锡是义乌陇头朱人。是清代首届(1646)科举进士第8名,经铨试入翰林院,从庶吉士、编修、小詹士、詹事、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至弘文院学士,前后10年。33岁离开翰林院,任吏部侍郎,再升兵部尚书、总督河道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所以敕建之宅也名谓“御史尚书宅”。清代的翰林学士,亦有“太史”之称。翰林学士的故宅,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作为“太史第”。“太史第”一名,原先仅指朱太史的宅名,多年之后,才延伸而成这里的巷名。
吕士禄先生在《丽泽书院及其播迁浅探》一文考证说,(吕祖谦曾祖好问)携家宦游婺州时所借居之官屋,名谓“御史尚书宅”。正堂堂屋三间,厢屋各六间,祭祀厅和敇书各一座(见八达《东平吕氏宗谱》吕祖谦《赠曾大父好问亊蹟序》),址在古子城东北 “芭蕉岭头”,这是最早的“塾斋”。这就对上了,太史第旧址处就是吕祖谦曾祖吕好问携家宦游婺州时所借居之官屋。
吕氏宗谱内的记载是相对可信的材料,只不过是其将清代后出的“御史尚书宅”标注为吕氏家族借住的宋代官屋旧址。这也符合史学溯名以今地名指称旧地名的习惯。如我们说今天的胜利小学就是太史第旧址,再往上追溯,太史第建国后也曾作过建国路小学,金华六中初中部,民国之前还开办过正谊小学,省立第七中学曾借为学生宿舍,也曾为金华福音医院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军占据,作为驻军处。再早些就是称朱大王庙,也就是朱氏族人于清代光绪年间将太史第改建为朱氏家庙。
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之锡的族人朱复梅得知太史第旧址已被人卖给美国教会,村人无法解决,即挺身而出打了一场官司,取回旧址,并参照河南武陟嘉应观案例,上报光绪皇帝批准,于“太史第”旧址创建了朱大王庙,希望以此法长期保护这处文物。自此,前为“太史第”,后为“朱大王庙”,实乃同一个旧址。
我上初中那会,就在此读书,班主任是省“春蚕奖”获得者陈健华老师。学校地址在原东岳殿边上(东岳殿就是原电子仪器厂这里,现为将军路188创意园)。学校大门早先是开在将军路上的,后来作为胜利小学后大门开在酒坊巷128号(此段过去称太史第,此门正是过去学校操场的边门)。
记得学校的大门在西边一侧,双开朝南,比路面要高出许多,需步上几个台阶。进了大门,是一个空廊,左右是木构件泥墙,往里右拐是个边门,又是台阶。下台阶,右边是两间教室(一班、二班),教室前是天井,有树,忘记是啥树木了。正北向又是数级高台阶。上了台阶后有左右两个厢房,呈一字状左右对称,左边是教师集体办公室。右边是(三班,四班)教室。再沿路往北有礼堂,礼堂往东下几个台阶后,又有两间教室(五班、六班)。礼堂西边有一弄堂。穿过弄堂是学校的操场。操场不大,除了一个篮球架、两个沙坑和一个简陋的主席台,没有什么设施。
此地的格局与吕士禄先生描述的“御史尚书宅”非常近似,疑心“正堂堂屋三间”就是南边二个教室和加回廊,回廊是西边的一间堂屋改造而成。可见,东莱吕氏兄弟在金华开办的丽泽学堂肇基处正是在太史第旧址。也就是曾作为金华六中初中部这里。
金华六中说是县级中学,说实话,当时的办学条件并不咋样。因条件限制,初、高中并不在一个地方,初中部是破破烂烂的,看起来就像是几百年的老屋,又此地前身短暂做过“婺江中学”校址,故有同学给取了个外号叫“蜗缸初中”。
高中部不了解,当时也没留意,后来才知道是在金华师范的北面,原先金华府学的这个位置,早先做过金中附小。国立英士大学从温州迁到金华时,也曾作过校址。金华县第一中学(也就是六中前身)从金师原址划出初创时期,也是惨不忍睹的。当时的六中校区仅有金师北面的半个操场,用围墙隔开,教学区仅有两间破教室,课桌是破旧的,教师在两面通风的过道上办公。1976年初,金华县革委会同意拨款建造一幢18个教室的教学楼,该教学楼于1977年初竣工,竣工后改名为金华县第六中学,办学条件稍微好了些。等我上高中时又刚开始建造另一幢三层楼房作教学楼。
今天,我来到金华六中新校区参观了下,真的是感慨万千。新校园太美了,占地面积有120亩、建筑面积56000多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而先进,校园环境优美,极富现代气息。与我当时就读的老六中时期相比,可谓是翻天覆地。
当时的六中初中部比起转学前我在乡下就读的含香初中来说,条件设施也是不如的,我以为我又走进了乡下。因为早两年前含香初中就盖了新校舍,建在一个小山包上。那是一色的白墙黄瓦,十几间教室坐落有致,有食堂、教师宿舍、还有一个大大的礼堂,教室前还有数亩宽大的池塘。不过我的青少年时代大半是在金六中度过的,在这里上了五年半的学,很快就喜欢上了六中,爱上了六中,觉得一生中能在六中读书实在是我的幸运。
当时,我们学校初中部因房子实在太破旧而成了危房,而新的教学楼又没完工,缺少可用的教室。这样从初三到高一这二年多时间里,我们就被安排在了侍王府内原秀才学院旧址上读书了,这里也是建国路小学的旧址。当时的教室就在侍王府东院二殿前那幢二层楼屋里,据说那原先是侍王部属和卫队的住所。
学校的食堂就在侍王府西院的几间老房子内。记得83-84年左右,侍王府正在大维修,到处是毛竹搭建的脚手架,文物管理意识也不是很强,我和同学常在课间或者放学后常溜进侍王府内玩耍。初三毕业考那会,我也常携带着一本书溜进议事厅(又称大殿),坐在青石板上,斜靠着廊柱看书,复习功课。整个大殿高大宽敞极了,很是阴凉,在里面读书十分舒适。读书累了就起来看看那些墙壁上的壁画,或者穿过过厅、二殿,来到耐寒轩,去看看那轩前厢房庭院内二株苍劲古拙、伟岸的千年古柏。两株古柏相传为钱肃王手植,它虽经历代风霜雨雪的侵蚀,至今仍生机昂然,独守岁寒。
2006年左右我看到报纸上登载,原金华六中要整体搬迁出去,以还原侍王府、古子城一带的原来风貌,当时我就说,看来下几届的六中校友们不要说是在侍王府内读书,恐怕连在侍王府边上读书的缘分都没有了。在当时,感觉自己能在侍王府内读书是件很平常的事情,而今想起来觉得真是幸运,未必人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在侍王府内读书,而且一读就是二三年。
老六中周边文物古迹甚多,校址西侧就是古子城的西城门桐树门,原先城楼上建有星君楼,据说朱元璋曾在此楼夜观星象。南衔金华师范,师范学校再往南就是南朝著名文字家、史学家沈约创建的八咏楼。八咏楼左近又有黄宾虹故居。教学楼东边是六中操场,原是天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的练兵场一部分,另一部分作了师范的大操场,二者可容数万军队操练。操场北面就是侍王府所在。
在科举时代,太平天国侍王府曾是清朝的试士院。古子城的周边遍布的是清代的考寓、试馆。在还保留着民国初年风貌的酒坊巷(以前叫桐齐坊),你还依稀可以看到古代考寓的痕迹。酒坊巷以南一带依次有兰溪湘岩试馆、永康吴家试馆、东阳程家试馆等,八咏路上有武义人开的考寓徐家古里,永康考寓则在将军路上。明朝时,金华人戚寿三在桐齐坊开设酒坊,所酿制的金华酒闻名天下,连当时京城也风行金华酒,小说《金瓶梅》中也数次提到过。
古子城这里确实是金华城的文脉所在,综观金华文献之学,由“东莱兄弟”所创立的“丽泽堂”始肇,乃兴以“丽泽书院”,宋承者有何基、王柏,元有金履祥、许谦继力讲学,虽时光流逝,沧桑沉浮,书院也几度易名,沧海播迁,然金华的学脉从未曾断过。丽泽堂、丽泽书院、崇正书院、滋兰书院、丽正书院、金华府学,金华中学堂、省立第七中学、金华一中、金华师范、金华六中皆一脉传承,递延不绝。时光的车轮总会碾皱历史的面孔,昔日的塾斋、精舍、书斋、祠宇,府学县学,屡废屡建,蜕变为学堂、书院、中学。历史总是犹如凤凰涅盘,后起者而生。
同学们,我今天来,并不是以优秀生自居。因为高中三年来我一次都没进入过前三名,大体在中上而已。我来是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告诉大家,你们就读的六中是一所历史底蕴丰厚的学校,是可以和金一中匹敌的学校。你们是“丽泽遗韵”的承继者,你们将是金华婺学的发扬者。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高考的成功,人生的成功。
高中三年是人一生的重要成长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时期你们完成了从少年到青年的重要转变,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你们会越来越多的开始思考人生和社会,社会责任感也逐步增强。作为一个过来人,乐意向同学们分享些我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为学者当先立志,立志当存高远。前半句话是朱熹说的,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是至理名言。所谓志,就是指—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确立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是生活的灯塔,力量的源泉,如果失去了它,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确定了人生的目标,才可能选择生活的道路,进而才能够掌握、控制自己的人生。用通俗点的话来说,你来人间一趟,总要活得灿烂。所以要有生而为人的价值观和历史使命感。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十二岁就出走山外,到长沙求学,后又立下救国之志。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带领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建了新中国。今天的世界正处在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时代呼唤英雄,注定你们将要创造烈烈伟业,未来的你们将大有可为,此时不立志,更待何时。
其次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锻造和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志向和兴趣爱好是二位一体的,有志无趣,则行不久远。所以立志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若志趣相异,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歌德说过,志向和兴趣是伟大行动的双翼。我补充一点,自我学习能力则可谓是我们坚实的双足,它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路,能登多高的山峰。人生的长跑中,自我学习能力的高下是拉开人生差距的重要因素,可以说自我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成长的核心竞争力。我也看到了我们六中的校训就是:求真·笃行,我认为要实践笃行的理念,关键就在锻造和养成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能力。
其三:充分发挥自己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以前就曾经说过,只要你有心自我学习,每日累积,从网络上获取的知识绝对不亚于你就读十所大学,当然前提是不要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知识绝不仅仅来自于课堂,学科竞赛更是往往要求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知识。同时,从教材编排到近年高考题目的倾向,都明显地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实际生活。这部分的积累,就来自于平时的阅读,上网浏览,看电视新闻,参加校内外社会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与体验。这是高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老师所无法教授给你的,全由你自己去探索,你的兴趣更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这也正是自我学习的乐趣所在。
最后,就是珍惜时间,珍惜当下。时间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有句话说的很好,浪费时间等于谋杀自己或别人的生命。
好了,就不再浪费同学们的时间了。今天是夏至节气,是一年中最光明灿烂的一天。虽然我们这里是阴天,但还是能感受到阳气无处不在,至盛至极。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青年,你们青年人朝气勃勃,阳刚十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祝愿在座的同学们每个人的人生皆如夏花般绚烂绽放,祝福我的母校六中越办越辉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孔子偶遇老子,曰:"唉,吾瞧毛天哲这小子亦是蛮可怜的,老写长篇历史考证文章,发到博客、微信朋友圈里却少人问津,更别提友情转发了。咱老哥俩是否该出手帮帮他。"老子说:"天哲那小子我知,他喜欢与吾等古人对话。然其欲证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斯言犹在耳。天哲欲与之辩论不得,惟成文章。班固不亦有预言乎:'夫图书亮章,天哲也;孔猷先命,圣孚也。'且夫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哲作文,惟愿四知尔。"孔子问曰:"何为四知?"老子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孔子曰:"善!文王之裔孙,必复其始。"

关于公众微信号公众号:cnidmao此公众号-先秦史暨毛氏文化-由中华毛氏联谊研究会理事、先秦历史及毛氏文化研究学者毛天哲先生负责维护和运作。不定时为订阅粉丝提供历史、文化、时评、杂谈等原创文章。我用心做,你免费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