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各省房价前三城:第一城房价已整体偏高,第二第三城性价比如何?

 山川网 2020-12-07


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城市,青岛市的进出口贸易行业和旅游行业十分繁荣,历年的国庆假期,青岛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所以此次国庆假期结束后的疫情小范围反弹,也使得部分在假期正好到过青岛旅游的朋友,神经被瞬间拉紧。

眼下,青岛市的全城核酸检测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从不断更新的数据来看,青岛的疫情问题仍属个案,且发现及时,完全可防可控,并不需要过于的恐慌和担心。但是,这件事儿也提醒大家,至少在今年结束之前,防疫之心都不应该过于放松。

回顾整个在疫情笼罩之下的2020年,我们发现许多行业都曾因为疫情的爆发和席卷而深受影响。但房地产行业却依旧显得颇为“另类”,疫情期间弥漫的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茫然气氛,反而进一步助长了部分城市的房价更上一层楼。

比如说目前楼市均价全国第一的深圳,其全城房产均价已经达到了7.6万元/㎡的水平,这比楼市受到长期严格监管与控制的北京上海二城,还要明显高上一块。

那么,以深圳为代表的国内各省房价第一位的城市,现阶段房价整体均已处于较高水平,对于普通人而言可谓是压力山大。那么,各省房价排名第二、第三的城市,其楼市性价比会不会好上一些呢?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国内城市众多,房价数据由于统计方式差别,各平台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下表中我们收集的房价数据,综合取自中国房价行情网、第一财经,数据仅供参考,并不能保证精准。


目前,大湾区内城市房价整体均处于高位,所以即使是省内排名第三的珠海市,其平均房价也超过2.3万/㎡。所以现阶段广东省内无论是房价第二的广州还是第三的珠海,我们都很难说其购房压力会更小。

时间往后退一些,在大湾区概念尚未全面铺开之前,即广东省内区域经济概念尚处于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阶段时,珠三角内的佛山、东莞和中山三城,曾较长时间楼市性价比处于较高水平。但目前,以上三城的房价在大湾区一体化的持续带动下,楼市均价均已纷纷逼近2万元/㎡。

和广东接壤的福建,长期以来也是全省各城房价均整体较高,是少有楼市洼地的代表省份。目前省内房价水平第一、第二的厦门、福州二市,均位列国内高房价城市阵营。相较而言,经济规模省内首屈一指,但整体房价尚未进入前三的泉州市,可谓是省内的楼市良心。但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泉州的房价在未来必然也不能独善其身。

海南岛的情况较为特殊,三亚的高房价不具备可对比和参考性。对于本省人而言,海口市是过去较长时间内比较首选的定居城市,在人文环境上都更具海南印记。而目前均价1.5万/㎡的水平,综合结合海口市的经济规模和产业基础,依旧不能称之为高性价比,楼市痛感指数整体偏高。

江浙两省城市房价格局情况有同有异,由于均为国内头部发达省份,所以省内房价前二的城市,也均是省内经济总量前二的城市。且两省排名前二的城市,房价水平也十分接近。

但是从第三名开始,江浙两省的城市房价水平就开始出现了差异。江苏方面,房价省内第三的无锡现阶段房产均价为1.7万/㎡左右;而浙江方面,房价省内第三的温州现阶段房产均价则超过2.2万/㎡。而从经济体量来看,无锡的规模还要明显高于温州一个身位。

如果继续往后面的城市来看,浙江各城房价水平也基本高于同体量的江苏城市。对于本地居民而言,两者的差别并不太大。但是对于外来人口而言,现阶段的浙江各城购房压力情况要略高于江苏。

山东方面,我个人认为表格中的数据来源存在一定的误差。就实际情况而言,山东省内房价前两名的青岛、济南之后,沿海的烟台和威海二城应排名更靠前,两城的房产均价也都在万元以上的水平。但饶是如此,二城的宜居水平,纵观整个北方地区仍旧是名列前茅的。

而中西部地区近些年来经济表现较为突出的湖北、四川、安徽、河南各省,由于基本都是单中心模式(省会独大),所以省内房价第二、三位的城市,宜居水平整体较高。其中代表性城市有:襄阳、宜昌、绵阳、芜湖、洛阳等城。从未来来看,这些城市仍旧处于各自城市发展的上升期,是长期值得关注的城市。

而东北方面,由于多重原因的影响,特别是常住人口的持续走低,所以未来除辽宁省还能够保持沈阳、大连双中心外,吉林和黑龙江几乎均朝着省会单中心发展,所以省内房价排名第二、第三的城市房价虽然较低,但是未来却很难有再上升的空间。

河北的情况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房价前三城中的石家庄和唐山二城,分别是省会城市和经济体量最大城市,而廊坊则是因为与京津二城的区位极近优势,房价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在部分的中西部省份,存在省内房价前三城市差异并不明显的情况,这一方面说明省内首位城市发展水平相对有限,无法与省内排名第二、第三城市在多维度吸引力上形成显著优势,另一方面也说明未来省份在区域经济发展定位方向上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2020年,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放缓,区域经济格局和城镇化进程全面进入了新常态,过去一味追求唯区域中心城市不留的心态需要改变。

特别是未来十年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远不能再和过去的十年相对比,所在在购房及负债这件事上,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不要对未来的收入情况做过于乐观,甚至是盲目乐观的期许,要为潜在的周期性经济起伏留有余地,今年的疫情就是最好的一次经济风险演练。





【以下为广告,请根据实际需求了解】

企创网(数据思维)是山川网的老朋友,这里每天都在分享各行各业的最新高价值大数据报告。过去推文中引用和分享的相关区域经济大数据,多数取自这里。

“数据思维”大数据资料分享社群,目前已正式开通。每日更新最新各行业大数据报告,支持报告电子版下载。可以帮助你实时、高效、精准获取各行业大数据。
目前社群友情推广价为一年 ¥99,全年可获大数据报告不低于1000份(日均3~5份),平均每份大数据报告获取成本不到1角钱,性价比还不错。
对于大数据&数据报告资料有需求的朋友,可以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了解 ↓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城市群与经济带 丨 长三角机场格局 丨 2019百强镇 丨 GaWC 2020 丨 上半年GDP百强 丨 就业结构 丨 社消大数据 丨 外贸依存度 丨 头部24城新格局 丨 上半年GDP20强 丨 安徽16地市 丨 上半年27省GDP 丨 上半年各省市收入 丨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丨 通沪铁路 丨 商合杭高铁 丨 魔幻2020 丨 新型城镇化县城 丨 儿童人口占比 丨 西部大开发20年 丨 一季度河北各市收入 丨 一季度各省财政收入 丨 一季度广东各市GDP 丨 贫困农民月入1073元 丨 长三角机场群

人文:流民与犯罪 丨 地区媒体分布 丨 隐秘的角落 丨 齐鲁区域与山东艺术 丨 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