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我想玩手机!” 你的做法影响孩子未来十年丨帮你忙

 江湖剑客传奇 2020-12-07


“妈,我想玩手机!”“我看你长得像手机!”(开个玩笑)


上面这段对话,耳熟不?曾经有一个说法:“给孩子玩手机,就是毁掉孩子的一生。”

30年前,人们觉得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20年前,人们觉得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10年前,人们觉得互联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又觉得电子产品会毁掉下一代……

手机成了电子游戏、直播娱乐软件的主要工具。

在帮帮看来,手机游戏带来的危害并非只是手机本身,而是由此引发的家长们不正确教育方式:不了解、关系差、缺引导、坏示范

事实上,孩子爱玩手机游戏与咱们成年人网购追剧、刷短视频直播、打麻将没有本质区别。

一味阻止孩子看电视、接触一切电子产品,阻断了孩子与外界交流的信息源。管教,管了没教,适得其反,还加重了亲子间的隔阂。

某家长将家中电子设备绑封条 图  | 源自网络


前段时间有本书非常火,名叫《游戏改变世界》。是一个未来学家写的,他专门研究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他提出一个观点:“未来属于爱打游戏的人,打游戏也可以改变世界。”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我想这个故事会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在大约3000多年前,有一个小王国,某年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饥荒,在大家的祈祷等待过程中没有一点好转,那怎么办呢?

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用一整天来玩游戏,这样就可以分散精力,游戏玩得开心了,就顾不上那些轻微的渴和饿了。等他们饿的不行了,连游戏也玩不下去时,才吃些东西,感觉有体力了,再继续玩游戏。

就这样,他们一熬就熬了18年。这18年中,他们发明了摇色子,抓子这些游戏。

你看,游戏在最原始的时候,是为了生存、减轻饥饿感的

而今天的我们,其实也正处于一种饥饿的生活中。这种饥饿并不是身体饥饿,而是对于更高地精神追求的渴求,比如有自己的事业、有美满的家庭、有更好的成绩、更被人认可等。

于是,游戏在我们暂时还无法获得这些精神追求时,小游戏、直播、短视频暂时填饱了我们。

这个道理,对于孩子而言也是同样的。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三招让娃自愿放下手机


在这里问家长朋友们一个问题:您觉得游戏好玩吗?

是的,不光是孩子觉得好玩,家长也愿意玩游戏,能让人得到放松快乐。那游戏究竟怎么设计的,可以这么吸引我们呢?

成就感是吸引孩子玩电子产品的关键。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成就感的来源:

1、及时鼓励  2、难度适中  3、跳一跳就能够得到

鼓励孩子很容易做到,重点是后面两点。

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案例。

前几天去一所小学去讲课的时候,小C的妈妈找到我,跟我说他家小C啊,今年上五年级了,最近临近考试,却开始上瘾玩游戏了,之前好好的上学,近期总说不想去学校了。

后来我去跟这个孩子聊,才发现,原来是这个妈妈要求孩子每次模考要进入班级前五,孩子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是几次都只能在班级20名左右徘徊。

用孩子的话说他现在的状态就是:“反正我努力了也考不到那个名次,那就这样吧。”

我相信各位家长听到这里就已经听出问题所在了,孩子平时的考试水平就是班级20名左右,但是现在这位妈妈却要求孩子进入班级前5,这显然是目标定的太大了。

我们把一座大山摆在孩子面前也不给孩子指明道路,那孩子肯定一看就感觉很难,自然也就很难达到目标了。

而游戏是跳一跳就能够到,让孩子拥有更有把控的成功感受。目标符合孩子的发展,让孩子愿意挑战。

还是拿小C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在给孩子定目标时要注意:一定要结合孩子当前的能力水平,我们定的目标可以稍微高于孩子现在的水平,让孩子努力一下就能达到,这样的才是好目标。

小C现在的水平是:数学85分,语文84分,英语80分。

那我们的目标可以定:英语80分,相对最弱,下次争取努力到85分。数学和英语分数差不多,但是小C更喜欢语文,那就从喜欢的入手,语文下次也提高3分。数学就可以先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

让孩子下次进步8分,这样的小进步就是孩子努力可以达到并且孩子愿意挑战的目标。

目标太大太遥远,往往就不容易坚持,当一个任务变得像游戏一样,可以一关关通关,一个个地取得胜利。

这种容易把控的成功,就很容易吸引孩子。

我们发现很多孩子要是没有电子产品,就不知道干嘛了。甚至连玩都不会了。

这就是孩子没有发展出自己的爱好,除了玩游戏,其他的就没有事情可以去做了。孩子除了电子产品无事可做,无人可陪,需要替代的东西。

上图中类似的新闻不算少数。留守儿童给主播打上刷礼物,花光了爸妈在外地打工的钱几万块辛苦钱。

留守儿童跟老人在一起生活,老人的生命状态是向下走的,它起不到那种存在感的满足,基本上没有父母的陪伴。他发现在给主播刷礼物时,主播会在整个直播室里,不管是几百人还是几千人特别感谢他。这个孩子就瞬间找到了存在感,她刷得越多,那种感觉就更强烈。

这种存在感,很多留守儿童在平日生活中感受不到的。

对此,给出两种解决办法。

其一是替代法,也就是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如果想让孩子脱离电子产品,就应该给孩子找个可以替代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兴趣爱好(打羽毛球,去户外踢球),寻找孩子格外感兴趣的地方。

我哥家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今年过年回家,孩子一直拿着手机玩游戏,有时候还会凑过来告诉他妈,你看我这关又过了。

嫂子经常给我诉苦。我就问嫂子:如果现在没有手机了,小侄子知道玩什么吗?结果嫂子说:“好像也没啥玩的”。后来我就带小侄子出去打羽毛球,慢慢教他,他打了一下午很开心,回来告诉他妈:“妈妈,你从来没有带我打过羽毛球,你以后带我打球吧。”

后来,他妈妈真的就开始陪他打球,一个月后我嫂子跟我说,现在已经很少玩电子产品了,每天和家人一起活动的时间明显增多了,在一起的时间多,做爸妈的跟孩子的沟通都多了。


我们之前看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还是喜欢和爸妈一起玩,90%的孩子都回答:“喜欢和父母在一起。”

河北省教育厅也做过一个关于亲子陪伴的调查,调查显示超过40%的小学生缺少有效“亲子陪伴”,所以,他们就推出了一项措施:让600多万小学生家长签订“亲子合同”,合同规定家长少玩手机,多陪孩子:“每天至少有效陪伴孩子30分钟”。

当我们给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情,用兴趣去替代电子产品,并且家长也愿意去陪伴孩子去做的时候,孩子的问题基本就很容易就解决了。

所以,第二点就是学会陪伴孩子。

平时我们就可以列出一个清单来和孩子互动,帮助孩子寻找除了电子产品之外其他的乐。

        

陪伴孩子这些事情在不于多难,孩子在乎的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投入,是否真诚地在陪伴。

曾经有美国记者采访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时问:“你的孩子应该很爱玩电子产品吧?”

乔布斯却回答:“他们都不怎么用电子产品,我们限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我们每晚都会和孩子讨论书籍、历史等各种话题。没人会拿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而且不仅仅是乔布斯一个人,很多设计游戏的工程师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

乔布斯家就是通过立规则来实现约束孩子们玩电子产品的。我们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就是要给孩子划定规则和底线。

我们可以在家中跟孩子约定一个合约,比如下图。

         

在制作合约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也就是制定规则的第一步:商量,让孩子参与到其中的制定过程。

很多孩子一听规则就感觉要去约束他了,但是其实是需要我们跟孩子沟通的,让孩子感觉到我们是为了他着想。只有当孩子真的同意、认可的时候,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遵守,因为他会感觉到这是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父母强迫去做的。

商定完规则,就可以制定奖惩了。 奖惩就是约定如果做得好会怎么样,如果做得不好会怎么样。奖惩是激励孩子去遵守的一个条件。

实施规则的过程需要我们家长的监督、示范,并且要严格执行奖惩,不然这个规则就很难有说服力。 

最后还有一点小补充:强调“仪式感”。

你跟孩子共同商量、制定的“君子约定”,一定要落实到纸上,简洁大气地稍微装饰一下,然后贴到一个显眼的地方。

让孩子对这件事重视起来,而且每天都能看到的话,也有不错的督促效果。

给孩子规则的同时,一定要坚决执行,变成仪式。一旦把规则变成习惯、仪式,孩子就少了很多杂念,不容易分心。


*特别鸣谢:
李静,家庭教育指导师,注意力训练专家,从事教育行业8年,在注意力、亲子教养、父母成长方面经验丰富,在上海、杭州、南京等50多个城市举办了500多场家庭教育讲座。


帮帮总结下来一句话:让学习像游戏一样有趣,让现实世界比游戏世界丰富,给足陪伴和规则感,娃怀里的手机瞬间不“香”了!


你家的娃是手机的“忠实粉丝”吗?他最喜欢拿手机做什么?来试试上述方法吧!

交易担保 作业帮直播课 点击即可成为帮帮学员哦! 小程序

本期策划&编辑 | 赤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