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家长如何节制孩子?

 愫说育儿 2019-11-05

开启今天的话题之前,我先请大家看一幅画:

此刻,你是否会心一笑?

童年,那遥远的记忆闸门被徐徐打开……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电脑,家里的电视是黑白的,电视节目是稀缺的,物质是匮乏的,吃顿肉都是奢侈的……

但童年也是快乐的。那些年,上山采野果,下河摸鱼虾,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制的陀螺……身上衣服永远是脏的。

大概9岁开始,暑假农忙时就被大人带着一起下田劳作,11岁就上山砍柴,自己学着生火,踮着脚尖在高高的灶台上学着煮饭……皮肤晒得黝黑,父亲说:“苦吗?怕吗?怕苦怕累就得努力读书,考出去,才能改变命运。”

今天看到有家长问:孩子沉迷手机怎么办?如何才能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手机?

我想,家长忧心和希望的,应该有以下2点:

1.规避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带来的不良影响;

2.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多余的时间应该如何有效利用,对孩子的未来更有帮助?

这两个目的,其实应该合并思考——

人性的本能是:趋乐避苦。

孩子为什么喜欢看电视、玩手机?这和成年人刷抖音、玩网游的原因有何不同吗?

答案显而易见,都是为了轻松、快乐、享受,即“趋乐”;同时,这些“乐”可以让人暂时忘掉眼前的“苟且”(学业、难题、分数、工作、生活压力……),即“避苦”。

很多成年人都曾吐槽:“抖音一时爽,抖后两行泪”,总是情不自禁沉迷其中,刷到“天荒地老”,而后是无尽的空虚与悔恨。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利用人性的另一个本能:趋利避害。

我那纯朴的农民父母说不出太多高深的大道理,但他们让我吃过苦,感受过粗砺的生活,然后只轻轻地说了那样一句话,就重重地扎根进我的心里。后来我每每心生倦怠时,都主动给自己“拧紧发条”,头悬梁锥刺股,哪还敢想着贪玩?

努力学习,就是我趋利避害的选择。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千万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而是要教会他们去渴望大海的无垠和高深莫测。——《小王子》

接下来,我从以下3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1.电子产品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危害?(简要罗列,言不赘述)

2.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合理时长是多久?如何节制

3.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心中的那片“海”?

电子产品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危害?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近年来,越来越多孩子的童年陪伴,被“电子保姆”所取待,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以下简要罗列,言不赘述:

1.近视。

2.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思考

电视节目或视频内容动态变幻,可能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并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

电视画面、声音等信息内容不断变幻,使孩子的大脑应接不暇,来不及思考便跳到下一帧,逐渐养成被动接收的习惯。

久而久之,当让他看到不变的内容(例如老师上课)时,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

3.宅家久坐,缺乏运动

当今很多家庭养出了小胖墩,除了物质水平提高后营养过剩的因素,更多是由于很多孩子被电子产品“绑架”,宅家久坐,缺乏运动。而肥胖又是儿童性早熟的一大诱因。

4.扰乱睡眠,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孩子玩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时,由于暴露在光线下(尤其是蓝光下),加之观看屏幕上刺激的内容,会延迟或扰乱睡眠,从而影响其在学校的表现。

5.不利于孩子早期大脑发育,同时导致孩子现实感缺失,社交障碍

任何屏幕互动,都比不上面对面的亲子互动,后者更有利于孩子早期大脑的发育,包括认知、语言、逻辑推理等各种能力的发展等。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与同龄人互动,在交往中相互学习。与电子产品亲密接触而疏于和小伙伴的面对面交流,会造成孩子现实感的缺失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障碍。

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合理时长是多久?如何节制?

注意!是“节制”在一个合理的时长,并非“杜绝”。

如今线上优质的视频和教育资源很多,即使不让孩子玩游戏,家长也不可能完全杜绝让孩子在智能设备上学习。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发表过专题文章,呼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鼓励他们“少坐、多玩”(sit less and play more),并且建议以2岁为分水岭:
2岁以下不建议孩子在智能媒体,包括看电视、看视频、玩电脑游戏时久坐;
2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将屏幕时间限制在每天1小时内,且越少越好。

美国儿科学会曾推荐过一套“媒体计划”的控制方法,只需输入孩子的年龄,就会跳出来硬性规定的最低“睡眠时间”和“体育活动时间”。

在此基础上,家长可自由选择其他项目的时长,包括但不限于每天给孩子安排户外活动、家庭时光、自由玩耍、亲子阅读等等,从而“挤占”掉单纯的屏幕时间。

以2-5岁的孩子为例,用“时间分配”的思路去解决“屏幕时间过多”的问题——

【推荐】睡眠时间至少11小时

【推荐】户外活动时间至少1小时(可包含在幼儿园时间里完成)

【假设】幼儿园时间为9小时(8:30-17:30)

【其他】接送、洗漱、早晚饭和洗澡等时间合计约2小时

【剩下】仅剩2小时

这2小时如果能这样安排:

【阅读】0.5小时亲子阅读

【游戏】0.5小时孩子的自由活动(例如搭建乐高、拼图游戏等)

【亲子】0.5小时睡前亲子时光,讲故事、唱儿歌、哄睡等

【剩下】仅剩0.5小时屏幕时间

——刚好达标!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心中的那片“海”?

1.高质量陪伴的亲子时光

亲子陪伴的时光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跟孩子一起搭积木、玩乐高;

跟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跟孩子玩捉迷藏;

带孩子到户外放风筝;

还可以教孩子玩父母童年时的游戏,跳房子、打陀螺、捡石子……

无论玩什么,只有一个重点,父母也放下手机,远离电子产品。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高质量陪伴,才是最好的亲子时光。

如果这个过程中,父母还是手机不离身、心不在焉,等于告诉孩子,手机比这些游戏更有趣,手机比孩子更重要。此后,父母再如何训导电子产品的危害,孩子都很难真心接受。

2.父母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逐步引导孩子培养一项运动兴趣与专长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令孩子更加阳光,充满自信。

父母亲自带领孩子的运动过程,更能令孩子全情投入,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体验,帮孩子培养一项运动技能,当兴趣变成特长,那种掌控感和成就感可以使兴趣更持久。

无论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跑步……运动本身能锻炼人的意志力、耐力和勇气,令孩子更积极、乐观。

3.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同样是接收信息,阅读是静态的,专注的,能引发思考的。

当然,阅读相比看电视和电脑视频,更困难,孩子容易排斥。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长期陪伴。

我曾经这样做,或许你可以参考——

首先,这是一个长期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其次,这需要父母的榜样效应

①从孩子开始用“咿咿呀呀”的婴语跟父母互动开始,每晚的哄睡时光,我都搜肠刮肚地给孩子唱儿歌、背古诗,那便是最早的声律启蒙,也许他听不懂,但可以磨耳朵;

②当孩子可以自主坐着用手指笨拙地给书翻页时,我每天都给他读绘本,有时他会乐此不疲地爱上同一个故事,我每重复读一遍,他都很满足地对我笑;

③当他学会表达,我会请他给我讲绘本故事,他用自己匮乏的语言试着解读他对图画的理解,有时候讲得虎头蛇尾,有时候则是不知所云,但有什么关系呢?我依然会由衷地发出赞叹,有时和他一起补充着把故事演绎出多个版本。

④长期阅读绘本的过程,令他比同龄的孩子更早识得一些汉字,我们一起逛超市、一起去商场,任何有汉字的地方,他都会敏感地捕捉到,并仔细辨认,遇到不认识的字便指着让我教。

⑤当他认识的方块字越来越多,他就越是喜欢看书,这时候他热衷于给我读故事,不再是不着边际地信口胡谄,是照着书本逐字逐句的读。而我的赞美,令他备受鼓舞,越发地热爱阅读。

⑥现在他五年级,他读过的课外书已经能摆满一个小书架,现在阅读对他而言,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日常。我们有时候会在晚餐的时间,交流近期阅读的心得。

我家客厅的75寸大电视,基本上只在老人来短住时,他们白天闷解看一看。我们一家三口,常常好几个月也没有打开过一次电视,它就像个摆设。

4.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离开喧嚣的城市,体验一段没有电脑、电视的生活,让他们体会到“原来没有电视和游戏,也可以过得很愉快。”

我和孩子爸爸的老家都在农村,寒暑假让孩子回农村生活一阵子,外公带他到菜地里摘豆,任凭他在田野里奔跑,夏天摘瓜,冬天采橘……

玩累了,就回家写几页假期作业,外婆养的小狗跑了进来,静静地趴在旁边的地上……

享受着田园时光,他丝毫不会怀念电子产品陪伴的时光,甚至有时会忘了给远方的爸爸妈妈打电话。

总结:
让孩子从现实的互动游戏中、阅读中、运动中、旅居生活中找到他心中的那片“海”,你无需再对电子产品严防死守,因为吸引孩子的有趣的事太多了。

如果你的孩子“戒”不掉电子产品,请想一想——

是否你高质量的陪伴太少了?

是否你本身也是重度低头族?

你是否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做不到坚定地拒绝?

节假日你喜欢窝在沙发葛优瘫吗?你有多久没有带孩子一起运动了?

你对孩子的日常作息有规划吗?你是坚决的监督者吗?

如何才能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手机?你找到问题的根源了吗?你觉得怎么做最好呢?

感谢阅读全文!

我是宸妈愫愫,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育儿路上,难免有困惑,抱团成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欢迎关注@愫说育儿,欢迎互动,欢迎点赞。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