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手机,家长怎么办?

 顺势养育 2022-10-30 发布于浙江

处在信息化时代,离不开电子产品,每一个孩子也都早早的接触了电子产品,并使用电子产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电子产品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烦恼。

别说是孩子,哪怕我们大人也会不知不觉被吸引眼球的信息所带走,而掉进了垃圾快乐里。

互联网新媒体和社交产品、游戏,它们的目的就是抓住眼球,让用户呆在里面越久越好。同时里面的设计,尤其是游戏,又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让人在里面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很容易陷在里面。

孩子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往往是弊大于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社交能力,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等等

从小如何管理孩子的电子产品使用呢?

在小龄阶段,首先不给属于他们自己的手机或电子产品,需要使用的时候经过大人同意。在时间上提前商量好,同时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什么,由大人决定。

像我家小宝,现在还处在幼儿园小班阶段,上幼儿园之前很少给她看电视,也不给手机。在《电视手机等多媒体对三岁前孩子的影响》中我有说到。

另外,在《关乎孩子大脑开启的部分学习和全部学习》中有讲到,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大脑发育未成熟,可塑性较大,而且大脑的成熟是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开启,尤其是孩子的各个敏感期,在每一个敏感期阶段,他要集中所有的细胞来做一件事情。部分学习对大脑的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电视多媒体称之为全部学习,它是视觉、听觉、感觉的全部输入,只需要孩子的被动注意力,同时剥夺了孩子的思考力,长期如此,会让孩子在学习中不喜欢动脑筋,生活中缺乏主动性,而且,孩子的转换能力也会变弱。

所以在三岁以前尽量避开孩子过多的接触电子产品。

上幼儿园以后,我们家出了一条规定,平常不可以看电视,周末的时候允许看20~30分钟时间的电视,规定的时间到了,自己将电视机关掉。

虽然孩子偶尔会闹,但是只要温柔的坚持原则,哭闹一会儿之后,以后孩子就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看电视,其余时间闹也没有用。

在孩子大一点,我们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同时加强孩子的判断能力。

事实上,孩子真正需要用到电子产品的时间并不需要很多,他们有的时候查看资料或者提交打卡,使用完之后多数孩子会主动放下手机。

我家大宝现在初二,在电子使用产品的时间上从小就有规定,所以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对手机没有任何依赖,确实需要用到手机了才会用一下。当然,周末的时候偶尔会看点小视频,她也不需要偷偷摸摸的看,我全然的相信她的自控能力,偶尔的休闲都是被允许的。

她有自己的手机,平常也是她自己保管,很多父母都觉得手机交给孩子自己保管,那是十二个不放心。

确实如此,自知能力有限,无法管理好自己时间安排的孩子,交给他一部手机,无异于让他自投罗网。

但是很多孩子在父母严格的管控之下,依旧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从外部环境来看。

首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给孩子营造的家庭环境是否适合他成长的需求,是否给他建立了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了榜样,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多的干涉孩子或保护孩子等等,这些方面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从而影响到他的言行。

其次,当孩子面对挫败或者压力的时候,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

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家长是给到一顿打骂或冷嘲热讽,还是给到他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并和他一起总结和反思?

这影响了孩子遇到问题时的应对能力。

第三,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有些孩子有自己的目标、计划并能够很好的执行,而没有目标,没有计划的孩子,往往随遇而安,也有了更多无聊的时间,容易想从游戏中去打发时间。

第四,孩子的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是否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重,在高压的环境之下,父母是否有创造条件,保护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体验多元化的生活?


我家大宝从小就喜欢画画,直到现在还在坚持学习画画,并不是说未来一定要去从事艺术工作,而是当孩子有兴趣有追求的时候,他的生活不会单调乏味。当他无聊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去表达和展现。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同伴的影响

随着孩子的成长,尤其到了青春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逐渐减小,随之而来的是同伴对孩子的影响力在增大。如果同伴中有沉迷于手机,孩子往往很容易被影响到。

外部原因很重要,外部的一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内在。而孩子沉迷于手机,这个内在原因是真正的核心。

人喜欢做一件事情是这件事背后带来的存在感,价值感,而不是事情本身。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陪伴的阶段,没有有效的陪伴。再长大一些,日常中又经常被忽略,跟父母说的一些事情又不被理解,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同时,还经常被指责、批评,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在哪里

当一个孩子在父母那里找不到存在感,在生活中找不到价值感,他怎么办?

我们要相信,一个人都是有向上的力量。当我们忽略了孩子发出的信号之后,他会向另外的地方去寻找,那就是网络。

在网络世界中,在游戏里,目标的达成,游戏的升级和及时的奖励,很快让孩子从中得到了价值感,存在感和满足感。这种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在网络中瞬间得到满足,孩子就会越加喜欢在网络世界中。

游戏的设计正好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一步步陷入其中,从而无法自拔,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更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

前段时间,接触到了不少孩子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的家长,有些甚至辍学在家玩游戏,玩到凌晨,白天睡觉,日夜颠倒,家长每一天愁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骂也骂了,道理也说尽了,孩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不是一味的去改善孩子的行为,真正要改善的是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每一个生命的原本状态里,都是渴望被人看见和理解,渴望被人喜欢和接纳。

林文采的《心理营养》中这么写道:当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并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也给予孩子肯定、赞美、认同,并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的生命之力就会被激活,她就有能力去发展出自己的特长,活得快乐、自在。

所以当孩子出现沉迷于游戏的情况时,父母需要把以前没做到位的一点点补起来,去改善亲子关系,同时让孩子在另外的事件上找到他的存在感和价值感,通过其他事情让他感受到自我价值,才能慢慢的从游戏中脱离出来。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欢迎加微信咨询:18757133645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系列文章:

透过指纹看性格

发现孩子的先天学习管道,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石之精灵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木之精灵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梦之精灵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金之精灵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水之精灵

优势教育之皮纹心理学--钻之精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