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唐建军:“老饕”---苏东坡

 中州作家文刊 2020-12-08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06】

“老饕”---苏东坡

河南内乡   唐建军


民以食为天,吃是伴随人类进程的永恒话题。吃货,多指喜欢吃各种美食的人,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追求、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对美食情有独钟;对美食有强烈的欲望;并且对美食有研究的人,才能称为吃货。
 


古往今来,有一枚吃货,可以说吃的是惊天地、泣鬼神;吃的是六亲不认、荡气回肠;吃遍大江南北,吃的人们念念不忘,这就是大文豪苏轼东坡先生了。不但吃的神采飞扬,更是酣畅淋漓。不但吃,而且能做;不但能做,还能创造,什么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等,留传千年,让人赞不绝口。
 
在黄州的时候,东坡先生对猪肉是一往情深,颇有研究。一首《猪肉赋》写尽了当时黄州的社会生态。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饮得自家君莫管。宋朝,文强武弱,民生经济应该还算不错。可是在黄州,猪肉虽然好,价格很便宜,贫苦的人民还是不会吃,其实是吃不起。有钱的人又不愿意吃,刚好便宜了我们的吃货东坡先生,早晨起来打两碗。净洗铛,少着水,柴火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老先生琢磨了这做猪肉的方法教给当地老百姓。不但自己吃,还和大家一起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吃家。
 


为了吃,连佛都不管不顾的人恐怕在世上也是不多见的。况且还是信佛、念佛的居士。东坡与佛印是好朋友,所以经常在一起诵经。但是,佛印不让他吃完肉诵经。他就撒赖说;“我漱口成不 ?”佛印摇头不同意,“啥?光漱口也不行,那老子不念了。”经可以不念,肉不能不吃,佛也不行。还自己戏谑的写道;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吃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向往。连吃都没有欲望,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只有想吃,会吃,满眼满身充满着吃的神往,那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激发自己不断去创造,去发现,去拼搏,去感悟生活的真谛。吃出精彩,吃出豪迈,才不枉此生。
 
吃出六亲不认的状态,苏先生可以说是声名远播。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这理由找的是前无古人,后有学者。这个性、这洒脱,什么事都挡不住吃的节奏。苏轼一生坎坷,要么被贬谪,要么在被贬谪的路上。当现实一次次的把他抛弃,可他依然坚持自己,乐观的面对人生。只有这样的心态、格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造就了他伟大的人格。满眼满嘴满心都是快乐的源泉,无论什么境况,一如既往的笑看人生,才有一篇篇不朽的华章永世留芳。
 


吃是物质的,喝才是精神的。无酒不成宴,无酒不成文。在微醺半酣之间,往往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 ,真实的感悟喷薄而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越,空杯亦常持。酒的确是个好东西,如果没有酒,人生将缺少了多少乐趣啊!更缺少多少千古好文章啊! 苏大文豪《前 赤壁赋》的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后 赤壁赋》的于是携酒与鱼,复游赤壁之下。酒可以让你忘却纷杂的现实,直抒胸襟。或豪情万丈、或往事如烟、或泪眼婆娑、或感慨万千,化解心中的情意。多少英雄豪杰已成过眼云烟,唯有滔滔江水之无穷。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这是何等的胸怀,现实是残酷的,可生活是美好。何必去计较现实的苦难,而丢掉眼前的美好哪?
 
人生路途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在坎坷的行程中,不断去学习、去发现、去提升,在你的身边就会有鲜花盛开、溪水流畅、清风明月、层恋叠翠。约几知己,来一个,时绕麦田求野荞,强为僧舍煮山羹。再来一个,长江绕部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还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来一盘水果,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好好吃吧!这就是‘老饕’的烟火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