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8画丨李嵩《花篮图》:静物画起源于中国?

 新用户8138jRhH 2020-12-08

画卷欣赏 

宋 李嵩 《花篮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想获得高清大图,添加课程助教微信:xmly18,获取更多学习交流机会,还有老师画作明信片奖品哦~


本集文稿 

一提到静物画,大家通常会想到西方绘画,比如18世纪夏尔丹的陶罐,20世纪现代派绘画大师塞尚的苹果,以及梵高的向日葵等等。


我们考美校那会儿,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都要学习静物写生,通过对静止物像的写生来研究绘画的构图,比例透视,以及形体的搭配,并在室内稳定的光源下,用画笔来探究质感、体积、色彩和造型。当你真正进入了绘画的状态,室内一角的小小静物,也会让你慢慢沉浸到充满无穷乐趣的审美活动之中。你会发现任何一件普通的物体身上都有可被发现的美。


但在中国画中没有静物画的称谓,与之相对应的是被称之为“博古图”或“清供图”的器物画。这些器物或是古物,或是文房雅物,都有精美文气的特点,其中也多与鲜花果品相伴,寓意喜庆吉祥。


在西方美术史中,17世纪画家卡拉瓦乔于1596年创作了一幅《水果篮》,此图似乎开创了西方真正意义上独立而完整的静物画先河。而早在12世纪中国南宋时,有一位叫李嵩的画家,流传下来的《花篮图》,其精美写真程度似乎不亚于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 《水果篮》


所以,以历史图像资料做比较,我猜想,静物画的起源可能在中国,毕竟李嵩的《花篮图》比卡拉瓦乔的《水果篮》要早出现几个世纪。


好,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李嵩和他的《花篮图》。


李嵩是南宋钱塘人,年少时做过木匠,这倒与近代画家齐白石的出生相同。可见木匠的心灵手巧与敏锐的观察力,都是画家的必备条件。他是一位多能的画家,后来入画院任待诏近60年之久,流传至今的作品仅十几件,此《花篮图》是其代表性的静物花卉作品。


《花篮图》这种题材源于宋人对赏花、簪花的喜爱。在宋代有一个叫“花朝节”的盛大花会活动,在每年春天时举办。文献中记载在江浙一带,每年春天的第二个月的十五,就是“花朝节”这天,游园赏花万人空巷,可见,当时的“花朝节”“万花会”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赏心乐事。


再来说簪花,在宋代,不仅女子戴花,男人也要戴花。据说宋徽宗每次出游或回宫,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马”,连随从的官员和士兵也一律要戴花。到了宋真宗时期,男人戴花甚至被提升到国家礼仪制度上来,什么身份带什么花,都有明文规定。


就连《水浒传》中血气方刚的梁山好汉们也都爱花。比如杨雄“鬓边爱插芙蓉花”,刽子手蔡庆因生来爱戴花,其绰号“一枝花”。


在宋代宫廷,每逢节日宴会也都有不同样式的插花摆放,作为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喜庆气氛之用。比如宋徽宗的《文会图》中,宴桌上的菜肴之间都摆放着各式的插花,精心设计、大小有序,也极为讲究。


宋徽宗 《文会图》局部

李嵩的《花篮图》,传世作品有三幅,分别为春花、夏花和冬花,三幅作品的大小、构图、形式都基本相同。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插满了夏日花卉的《花篮图》。


此图绢本设色,纵19.1厘米,横26.5厘米。


从画面右侧看,上面是金萱花,下面红色的是石榴花,画面中间一朵盛开的大花是单瓣蜀葵,蜀葵上方是夜合花。夜合花是木兰科植物,又称夜香木兰。左上方插的是红色萱花,下边几朵是重瓣的大栀子花。


花篮中共有五种花,中间占据C位的那朵单瓣蜀葵是画中的主角,呈浅粉色,造型犹如碗状。花的雄蕊为柱状,用石绿色填染。花瓣以白粉渲染,根部染了胭脂色,层次细腻而丰富。


白色的栀子花瓣造型极为生动,花心周围的小花瓣略有黄色,且勾有白色花丝,显示出花瓣的纹理。夜合花以青绿色渲染出肉质花瓣的厚度,一朵半开,一朵含苞相呼应。


颜色最浓郁的要数石榴花了。花瓣用胭脂色分染,又以白粉和胭脂勾勒花丝,朱砂色的花托红得尤为显目。画中左右两侧,一朵金萱花用藤黄色分染,一朵红萱花以胭脂分染,都娇艳动人。


李嵩《花篮图》 夏花石榴花局部


李嵩《花篮图》 局部


工笔花卉中的重彩、粉彩、渲染、分染,以及用粉的各种技法,在此幅《花篮图》中几乎应有尽有。


《花篮图》中的这些花,你是否知道它们分别的用途呢?


爱花的朋友应该早就猜到了。这里的花有的用来观赏,有的则是用来闻香味的。石榴、萱花、蜀葵用于赏色,而栀子花、夜合花都有清新的香味。


尤其是栀子花,小时候街上常有卖,白色的小花苞被串在一根细细的铅丝上,我外婆经常将其当做手环来戴,一来闻香,二来也是当时十分时尚的一种装束。现在我闻到这股花香就似乎回到了儿时的岁月,所以,栀子花对我而言,是有记忆的味道。


好,接着我们来看看画中的篮子。


如果今天有人能够编出这样的篮子,那一定就是编织工艺大师了。


据研究者称,这插花的篮子不是普通的篮子,而是宋代典型的“隆盛篮”,隆重的隆,盛大的盛。顾名思义,就是将鲜花插入,以隆重的方式传达出四时更替与庆贺盛大节日到来的花器。


你看花篮编织的各种装饰、图案、结构,极其精美而复杂,还有不同的纹理和颜色的点缀。篮子的把手上编织的盘结也像花型的图案,与篮中的鲜花相对应。


在画面的左下角,你会发现“李嵩画”三个字的落款。宋人画中的题款我前面曾提到过,往往都出现在边边角角,十分隐蔽的地方,也许是画家不希望文字来打扰画面,他希望观者完全沉浸在视觉形象的美感之中,而忘掉一切,包括作者本身,这也还原了绘画本质的意义。


在这幅不到一平尺的小小画面前,你能够看很久,线条勾勒花形的美感,不同颜色的渲染等,这一点点精微的色度、质感、造型的变化,体现了画家对自然与真理的执着与热爱。如果你是一个爱艺术、爱自然的人,这样的画面,一定能够触动你的心灵。


最后,我说一个有关此画与几位近现代海派画家渊源的小故事。


据文汇报老报人郑重先生回忆,海上画家钱瘦铁早年在苏州得到一幅李嵩的《花篮图》,极其喜欢,后因经济拮据,就托在北京的徐邦达先生出售,但徐先生认为此图是伪作拒绝了他的要求,钱瘦铁为此大为恼火。


1952年,陈佩秋先生问钱老借来此图,花费了整整十天的功夫,认认真真地临摹了一本,并在原作旁题跋,称此图为钱瘦铁旧藏,又提及吴湖帆先生曾为此图作《清平乐》词四阕,称此为李嵩画的花卉真迹。后来又经著名鉴赏家张葱玉鉴定,也说这画确实为李嵩所绘,是当时宋朝内府做灯片用,应该有四幅,即春夏秋冬四季,此幅为夏季。这也和吴湖帆先生的鉴定结果相吻合了。


往事的钩沉透露了作品流传的信息,也流露出前辈艺术家的眼力、才情和性格,也算是与《花篮图》有关的名家轶事了。


然而在故事中,鉴赏家张葱玉先生提到,李嵩的《花篮图》有春夏秋冬四景,但现如今我们只知道夏花图藏于北京故宫,冬花图藏于台北故宫,春花图则为私人收藏,而神秘的秋花图至今下落不明,只能留待后世的再发现了。


李嵩《花篮图》 收藏于北京故宫


李嵩《花篮图》(收藏于台北故宫)


李嵩《花篮图》(私人收藏)


课后作业 

你能猜猜李嵩花蓝图中的秋花会画哪些秋季花卉吗?希望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精彩答案,谢谢!


艺术日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