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思转债,面临做空风险!

 胜研集 2020-12-08

惊闻蓝思科技可转债(蓝思转债)下调转股价,被股东大会否决!蓝思转债第二天一度逼近跌停,最后下跌5%+收盘。弱市前提下,再好的企业都不堪一击,看起来,股东的短期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短期无法弥补。蓝思转债有可能有遭遇做空的风险。

根据2018年6月21日公告,蓝思科技的主体信用评级为AA+,蓝思转债的评级也是AA+,看起来这个公司的信用是非常好的,理论上根本没有被做空的可能。但是随着A股连续大跌,连带蓝思科技股价腰斩,导致转股价远高于现实股价,甚至一度转股价是现实股价的两倍,就是说转股价值低于50%。6月22日蓝思科技最低股价达到17.89元,收盘18.41元,而转股价36.5元, 今天收盘价19.25元,可转债转股价值仅为52.74%。

一般来说,股价长期低于转股价80%(30个交易日内15天收盘价)就可以下修转股价,来保证可转债的转股价值。但是由于股价下跌太快,下修转股价的条件是股东大会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9.74),或者20日均价(22.51),这两个价格的高值,都远低于蓝思科技过去半年的股价,和转股价。如果按照22.51来下修转股价,那么过去被深套于36.5甚至以上的股东们的利益将严重受损。所以,非常罕见的,股东大会以微弱劣势,65.2044%,没得到出席股权的3/2,而未能通过转股价下调议案,使得可转债持有人暂时转股无望。如果下调成功,蓝思科技股价只要涨到22.51x130%=29.263,就可以触发强制赎回条件而引发转股潮,而现在只有涨到50元左右才可能有相同条件。

在暂时转股无望的条件下,可转债的利率本来就不吸引人,持有转债的投资者,特别是散户,认输出局的可能性很大。而最近股市大跌,机构抛售股票的动机也很大,很有可能借助可转债来避险。这次股东大会没通过,确实让人意外,也可能引发机构抛售,以防踩雷(最近机构是争先恐后的逃跑)。

什么是雷?

1,原来不准备还的钱,变成有可能要还的债,这回严重束缚蓝思科技的扩展手脚,很可能以降低扩张速度为代价,非常可能影响业绩增长速度。

2,引发可转债抛售后的连锁反应,如果转债持续下跌,会引发对可转债信用评级的担忧,说不定影响到公司的融资能力,甚至是现金周转能力。

3,回售条款

除了强制赎回和转股问题,可转债还有个回售条款,如下:

可转换公司债券最后两个计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三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有权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或部分按债券面值加上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回售给公司。

其中也是有套利路径的,如下:

第一步,炮制各种消息,和抛售可转债,打压可转债价格。

第二步,在低于一定位置,比如70%的票面价值大肆收购。

第三步,可转债第五年,打压股价,以触发回售条款,从而获得回售套利空间,这个很容易,如果前面4年可转债都没有转股,很容易处罚股市对公司偿付危机的担忧,从而股价大跌。

即使没有以上的雷的担忧,只是从利率考虑,6年106的价值,这是不可能有人投资的。如果按照年利率5%的AA+级别债券,那么6年利率应该是34%左右.106/1.34 = 79.1元,只有跌倒这个位置,才符合债券投资收益利率。 如果考虑创业板企业稳定性不足,可能需要更高的企业债利率去支撑,80左右,也是不稳定的。

现在到第五年还有3年半时间,就是说,如果现在债券价格打到80,在第五年触发回售,收益是(106-80)/80= 32.5%, 这是个比较合理的收益,复利不到8%。

蓝思科技的掌舵者,如果现在不想办法解决可转债的转股问题,那么未来质疑就会伴随不断出现。眼前的可转债下跌危机,和3年半后的回售危机,都是麻烦事。生产性投资收益,哪来的那么快啊?一般最起码也是2年建设期,5年回报期,才能收回投资。

化解方案

解决可转债危机的方法还是调低转股价,没有第二条路。

1,在股价稍微回暖之际调低转股价到28左右,而不是现在的22.51。那么触发强制赎回的价格就是28x130% = 36.4,基本上当年购买可转债的同时入场的人都可以解套,估计可能获得通过。36.5x0.8=29.2>28,这是符合下修条款的。

2,等待时机,加大洗盘力度,把深度套牢的股东洗掉一部分,然后再次下调转股价,那么投反对票的比例会降低一部分。而现在,本来就是只差一点点(赞成率65.2%,离2/3不到2个点),到时候,通过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最后小结:

可转债游戏,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完全理清楚了 ------ 公司把价值80的债券以100元发行,然后保证债权人可以获得130的最终价值。可是,这个逻辑有可能也会遭到反制,不一定每次都可以得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