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衰退危机突袭,汇率战已经上演!

 胜研集 2020-12-08

坚持说点不一样的!

今天市场讨论最多的毫无疑问是两年期美债和十年期美债之间的利率倒挂,被市场解读为衰退信号。
周三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比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低了2.1个基点,为2007年以来首见。
长期利率与中期利率倒挂,说明市场投资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在看好市场收益率。这个信号通常被解读为衰退的前兆。
最可怕的是,不仅仅经济数据尚且良好的美国利率倒挂,英国,加拿大两国也同时出现利率倒挂现象,严重挫伤市场信心。
似乎,市场认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触手可及。
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在接受福克斯商业电视网周五播出的采访时说,她认为美国经济有“足够的强度”来避免衰退,但“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已经明显上升,而且比我认为的要高。”
汇率战开打

在衰退的威胁面前,六亲不认,汇率战直接开打,一个都不留情。
除了中美之间贸易战的反复导致人民币以贸易战为借口对美元跳贬,多国央行已经加快了降息的步伐,尽量弱化本国货币。
上周新西兰央行降息幅度大于预期,并暗示必要时可能让利率低于零。而欧元和日元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非美货币货币品种,依然在做更大的宽松计划。
欧洲央行正在评估是否进一步调降已经是负值的利率,并启动新的购债计划。
同样,日本央行也在考虑调降已然为负的利率,并扩大资产购买。
印度、泰国与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央行都在上周降息。
和发达国家货币利率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相对比较高,降息的空间更大。但是如果降息的速度不够快,那么欧美衰退危机的催化下,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有被动升值的可能。
七月,世界主要货币的走势可以印证这个逻辑。
美元指数7月累升2.48%,表现相当亮眼,英镑则受硬脱欧担忧跌幅超4%,韩元和欧元跌幅均超2.5%。但同期人民币仅跌0.23%,表现相当强势,而且汇率有效波动也不大,从汇率表现看,也无须监管直接入市干预。
各国货币的表现,正是特朗普怒怼美联储的关键所在!
加息太快,降息太慢,导致美元在所有主要货币中表现最强势。
仅次于表现最好的土耳其里拉,但是土耳其里拉去年贬值很多,是属于先行一步的货币。
市场上已经出现竞相降息的局面,形成汇率乱战!
人民币将接受增值考验
和美元一样,人民币走势越来越像避险货币品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威胁下,增幅下行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然保持增长,可以说是支撑世界经济的独木!
然而,美元在特朗普的压力下还能坚挺多久?这是个非常大的疑问。
特别是美国已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这么做的最主要目的可能就是为了自己操纵美元汇率!
因为,如果没有G7的支持,美国单方面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其实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这是G7约定俗成的运作机制,如果美国单方面打破,G7将名存实亡。(当然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因此,如果美元开始主动贬值,进一步降息(这个可能性巨大),人民币利率压力突显,被动增值的压力山大。
同时,7月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也非常巨大,需要金融刺激。
而房地产数据依然表明,领导层没有半点放松的迹象,过去一个月的政策显示,对房地产融资,依然是持续收紧状态。
一些机构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8月15日 - 投行美银美林发表报告称,预期中国人民银行今年9月及12月将下调基准利率,每次减25个基点即全年共降息50基点,明年将再降息25个基点;人行并可藉此将货币政策预期与世界其他地区保持一致,以避免人民币升值压力。
基建、消费、外贸等方向的数据如果持续收缩,虽然中国面临食品涨价的压力,但是如果定向宽松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如果中国成为唯一一个抗拒减息的央行,人民币升值压力会进一步传导给外贸,和消费。
到那时,人民币利息将不得不降!
因此,笔者认为,人民币将卯定一揽子货币保持稳定,跟随一揽子货币降息的可能性巨大。
特别是在贸易战迟迟达不成协议,而特朗普又执意加关税来缓解国内财政危机,人民币跟随降息,将是大概率。
一些没有负担的国家已经率先出手,甩开美元。
紧跟阿根廷前两天甩出美元稳定本国货币之后,8月14日 - 巴西央行周三表示,本月将在现汇市场直接卖出美元,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上升而调整常规市场操作;此举为逾10年来首次。
在这种国际条件下,人民币的增值预期主导了今天A股的低开高走;

而昨天对特朗普反复无偿的担心以及贸易战的不确定导致了A股昨天的高开低走!
果然,今天美国宣布9月1日,3000亿关税继续,虽然其中接近60%推迟到12月15日,以稳定假日消费信心。
中国开始未雨绸缪

种种迹象表面,中国又开始准备资本外流压力的B方案。这是不是预示着,对待降息,监管层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呢?
由于受到贸易战威胁,中国外汇占款余额轻微下滑,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但是很明显,下滑趋势已经收窄,外汇储备趋于稳定。
中国央行公布,7月末中央银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12,448.12亿元人民币。路透据此计算,当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减少7.08亿元,为连续第12个月下降,上月为减少61.92亿元。
另一方面,人民币债券境外持有量却持续新高。
中国上海清算所最新数据显示,7月境外机构上清所托管量小增86亿元,结合中债登数据计算,7月末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为20,163亿元,续创新高,在中国债券市场占比小幅上升至2.43%,单月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合计620亿元。
中国监管层确实需要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需要考虑如果人民币被动升值,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如果跟随贬值导致的资本流出风险。
因此,先囤钱,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可能是非常重要一环。
从今年5月份开始,中国各大银行进口黄金数量极具下滑,到7月基本接近0。
中国的大部分黄金进口来自瑞士、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地,通常以美元结算,是由一批当地和国际银行完成的,由中国央行每月给它们发放进口配额。
根据伦敦、香港、新加坡和中国的七位黄金行业消息人士表示,几个月来,黄金进口配额一直在缩减或根本没有发放。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中国目前几乎没有发放进口配额。”他们表示,6月和7月,银行的黄金进口“微乎其微”。
笔者认为,由于买黄金需要用美元,是外汇外流的一种形式,在贸易战和汇率战双重压力下,收缩外汇使用范围,可能是囤粮备战的一种形式!
不过中国的收缩并不会导致黄金价格失去支撑,全球负利率国家增多,必然导致黄金供不应求。
同理,依然保持一定速度增长的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在人民币增值压力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走出一点独立行情也是非常可能的。
中国债券海外市场已经表现卓越。
最后,以下面这张美元对全球主要货币汇率波动表作为结尾。
人民币,相对还是稳定度,而只有日本是美国真正欺负的对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