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行家司马迁

 芸斋窗下 2020-12-0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说现代人旅行是为了“诗与远方”,那么古代的旅行家则承担了不同的使命。比如司马迁,诗书世家出身的他,早年为了考察风土人情,搜集历史资料,游江淮,过会稽,足迹遍布“东南和中原”。数年游历为他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基础。

《英雄长在》是一本记述中国古代名著中主要英雄人物的纪行随笔,华裔日籍作家陈舜臣在书中对此有详细书写。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大旅行家。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 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筰、昆明,还报命。

以上是司马迁的旅行经历,是他本人在《史记》末尾《太史公自序》中记录的。据此记载,司马迁在做官之前就曾远游。做官后的出游,是以皇帝使者的身份,带有公务性质,这自不必说。至于做官前、年轻时候的旅行,虽然在这段文字中并没有提及,但具有奉父命外出收集资料的性质。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一直有将历史记载成文的愿望。他命儿子出游,其目的也是收集资料。司马迁的出生地龙门,位于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市内,在黄河西岸。由于父亲在朝中任职,司马迁应当很早就来到了长安。等到二十岁时,他便游玩于江淮(长江与淮河)一带。当然,所谓“游玩”也并非单纯的游览赏玩,他是在收集战国时代的记载。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他必须将木简或竹简上的记录誊写下来,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

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离名酒产地、鲁迅的出生地绍兴很近。越王勾践就是在会稽山被吴王夫差的大军包围的。会稽山西侧的山体也叫龙门。既然叫龙门,那就少不了关于大禹的传说。传说,大禹死后就葬在会稽山的墓穴里。年轻的司马迁所要探寻的便是禹穴的所在地。他在这一带找到的吴越资料,想必在他后来撰写《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列传》时得到了充分利用。

之后,司马迁应该是溯长江而上,造访了湖南的九嶷山,又泛舟于同样位于湖南的沅水和湘水。传说,九嶷山是上古圣人舜的安葬之地。

湘水注入洞庭湖。而在不远处同样注入此湖的汨罗江则是失意的屈原的自尽之地。司马迁肯定在这里搜集过用于撰写《楚世家》《屈原贾生列传》的资料。

接下来,他又向北渡过了汶水、泗水。孔子的故乡曲阜就在泗水流域。据记载,司马迁曾在此地进行武者式的学术修行,观察孔子遗风。他的活动主要还是以收集撰写《孔子世家》所需的资料为主。泰山是进行封禅大典的重地,这段时间司马迁搜集来的资料肯定对撰写《封禅书》有所助益。

司马迁在曲阜附近的邹县峄山进行了乡射礼。司马迁不仅收集到相关记载,还亲自实践了这种古老的仪式。

从记载来看,司马迁在山东半岛的蕃、薛、彭城等地的旅行颇为艰难。之后,他经过梁、楚之地,返回长安。想来这次旅行定然成果丰硕。

成为郎中(侍卫官)后,司马迁奉皇帝之命,前往巴蜀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他环游了西南夷人的居住地域,教人归化。这段时期的经验,对他撰写《西南夷列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