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现代有意进军东南亚和欧洲,胜算几何?

 汽车公社 2020-12-08

墙里开花能否墙外香?东南亚没有中国自主品牌,但是有日系车的压倒性优势啊。

记者|卡曼

现代汽车计划将中国生产的汽车运至东南亚市场。现代在华合资公司和两名知情者如是向路透社披露,原因是现代在华销量大幅跳水,导致在中国的产能大幅闲置。

在加上子公司起亚之后,现代曾是在华销量第三大外资车企。但当2017年现代在华第五座工厂开工后,中韩之间的外交冲突导致中国民间抵制韩国产品,严重冲击了现代在华品牌形象和销量业绩。

尽管中韩政治关系业已复苏,但现代的复苏轨迹却飘忽不定。今年7月份,现代在华销量同比大跌40%至30,018辆,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但1至7月份累计销量却同比增长了17%。

“在华复苏规划需要慢慢来,不过现代却急切需要一个复苏计划,”一位熟知现代在华运营的人士披露称。

过往的经历显示出,韩国车过于依赖中国,这使得韩国政府考虑东南亚市场。在这一区域,韩系车的销量规模远不能同日系车相提并论。

“现代正考虑将中国制造的车辆出口到发达市场,比如东南亚,”知情人士表示,“欧洲也可能是考虑选项。”

通常,外资车企通过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车辆主要面对国内市场。其中,通用汽车面向美国出口别克昂科威,而大众汽车国产车计划出口到东南亚。

作为现代在华合资伙伴,北汽方面一位人士确认了相关的出口计划。“确实,我们计划出口到东南亚。最快今年年底。”其表示。在车型方面,北京现代将根据当地市场需求来决定投放情况。

不过,现代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计划还没有最终敲定。

“我们主要的焦点仍然还是发展在华业务,但我们也在考虑多种不同的可能选项,包括将专门在中国投产的车型出口到其他市场。”

中国曾经是现代起亚最大的单一市场,国内产销规模在外资车企中仅次于大众和通用。然而在政治风波之后,现代起亚在华市场份额从争端之前的8.1%腰斩为4.4%,更不如2012年的10.5%高点。

在外媒看来,SUV热度上升使得现代在华困境进一步恶化,原因是现代手中的SUV牌并不够多,同时本土自主品牌的价格竞争力高企,挤占了韩系车的市场份额。

最近,现代替换了北京现代的高层,由现代汽车集团副社长尹梦铉出任北京现代总经理,而刘宇出任副总经理与之搭档。自2011年11月掌管北京现代长达10年的卢载万离任后,过去7年中北京现代的总经理换了六任,分别是白孝钦、崔成起、金泰润、李丙皓、张元新以及刚离任的谭道宏,其中任期最长的只有一年零四个月。

对于2018年,北京现代设置了90万辆的销量目标,将比2017年的78.5万辆大幅提升,但2016年北现达到过114万辆的最高点。而即便是90万辆,也意味着北京现代的165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一半左右。

将中国制造的车辆出口到东南亚市场,对现代来说较为有利。拿越南作为例子,按照2017年关税国别差异,乘用车CBU进口关税税率为:韩国78%、日本70%、东盟成员国30%、欧盟53.8%。而根据中国-东盟关税协定,2017年整车关税为70%,2018年降至50%;CKD关税15%至25%,2020年降至5%。这就意味着在2018年现代出口到东盟市场,韩国制造的车辆关税高达78%,而北京现代的车辆则为50%。

但需要注意的是,韩系车在东盟亦有本土化生产计划,例如现代正在考虑在越南或印尼建厂,但不清楚北京现代出口计划对东盟建厂影响几何。

韩国贸易大臣表示,为了削减对中国和美国市场的依赖,政府将支持韩国企业向印尼等国家扩张。在印尼车市,日系车市场份额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达到98.6%,而韩系车仅有0.1%。

在整个东盟地区,韩系车销量还在增长中,根据LMC Automotive公司统计数据,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五国合并统计,今年上半年现代起亚销量同比增长26%至71,847辆。预计现代起亚今年在五国总销量将达到329万辆,较2017年提高5%,而2019年更提高到341万辆。

“日系车在东南亚占据统治地位,现代很难将中国的过剩产能通过出口转移到东南亚市场,”Hi Investment & Securities公司分析师Kang Dong-wook表示,“目前现代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改善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