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朝弟治疗肾积水经验

 鲶鱼上画壁 2020-12-09


第 1657 期

作者 / 1丁霑2巴元明3胡锦庆4王甜甜1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湖北省中医院3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4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肾积水是泌尿系统常见病之一,主要由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或输尿管发育畸形等因素,导致肾盏和肾盂扩张,形成尿液滞留,因早期无明显症状而未受重视,导致积水进一步加重,引起肾实质萎缩,肾功能减退,严重者导致肾功能衰竭。目前,西医一般根据尿路梗阻的部位及原因,采用肾引流及手术的方法,但存在对肾脏及邻近脏器的损伤、术中或术后出血、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存在治疗不彻底、易复发等弊端。湖北省中医院邵朝弟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从医50余载,学验俱丰,对肾积水的治疗有独到经验和显著疗效。笔者跟师侍诊,收获颇丰,现将邵师治疗肾积水的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根据临床症状,肾积水可归属中医学“蓄水”“肾积”“肾水”“淋证”“癃闭”“腰痛”等范畴。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素虚,尿道狭窄;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水湿不化,湿郁化热,下注肾与膀胱,壅滞溺窍,气化受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凝结,或瘀阻与湿热互结,阻于尿道,水之下源不通,水蓄积聚;又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气虚无以运化水液,通行血脉,遂湿浊内生,瘀血内结,或手术伤肾,导致肾之阴阳失衡,命门火衰,气化失司,水湿停于肾内,聚而为患。同时水寒之气停蓄于内更伤阳气,加重病情的发展。《素问·水热穴论篇》云:“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景岳全书·肿胀》云:“阳旺则气化而水即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即为水。”故邵师指出,本病位在肾和膀胱,与肝、脾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肾气亏虚,标实主要是湿热、气滞、瘀阻,标本之间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病情初始以邪实为主,进而出现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之象。

2治法方药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在调节体内水液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气充足,开阖蒸化有序,尿液运行畅通无阻;若肾气不足,气化乏力,阳虚无以蒸化水液,则尿浊郁积,阻于尿道,水之下源不通,聚水成积,积于肾而致肾积水。因本病多本虚标实兼夹出现,故临证宜顾护肾气,攻补兼施,而不可一味使用寒凉利水之品,犯虚虚实实之误;须以补益肾气之剂,固本培元,以补代通,使机体重新恢复平衡,肾之阳气充盈,则蒸腾气化有力,积水方能出焉。

临床上,邵师擅用萆薢分清饮加减治疗肾积水。该方由黄芪、茯苓、萆薢、石菖蒲、乌药、益智仁、车前子、川牛膝等组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黄芪性甘、微温,培补元气而利水,气足则邪不可干;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其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萆薢利湿清热、化浊分清,石菖蒲芳香通窍而除湿浊,二者配伍,其利湿化浊之功更著;乌药行气止痛、温肾祛寒,益智仁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二者合用暖肾以助气化,行气血以利水,乃“塞因塞用”之意;车前子功擅利水渗湿,利水而不伤阴;所谓“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故用川牛膝活血化瘀、利尿通淋,引诸药下行直达病所,同时还能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及损伤局部的水肿、炎症、粘连。全方扶正而不敛邪,利水而不伤正,共奏益气健脾、补肾利水之功,使肾气得复,气化得行,水道通利而积水自消。


3典型病例

患者,男,70岁,2014年11月5日初诊。患者有左肾结石病史8年。5年前在外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术后残留1枚小结石(大小具体不详)。2周前因腰部酸痛、胀痛感前往某院诊治,查泌尿系彩超示“左肾结石(0.45cm×0.60cm),左肾积水(2.1cm×2.6cm)”,尿常规示“尿隐血+,红细胞57个/μL,肾功能正常”,因虑其年龄较大,又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遂求治于邵师,以行中药保守治疗。刻诊:腰部酸痛、胀痛感,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纳寐一般,大便溏,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查:左肾叩击痛阳性。(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西医诊断:左肾结石并积水。中医诊断:石淋,证属肾气亏虚,气化不利。治法:益气健脾、补肾利水。处方:黄芪15g,茯苓15g,萆薢10g,石菖蒲15g,乌药15g,益智仁10g,车前子15g,川牛膝10g,金钱草15g,鸡内金10g,生地黄炭15g,茜草10g,木香10g,续断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2014年11月19日二诊:腰酸痛好转,夜尿次数减少,精神好转,仍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复查B超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0.45cm×0.55cm),左肾积水(0.7cm×0.9cm)。守方去生地黄炭、茜草,加巴戟天15g、杜仲15g,继进14剂。2014年12月3日三诊:左侧少腹隐隐作痛,畏寒好转,余可,舌淡,苔薄白,脉沉。复查肾彩超,积水消失,左侧输尿管结石(0.40cm×0.50cm)。守方加当归10g,继服14剂。2014年12月17日四诊:无明显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复查肾彩超示结石消失。守方继服7剂善后。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