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展雅 哲学家梭罗在《瓦尔登湖》当中这么写到:“把一切不属于生命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深以为然。 人生苦短,想要的太多,但广厦万间,睡觉只要一张床,美食无数,胃也只需要一日三餐。 人生数十年,总是不断地失去和拥有,有些拥有反而成了累赘和包袱,有些失去,反而成就了未知的美好。 人呐,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简单的朴实生活。 01好的人生,从极简开始 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无印良品的风格,简单、舒适、淡雅。 所有的商品,都采用更亲近自然的棉、麻、羊毛等,配上黑、白、灰色的配色,不管是从造型,还是从用色上都极度的简约,但是给人一种高品质、很舒服的感受。在“冷淡风”的背后充满了面对生活的极简主义。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 精神越富足的人,反而更青睐简约。 人们已经拥有足够多,因此,内心中追求的是:我需要什么?我是谁?什么对我才重要? 精神越贫瘠的人,却越喜欢艳丽的、繁杂的设计。因为这样的人,缺少的是“丰富”,想要更多的色彩、更多的花样。 在过去,我们习惯于为生活做“加法”。 家里每添置一样东西,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个时代的物质太匮乏了,家里的家具、物件堆砌得越多,也就越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如今,“减法”时代到来,我们学会了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剔除那些无意义的东西,大量留白、少量陈设,不让过度的物质欲望捆绑了自己,才能让生活回归真正的简单。 心理学上有一种病症,叫焦虑症。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让很多人陷入了焦虑,起因都是要选择的事物太多,而人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有的人“害怕”起来,个人与社会的割裂感越来越强。 丰富的人生,从不是体现在繁杂上;唯有内心丰盈和纯粹,我们才能回归最原始的简单生活。 02好的人生,从克制开始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对高级灰这个名词不会陌生,因为这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颜色。 奢侈品及时尚圈的设计,也会经常用到。 他们的服装从简单利索的剪裁,到高级灰(莫兰迪色)的配色,正是我们所说的“克制”,给人一种奢华且高级的感受。 为什么克制的用色,给你高级的感受呢? 因为这样会削弱色彩对人情绪的影响,反而有治愈的能量,有一种颓废的性感。 意大利20世纪著名的版画家、油画家乔治·莫兰迪(莫兰迪色就是根据他的名字而来)最擅长使用灰白颜料作画。在他的画里,所有的色彩都渗入了灰色和白色调,失去了原本或艳丽或凝重的本色,柔和优雅,而又统一地混合在一起。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克制、留白。 说到克制,我想到了德国工业设计师Dieter Rams,他的“设计十戒”中有提到“好的设计是尽可能的无设计”,体现出简洁、克制的重要性。 回归我们的生活,有时候我们的欲望太多,反而会让我们活得很累。 克制,其实就是让我们凡事学会看淡,不强求、不固执。 学着放下执念,会让我们活得更加精彩。 03好的人生,从精致开始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其实,让人们感到“高级”的事物,都有一个共性:对细节追求极致。 《快乐大本营》的某一期,里面对《延禧攻略》中演员服饰的刺绣细节进行了讲解,当时何炅用“很高级”来夸赞。 因为剧中人物服装上的刺绣全是纯手工的。 服装的针法多样,包括复杂的手推绣、打籽绣、磐金绣、珠绣……而且,服装团队的成员都是曾经参加过故宫文物翻修的匠人们。 为了无条件地贴近历史,一件皇帝的衣服花费了8个工人半年的时间进行制作。 因此,让何炅潜意识里感到“很高级”的,正是这种仅仅为了一部电视剧,在演员服装上耗费这么大的功夫,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而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到极致的人,无一例外都做到了自律。 蔡依林从不吃任何有油的食品,甚至有三年的时间内没有吃过米饭。 杨丽萍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舞蹈,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刘德华为了保持身材,几十年来都保持着每天一杯酸奶的习惯。 纵观这些人,他们做的每件事看似都是小事,但是,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是难得的成功。 不难发现,我们每天经历的工作和生活,都是由一件件琐碎的小事构成的。 因为我们每天经历的小事太多,往往又那么不起眼,甚至连探讨的价值都没有,很多人下意识就会忽略小事的存在。 然而,就是在这些容易让人忽略的小事中,蕴藏着让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价值。 04冰心说:“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其实,越高级的生活,越是简单。 我知道,减少欲望真的不是一件易事,大多数人都是在取舍过后才想起这个道理,但这一生漫漫长路,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被物欲绑架的现代生活,每个人都需要给生活做减法,才能释放心灵空间的自由。 心的空间有限,别放太多东西,也别把太多人请进生命,让心简单一点,生活才更能简单从容。 责任编辑x圆滚滚 值班编辑x拧发条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