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谢您,新野人马红彦!您的生命在奉献中永续……

 木子2166 2020-12-09

当灵魂飞升

留在这个世界的肉体又当如何?

以永生代替速朽

以延续代替诀别

新野县老党员、老战士

马红彦

给出了最正确的答案

他的生命并未逝去

而是在3个不同的生命里

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活着

12月7日

新野县人民医院内

马红彦

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生前他曾作出重大决定

逝后捐献有用器官挽救他人

用无私书写生命的华章

马红彦,62岁,新野县五星镇陈庄村人,中共党员。曾参加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获三等战功,2020年11月12日因发生意外事故,在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后去世,其子马斌遵从马红彦遗愿,决定捐献父亲有用器官。

▲马红彦之子马斌

得知马红彦的意愿后,县人民医院专家立即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县红十字会取得联系。12月7日,在国家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和县红十字会的共同见证下,县人民医院实施了我县第六例人体器官捐献手术。

家人郑重填写器官捐献表

送别,让我再看你一眼

马红彦同志遗体进入手术室后

实施器官捐献手术

再见,亲人

向捐献者表达敬意

马红彦的儿子马斌在采访时动情地说道:“父亲一生无私奉献,忠于党,忠于人民,年轻时参加自卫反击战,立下三等战功。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他都教导我们要以身作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就是我生命中的楷模。父亲生前就决定要在身后要将器官捐献出去,这次他决定捐献的器官,将要挽救三个生命,这是我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杨恒阳

'患者马红彦,62岁,因外伤致伤头部,诊断为特重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病情无缓解,成深昏迷状,无自主呼吸,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血压低,靠升压药来维持,无生理反射。患者家属提出患者生前有捐献器官的意愿,经过院脑死亡判定组会诊后,患者达到了临床脑死亡的标准,患者肝脏、两个肾脏符合捐献标准,可以挽救三个生命,感谢捐献者及家属的无私奉献。'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张永亮

'非常感谢患者及家属的无私奉献,器官捐献者永远令人尊敬!目前我国捐献率仍然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全国每年等待肾移植患者约30万人,而每年能接受移植手术的仅有两万多例,缺口仍非常大,希望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器官捐献事业,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捐献队伍中,让生命和爱永远延续。'

遗体器官捐献

被誉为“生命最后的馈赠”

尽管生命终有消逝的一天

但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

器官捐献有哪些重要意义?

器官捐献以自愿、无偿为原则,捐献方式有两种。一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通过书面自愿申请器官捐献登记, 并且没有撤销登记,待其身故后进行器官捐献;二是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器官, 待其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的器官捐献。

可用做捐献的器官包括肾脏、肝脏、心脏、肺脏、胰脏、脾脏、小肠等,捐献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会尊重捐献者的遗体,将伤口缝好,恢复捐献者的遗体原貌。

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 陈晓月

“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的贡献。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在此,我们向马红彦同志致敬,一路走好。

截止目前为止,我县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9例,人体器官捐献6例。”

小编语:

正是有了像马红彦同志一样的无私奉献者,用自己生命最后的一抹光亮拯救了别人的生命,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这种爱已经超越血缘、超越亲情、友情和爱情,让爱升华为对自然的爱,对生命的爱,对社会的爱。这样的爱其意义更加深远,更加超凡,亦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完美。

一个肝脏、两个肾脏

爱心将延续三个生命

让我们再次

向马红彦致敬

生 命

因短暂而显得宝贵

器官捐献者战胜了短暂

使生命的价值升华,获得永恒

感谢所有器官捐献者

给世界留下更多生命的可能

 编辑 | 王 佳 张隆业 史益舟 

 校对 |  李    荫

 编审 | 钟丽渊  鲁兆鑫

文章转载须经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