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习惯了居家远程办公,写字楼生意要凉凉吗?

 全球风口 2020-12-09
⬆︎ 蓝字关注

全球风口 丨 你的全球科技前哨侦察兵


这次疫情将永久改变人们的一些行为习惯,而且即使疫情结束了可能也会延续下去。远程办公就是其中之一。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如果在家工作成为常态,曼哈顿将面临挑战》,分享了目前美国远程办公的现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未来的产业动向。

文中提到,有企业高管认为即使疫情结束,让所有员工回办公楼办公已经不可能了。还有的公司更激进一些,他们决定只要员工本人愿意,并且职位性质允许,可选择永久性在家办公。

因为这些公司意识到,既然有的工作员工在家就可以完成,为什么还要让员工通勤几小时在路上,并且支付昂贵的写字楼租金呢?


天天写字楼上下班,真的有必要吗?

纽约市最大的三个商业写字楼租户分别是:巴克莱银行,JP摩根大通银行和摩根斯坦利银行。可以说这三家是纽约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拥有20,000名员工。如果算上租赁面积,三家公司一共超过了1000万平方英尺,几乎是纳什维尔市的所有办公空间了。

这三家公司的高管一致认为,即使疫情结束之后,要让这两万名员工全部回来上班也是不可能了。因为大部分时间可以在在家工作,实现远程办公。摩根士丹利的CEO 詹姆斯·戈曼说:“从这段时间的业务开展来看,已经充分证明员工不需要到办公楼才能开展工作了。”

巴克莱银行的CEO 杰斯·斯泰利也认为:“把我们这儿的7000多人都安置在建筑物里的工作方式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

巴克莱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纽约办事处拥有约7,000名员工

由于疫情的冲击,大量的员工不得不在家办公,因此公司也想了很多办法来顺利推进业务,比如远程办公、远程协作的方式。咨询公司Gartner做过一个统计,他们认为在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中,已经有50%的公司已经适应了让员工远程办公。另外50%即使没有适应,也还在努力赶上,抢购网络服务和硬件,加班加点地建立系统来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Gartner认为,即使在疫情结束之后,选择在家办公的员工数也会大大增加。

这些公司能够远程办公,其中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远程服务的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远程视频会议提供商Zoom公司,用户数量从年初的1000万增加到4月1日的2亿,截至4月21日达到了3亿。

还有为企业提供虚拟专用网络的公司Citrix Systems和Teamviewer AG,他们提供的平台服务能够让员工在家里用笔记本就可以连入公司的复杂系统了。更不要说Amazon、微软、Google等巨头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它们构建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各大公司顺利开展业务的保证。

疫情期间Zoom公司视频流量远远超过竞争对手丨来源:Bloomberg

当远程办公成为一种常态,这些公司高管会发现,既然有那么多员工可以在家顺利推进工作业务,继续花那么多钱在商业办公楼的租金上,这笔投入似乎显得多余,还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纽约房地产公司Halstead的CEO Ramirez表示,他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未来我们公司的员工真的有必要挤到办公楼来上班吗?”

另一家咨询公司Nielsen的CEO David Kenny计划把纽约的办公楼改成员工举行会议的场地,员工每周只需要来办公室开个会就行了,平时都在家办公。Kenny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正好有的办公室空间租赁合同到期了,这加速了我们向远程办公转型的决定。”

认同员工远程办公的还有科技巨头公司Facebook和Google,它们已经宣布让员工在家办公的政策延长到年底。社交平台Twitter公司更激进一些,在曼哈顿的纽约办事处决定,只要员工的职位性质允许,并且员工本人愿意的话,可以选择永久性地在家办公。



逃过了大萧条、911,这次历史会重演吗?

一直以来,纽约市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挫折事件:1918年西班牙流感,1929年引发的大萧条,1970年代的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911事件。每次几乎都有人宣称这座城市将会永远改变,但是纽约市依然能够繁荣起来。

很多纽约当地人都觉得,这次疫情有很大不同。跟历史上的灾难性事件相比,这次疫情冲击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经济低迷、失业率达到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很多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开始缩减办公面积、退租来削减开支。

更不能忽视的是,大量的员工选择在家办公以后,整个城市受到的经济影响。从上下班高峰时间的地铁、公交车和跨城市的铁路,到酒店的差旅,餐馆、酒吧的消费,杂货店、超市的购物,城市经济需要这些消费活动来刺激,但是在家办公使得这些经济活动陷入了停滞。

根据《纽约时报》,房地产税占了纽约市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笔钱也是城市基础服务的重要来源,包括警察治安、垃圾清理、街道维修。而税收一旦开始减少,城市经济复苏的进程会进一步放缓。

大量的员工选择在家办公以后,整个城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


写字楼正在受到冲击

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CRIC)的数据,中国四大商业中心——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平均写字楼空置率在第一季度上升至1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分析师预计今年的写字楼空置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在疫情来临之前,国内写字楼市场本来就不景气,平均出租率和租金均出现连续6个季度下跌,而疫情的冲击更是让写字楼市场雪上加霜。

王煜全在得到上线的最新讲座《即将复苏的“居家经济”》里提到,“居家经济”正在形成一个大的潮流,人们在家里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不管生活、工作还是娱乐,都可以在家里完成。人们开始担心,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在家办公,对写字楼的业务就会带来冲击。

更长远来看,未来的居家工作将会带来大量的远程协作,会有大量“虚拟企业”的兴起。原来几个哥们决定创业,往往是大学里的上下铺;而现在的创业,可能是因为在网络中协作的时间长了,互相之间认可,一拍即合就决定一起创业了。

而人们对写字楼需求的减少正在发生。根据财新网,2020年第一季度北京写字楼空置率达到13.2%,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位,原因是有不少小微企业租户出现了退租或缩减租赁面积的情况。同时在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广州写字楼市场出现了大面积的退租案例。

疫情的蔓延和持续的确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企业的协作模式,也会改变写字楼的生意模式。毫无疑问,未来也需要写字楼的业主们做出更多的创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