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一箱老白茶前,4点常识解决你的疑惑,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小陈茶事 2020-12-09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大雪后,冬至不远。

数九寒天,秋收冬藏,冬天是个蛰伏的季节。

连日来,天色阴晦, 少见晴日。

入夜后,万籁俱寂,悄然无声。

不像清秋夜,凉风习习,金风玉露,朗月清风。

清冷的冬日, 宜围着暖炉,闲话茶事。

晚来天欲阴晦,寒风习习,能饮一杯无?

连日的降温,让煮老白茶的热度,频频上涨。

冬日里,适合多喝性味温和的老白茶。

不过,提到冬日的“藏”。

茶界里,有关老白茶收藏的诸多疑惑,一直困扰着不少茶客。

到底,老白茶的收藏有没有意义,该怎么选,怎么做?

下面就来,闲话老白茶收藏的二三事。

《2》

一,老白茶的收藏,有没有意义?

有部分茶友认为,茶叶是拿来喝的。

不是买来当陈设品,收藏品摆放的。

所以,所谓的“收藏老茶”说法,完全就是骗局。

买茶喝茶,喝多少,买多少,就行了。

其实,按这样的极端想法,完全是否定了老白茶的收藏价值。

自古来,实践出真知。

老白茶的收藏,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

当然得亲自试过,方才能得出答案。

从现实层面看,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收藏白茶的好处有不少。

1.存新茶,喝老茶,能让你感受一款茶在不同存放阶段的风味。

在后期存放过程中,白茶的风味一直处于变化。

存3个月,存半年,存一年,存三年,每个不同的存放阶段下,白茶展现出来的风味魅力不同。

一边存茶,一边饮用,更能体会白茶的陈化演进,对丰富喝茶实战经验有帮助。

2.将新白茶存成老白茶,成本更低。

单从价格定位看,品质相似的白茶,新茶的性价比更高。

比起老白茶,新白茶的市场价更加透明。

同时,自行存茶,可以避免买到做旧茶的风险。

从多方面看,一举多得。

3.时光不能倒流,岁月不可再生。

每一年的天气、气候,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产出来的作物,亦会有不同的风采。

就像82年的拉菲古堡,已成收藏界的一大经典。

从白茶收藏的角度看 ,按现在的市场行情,年份越高的茶,身价连年都在涨。

如果时光能倒流到四、五年前,想必不少老茶友会后悔,当年藏下来的茶,数量太少了。

可见,有关白茶的收藏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没有亲历之前,没有发言权。

《3》

二,什么样的白茶,值得收藏?

藏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白茶的收藏,很多时候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掌握技巧,买到好茶,才能获得更高的收藏回报。

不过究竟什么样的白茶 ,才值得我们收入囊中,妥当珍藏呢?

从经验看,当然是从新茶时期,就要选对好苗子。

唯有白茶的底子足够好,经年的存放历程中,才能大放光华。

不然,买到原料平庸,工艺不精,内质寡淡的劣质白茶。

那么不论存多久,烂泥扶不上墙,劣质茶没有存放意义,只会白白蹉跎多年的存茶时光。

选对好茶收藏,建议一看产区,二看年份,三看工艺,四看稀缺性。

1. 茶园环境的温光水汽土,决定了好茶的天然内质积累。

2.特殊年份的白茶,品质更卓绝。

像是红酒领域,人人都在提82拉菲,84拉菲,而鲜少有人直接炫耀老拉菲。

对白茶而言,同样并非一味追求年份高才好。

像2014年的白露散茶,2018年倒春寒影响下的白毫银针、春寿眉、2017年闰六月带来的霜降茶,2020年的倒春寒+晴多雨少下的春白茶、秋白茶。

茶作为农作物,看天吃饭,受天气因素影响大。

选对独特年份的白茶收藏,品质更好,意义更佳。

3.白茶的工艺,并不简单。

好的工艺,能够为优质白茶的品质,提供助力。

而粗制滥造,暴力烘干,内质受损,水分不达标的白茶,品质缺位,根本没有存放价值。

4.收藏的选择,讲究物以稀为贵。

按当前的老白茶市场看,老寿眉较多见,而老银针少见。

如果能从新茶期,就收入一批白毫银针收藏,妥当珍藏。

假以时日,这一箱在市面上属于稀罕品的白毫银针,身价自然不低。

《4》

三,白茶的收藏,选新茶更好?

收藏白茶,是选新茶好,还是老茶好?

公正的说,是两者都可以。

从新茶入手,价格成本更实惠,但要付出的时间成本更多。

而从老茶入手,也有不可替代的好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更好的摘苹果。

站在前人的存茶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收获一批年份更老的白茶。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款白茶,何以能称为“老茶”?

它的存放时间,不能低于三年。

将三年的时间换算下来,就是上千个日日夜夜的等待。

时间跨度长,存茶付出的等待时间久。

而从老白茶开始收藏,可以减少许多的时间,至少能节省三年的光阴。

不过从老白茶开始收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且成本较高。

需要你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能区分买到的白茶到底属不属于老茶。

若是不懂鉴别白茶年份及品质,很有可能遇到年份做旧作假,价格虚高的白茶。

综合来看,在新白茶与老白茶当中,存在一项更优的答案。

那便是,收藏陈白茶。

比如,现在去收藏2018年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等到转过一年,庚子年一过,迎来2021年的新春时,它们便能进阶为老白茶。

如此一来,选择陈白茶开始收藏,着实是白茶收藏路途上的一条捷径!

《5》

四、藏白茶,多藏广藏不如精藏

收藏白茶时,很多茶客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于是,大多数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种茶都存一些。

少量存,广泛存,多品种存。

也就是说,每一种白茶都存上些许,数量不多。

白毫银针存放几两,白牡丹收藏半斤。

而不同年份,不同产地,不同厂家的寿眉饼,再收藏一两饼。

按这样的收藏做法,存量不多,但种类却不少。

这其中,颇有几分广撒网的意思。

就想试一试, 做一下藏茶的试水。

然而,出于 “尝试尝鲜”的心理买茶,无可厚非。

但如果是长期存茶,这些零零散散的白茶存到最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家里边什么样的白茶都有,零零散散。

东一箱,西一盒,收纳起来比较费工夫。

到最终,索性就将它们全部塞进大箱内。

但这样一来,又会让不同的白茶,彼此之间出现串味风险。

对于此,建议是在收藏白茶时,尽可能是同一款茶成批量收藏。

比如,在一众茶样里,觉得某款白牡丹的风味不错时。

那么可以再入手三、四斤同款的茶,放在大箱内,团队陈化。

白茶存的数量足够多,可使白茶之间相互促进。

茶香分子们可以彼此之间,更好的聚集,促进整体陈化,形成良性循环。

而少量的茶,存放起来麻烦,长期效果不如成箱成件的茶来得好。

少量装的白茶 ,建议当做“尝鲜装”,不推荐久存。

长期收藏白茶,团队陈化效果佳!

《6》

关于收藏的选择,老苏曾写过个名句:

关于浓和淡,最著名的便是老苏的那句名句: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抛开这句诗的创作背景,单从诗意看。

他想表达的是,真正的美人和真正的美景,不需刻意去雕饰。

同样的,收藏一款茶,不需太多的心思琢磨。

选好茶,选对口味适合的茶,再加以细细珍藏。

假以时日,便能够领略到, 老白茶的甘香醇美风情!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