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笛子曲带你剖析“气震音”的区别!原来如此!

 竹笛大学 2020-12-09

气震音,是指通过腹部控制来进行气息有规律的震动,从而形成的一种规律性的气息震动。吹奏过程中需要注意肚子保持腹式呼吸的状态,要有规律的一顶一顶起到有规律的气息震动。

这个技巧在需要拉长的音中使用较多,那么今天,我就来跟你们唠唠气震音的几种常用表现形式:


1.声音中等,振幅慢

这种类型的气震音被运用的曲目,大多为速度较为缓和、长音较多、音色整体偏低的曲笛曲目(例如:幽兰逢春,乱红)


2.声音响亮,振幅较快

这种气震音被运用的曲目,大多为速度中等、且吹奏的每一个音都需吹奏的响亮、加上长音较多的E调笛曲(例如:春到湘江,大青山下)(注:比E调小的笛子为梆笛,比E调大的为曲笛)


3.声音较轻且稳定,振幅略慢,以渐弱结尾

这种气震音被运用的曲目大多为速度不快、旋律性强、节奏不会过于复杂的曲目,多以抒情叙事的歌以及民谣为主(例如牧民新歌慢板部分,左手指月)


4.声音响亮,振幅快,短暂

这类气震音运用于强调音的时候,曲目情绪起伏大、其中有音吹完后需要停顿一下,便可以使用这个气震音的方法,这个气震音吹奏基本不会超过两拍(例如:赤伶,深秋叙)

每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需要演奏者根据曲目的情绪做出的处理,音量的或强或弱、震动频率的或快或慢都会对曲目产生影响,但是,由腹部来控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平常我们练习气震音可伴随长音一起练习哦!

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还有什么想学的技巧

欢迎留言哦!

点这里,让我知道你“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