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乘

 金菊傲霜 2020-12-09

​这时,坚净信大菩萨问地藏大菩萨:“如何开示求学大乘之人,令其方便趣入呢?”

地藏菩萨回答道:“善男子,若有众生想求学大乘,应当先知道最初所造作的根本业。其最初所行的根本业,即依一实境界而修信解,由于信解力的增长,能够速入菩萨种性。所谓的一实境界,即是众生本自心体,从无始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所障碍,如同虚空。离分别相,平等遍满,无所不至,十方圆满,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寂静,真如之相的缘故。

为何呢?一切由心念而起的分别,犹如幻化,没有决定的实相。所谓识、受、想、行、意念、思维、觉知等种种心念,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也非杂色,没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遍满十方虚空一切世界,若求心体形状,不能以区分而有所得。但由于众生无明痴暗熏习的缘故,而现妄想境界,令其产生执念。即此心不能自知,妄称自有,起觉知想,执我、我所,却没有真实的觉知之想。由于此妄心毕竟无体,终不可见。若无觉知而起分别,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的差别之相。这是由于一切法皆不能自有,只因妄心分别而存在。即一切境界各不相同,以自念而存在,知此为自,知彼为他。因此一切法皆不能自有,其体并无差异。只因妄心不能了知内本无,妄称有内外境界,而妄生种种念头,说有说无,说此说彼,说是说非,说好说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之想。应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以妄心为本。”

“由于此妄心并无自相,只依境界而存在,即攀缘觉知前念境界的缘故,称此为心。又此妄心与前念境界,虽相互依存,却没有先后之分,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的源头。为何呢?即依妄心,不能了知法界本来一相,说心有无明。依无明之力,而现妄想境界,又依无明灭的缘故,一切境界灭,并非依一切境界。由于不能了知,则说境界有。无明也并非依境界,而生无明。一切诸佛,对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又再不依境界灭而无明灭。以一切境界从无始以来,体性本来寂灭,本来未曾有。因此义理,因此说一切诸法皆依心为本。应知道一切诸法,皆名为心,义、体本无差别,由心所摄。又一切诸法,从心而起,与心造作生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并不存在常住相。由于一切境界只是随心所缘,念念相续,而得住存,暂时而有。”

“所谓心的含义,有两种相。何为两种相呢?一是心内相,二是心外相。所谓心内相,又分为两种。何为两种呢?一是真,二是妄。所谓真,即是心体本相,如如不动,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细难见,遍满一切处,恒常不坏,能建立、生长一切万法。所谓妄,即凡夫所起的念头、分别、觉知、思维、忆念等,虽然念念相续,能生出一切种种境界,但体性虚无,并非真实存在,因此不可见。所谓心外相,即一切万法种种境界,由于随心所念,境界现前,了知有心内与心外的差别。应到知道,内妄相以因为体,外妄相以果为用。依此义理,所以我说一切万法皆名为心。”

“又应当知道,所谓心外相,如同梦中所见种种境界,皆是唯心所造,没有真实外事。一切境界,皆是如此,即是依无明识之梦所见,妄想造作而成。”

“另外,应知由于内心念念不住,所见所缘的一切境界也随心念,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如此生灭相,只有名字,实不可得。心不会至于境界,境界也不会至心。如同镜子中的影像,没有来也没有去。所以一切法,若要求生灭定相,是不可能得到的。所谓一切万法究竟无体,本来常空,实无生灭。由于一切万法实无生灭,则一切境界无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此自性清净心,清澈圆满,无分别相。由无分别相,于一切处,无所不在。由无所不在,能依持建立一切万法。”

“另外,此心名为如来藏,即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诸佛法身,从无始以来,无所障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出的种种功德业,恒常炽燃,未曾休息。遍一切世界,皆能显示造业,种种化益。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业力其性为一,即本无分别,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依此一法性而有业用,同自然化,体无别异。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随众生生死相续,恒为其依。譬如虚空能容受一切不同的物质,这一切不同的物质皆依虚空而存在,建立、生长。住于虚空中,由虚空所摄。以虚空为体,与虚空并无界限。应知物质之中,虚空界不可毁灭。即使物质坏灭时,最终还是归于虚空。而虚空本体不增不减,不动不变。诸佛法身,亦是如此,能够容受一切众生各种果报。一切众生的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存在、建立、生长。住于法身中,由法身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法出法身而存在。”

“应当知道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也是不会毁灭。如果烦恼断坏时,最终归于法身。而法身界不增不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以来,与无明之心同,由痴暗因缘所熏习业力缘故,显示妄想境界。以妄想境界熏习的缘故,而起妄想相应之心,执着我、我所,造集各种业,承受生死之苦,说此法身名为凡夫。若凡夫中,受法身熏习而渐渐有力,烦恼则会逐渐微薄,能够厌离世间,求涅盘之道,信归一实,修六度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此名菩萨。若此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圆满,彻底能离无明烦恼,转名为佛。应当知道这些凡夫、菩萨、佛等,皆依世间假名而说,才有此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差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