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病——风水相搏型水肿的症状、症候、治...

 柴胡黄芩图书馆 2020-12-09
【肾病——风水相搏型水肿的症状、症候、治法、用药】

风水相搏型水肿的症状:

1、初起目睑浮肿,继则四肢、腹部乃至全身皆肿,以头面部为剧
2、其肿来势迅速,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恢复较易,小便减少
3、因于风寒者,伴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咳嗽咳痰稀薄,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因于风热者,多见咽喉红肿,或乳蛾肿痛,苔薄黄,舌质偏红,脉浮数。

【证候】风邪入侵,肺气失宣,通调失职,风遏水阻,泛溢肌肤,以致全身水肿。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其性轻扬上行,故头面肿剧而来势迅速。水气郁于肌表,以邪实为主,故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易恢复。风邪虽为主因,但每夹寒夹热入侵,故可伴有不同兼症。风寒在表,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楚;风热上受,则见咽红而痛,热毒深重,则乳蛾红肿疼痛,甚至腐溃。若风邪表证已解,头面浮肿消退,而水湿不化,潴留四肢肌肤,可转为水湿浸渍证。

【治法】 散风宣肺行水。
【代表方】越婢加术汤、苓桂浮萍汤加减。
【方义】两方均有疏风散邪、宣肺利水作用。前方宣肺清热,祛风利水,宜治风水夹热之证;后方疏风散寒,宜治风水夹寒之证。

【方药】麻黄、防风、浮萍、杏仁疏风宣肺,发汗解表;白术、茯苓、泽泻淡渗利水,共奏疏风利水消肿之功。

加减:
风寒偏盛者,加桂枝、苏叶,配麻黄加强辛温散寒功能,使水气从汗而泄,桂枝配白术、茯苓、洋泻,具有化气行水的作用;

风热偏盛者,加生石膏,配麻黄以清宣肺热,使肺气通调;

热毒甚,咽喉红肿疼痛,去白术之苦温,加银花、连翘、板蓝根、蚤休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咳喘痰多,加桑白皮、葶苈子、苏子肃肺化痰,降气行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