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脱毡帽的岁月(三)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0-12-10

本文作者:要瑞芬


快乐的陀螺——严崇富老师

用“陀螺这个词来比喻文质彬彬的历史地理老师严崇富似乎很不恰当,但是从特殊意义上讲,这个比喻又恰如其分。严老师有一副乡村学究的外表,说话慢条斯理,讲课有条不紊。他的视力很差,即使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看人的时候还需要眯起眼睛来,给人一种亲和友善的感觉。因为担任文科班两门课的老师,所以严老师和我们交流很多,但我不记得严老师批评过我们,也许他是太忙,根本找不出时间来批评我们。

严老师工作起来的那股忘我劲头活像一只上满发条、永不停歇的陀螺。严老师负责两门课的教学,这就意味着五分之二的高考重担压在他的双肩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我们入学成绩很差,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悲观厌学。严老师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他同情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认为高考是带给我们人生重大变革的唯一机会。他认为不管考上考不上,都要以最大努力去争取。他在我们面前表现得非常乐观和自信,自己却如同父亲对儿女一般,默默地承担了所有压力,真可谓父爱如山,师恩似海。每当我想起这一切,就会感到喉咙哽咽。在严老师的感染和鼓励下,我们也拾起了自信。将近四十年以后,我问严老师:那时候您对我们有没有信心?”他不假思索地说:“有,当然有!”我理解他那时的想法,他确信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有相应的成果。实际工作中他也是那样做的,在两门课的压力下,严老师根本没有业余时间,也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家对他来说只是个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他给自己上满了发条,像一只快乐的陀螺一样,在教室、办公室两点一线中旋转,对自己的一双儿女却没有时间照顾,在此我们也非常感谢严师母对严老师工作的支持。

严崇富老师和严师母

可贵的是他对这种紧张和忙碌不但毫不抱怨,反而乐此不疲。严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在他办公室给学生补课。有时学校晚上停电,他就点燃煤油灯,并尽量把油灯罩擦得铮亮,好让那盏小小的油灯再亮那么一点点。老师在微弱的灯光下,费力地看着课本上的内容,给学生耐心讲解。昏暗的灯光对他本来已经十分弱的视力产生了更坏的影响,但他从未考虑这些,严老师用他那羸弱的身躯和忘我的奉献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自信的蓝天。严老师对文科班的贡献最大,绝大部分文科考生主要靠他所担任的两门课拿分。他的辛苦没有白付,当年的高考,文科大中专一条线录取,苏中的文科班高考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严老师为了帮助我们实现改变命运的梦想,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文科班的同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受益颇深,所以特别敬重他。

我们当年赴中旗参加高考时,严老师不能随行,他只好在心里默默牵挂我们。在考试的最后一天,严老师终于忍不住了,他搭乘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一路颠簸赶往中旗,见到我们的时候,他来不及喘口气就便迫不及待地询问我们考试的情况。而我们,见到严老师后就像在沙场厮杀精疲力竭后,突然见到了久别的亲人,那种感动、那种放松、那种安慰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后来严老师被选拔去包头登记高考分数,他在成千上万份试卷中寻找苏中考生的成绩,用心何其良苦!直到今年他还清楚记着当年苏中考上九个本科,一个大专,我能想象得出他当时的激动心情。 

在我的记忆中严老师过一次气,那是因为我们耽误了学习。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们班被派去劳动——脱土坯,其实就一两个小时。当我和张二维正在努力抹平模子里的泥时,没注意严老师什么时候站在了我们面前,他两只手插在裤兜里,脸色铁青,一反平时的和蔼,声音也变得低沉了许多。他生气地质问:“为什么不在班里学习而跑到这里劳动?他并没有等我们回答就气冲冲地转身走了,估计是和校领导理论去了。

严老师还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被他自己命名为“宝葫芦式教学法”。在第一遍讲解时,进行全覆盖式教学;第二遍讲解时,为了加强记忆,严老师会强调重点;第三次复习时,则会进一步抓住重点;到第四次复习时,老师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收听收音机的广播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认真分析,更进一步缩小复习的范围,而且大胆地猜题押题。当年的历史和第二年的地理,老师分别猜中了一道5分的题。这5分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是可以决定命运的。

严老师讲授的历史课非常有吸引力,记得在一次教学检查中,他把火烧赤壁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了如同身临其境,我至今记忆犹新。严老师当时是口若悬河、神采飞扬,往日的慢条斯理早已不见了踪影。我们听着更是如醉如痴,下课铃声响起,我们才如梦初醒,不得不将思绪从刀光剑影、斗智斗勇的三国时代拉回来。我以前觉得历史课很枯燥,总是一大堆变法、革新、起义、战争,听完严老师那次讲课我改变了对历史课的看法,并且喜欢上了历史。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的在三个志愿栏内全部写上了历史专业。我读研究生期间,选择的主攻方向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也许是潜意识受了高中时代严老师历史课的影响吧。我班的两名学霸级的同学张彦钦和张德贵也选择了历史学专业,而且鉴古通今,学以致用,双双走上了高层领导岗位,成了今天令严老师骄傲的表扬和宣传的对象。

不过严老师一般不那样敞开讲课,因为我们是备考班,所以,他在教学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他对课本做了认真研究,觉得课本上的语言不够言简意赅,就把教科书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一遍,再加上一些课外补充材料,整理成一篇篇内容丰满又条理清楚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那些题经过他的整理,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记忆。他还训练我们如何应对一题多问法和多题综合问。每天严老师都在下课前把经过他精炼和综合的材料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有时他实在没时间抄黑板,就把自己备好的教案给我,由我先抄下来,然后我再把自己的笔记传给下面的同学,这样一一相传,完成抄写。

严老师的地理课更是一绝,他的一句至理名言是 “图不离手,手不离图”,他要求我们人手两本地图册,一本中国地图册,一本世界地图册。严老师记忆力非常好,他自己的脑子就是一本活地图,各个国家的地形地貌,甚至人口密度,重要城市他都熟记于心,对中国地理地图更是了如指掌。他要求我们做到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己温习,必须随时翻阅地图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中每一条重要的铁路线、重要的城市位置、河流、湖泊、山脉、港口、关卡、海峡、航道都清晰地印在我们的脑子里,两本地图册也几乎被我们翻烂,高考成绩显示,我们的地理成绩是在各科成绩中排名最高的。

去年回国我专程拜访了严老师,老师红光满面,精神焕发,身体非常健康。严老师很珍惜师生情谊,得知我们要去看他,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多次打电话给远在包头工作的女儿,告诉她这个令他高兴的消息。那天他早早出门,在大街上迎候我们,见到我们之后更是高兴得老泪纵横。我们一起回忆起当年共同奋战的情景,老师仍然兴高采烈,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份自信和自豪深深地感染了我。聊到当年那段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经历,我问他有没有后悔过,他无怨无悔地说:“从来不曾有过,也永远不会有。

现在的严老师每天锻炼身体,参加各项老年健身活动,七十多岁的他还学会了跳广场舞,那种快活忙碌的劲头又像一只陀螺了。严老师一生只知道奉献,不懂得索取,他以一种理解的态度看待子女,看待社会,看待国家。他对现在的生活状况很知足,他真诚地感谢党感谢政府,让他晚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我相信这种乐观正能量的心态一定会使这位老人健康长寿。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敬爱的严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学生永远不会忘记,他永远是我们敬重的恩师。


该文作者为本平台特约撰稿人,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8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长期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定居加拿大多伦多。

【本期幕后】

策划:安强

编辑:敏敏

校对:楚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