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北老故事」驰骋在中长铁路以西的辽北铁骑 (二)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0-12-10

1946年11月,辽吉军区根据军事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辽吉一分区在大沁他拉组建骑兵团,以原辽吉五分区的骑兵大队为基础,抽调一分区其他部队的骑兵和各县区的骑兵组成。1947年1月,由于原一分区步兵十五团分別编入其他部队,骑兵团遂定番号为十五团,习惯上仍称骑兵十五团或骑兵团。

骑兵团设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初建时有4个连及一个通讯排,不久总兵力增加为5个连及一个警卫连。团司令部下设作战、通信、军务、管理等四个股,政治处下设组织、宣传、保卫、直工等4个股。

由于一分区准备将地处蒙古地区的奈曼作为反攻的依托区,骑兵团的组建就显得更加重要。骑兵的特点是速度快,突击力强,善于远距离奔袭,出敌不意,打敌不备,小股土匪和降队十分惧怕。骑兵对于运动之敌实施侧翼迂回包围,或担任侦察警戒、掩护部队转移、追歼逃跑漏网之敌,更是十分自如。骑兵团组建后,在一分区司令员刘述刚的指挥下,配合其他团队于1946年11月消灭了活动于八仙筒附近的300百余名土匪。在一分区副司令员孙兴华的带领下,先后剿灭了活动于奈曼旗南部一带的土匪“仁义”、“大、小庄稼人”、“路字”等匪股,在石匠沟击毙匪徒30余人。

1946年12月20日,骑兵团配合一分区十四团找掉了阜新红帽子国民党军据点。接着,又乘胜挺进福兴地,突然袭击了土匪降队,第一连在战斗中将国民党降队的团长击毙。12月底,骑兵团夜袭在八仙筒的国民党军,将敌赶走。战斗后,骑兵团下属各连增加补充了兵源,增加了直属炮兵排,配备了3门六〇炮。

1947年3月,为了策应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作战,一分区部队由奈曼向康平、法库一带挺进。骑兵团担任了长途奔袭伪乡公所,摧毁地主武装,深入敌后侦察情况,掩护地方政府开展工作,扩大解放区,开辟游击区等任务。在东蒙自治军司令员阿思根的带领下,该团随同蒙骑一师、蒙骑二师挺进库伦、哈尔套一带,奔袭了科左后旗的吉尔嘎朗,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科左后旗保安队,俘虏了保安司令兼旗长贺喜格以下300余人。接着,进入库伦、彰武、科左前旗的交界地区剿匪,掩护和协助地方政府发动群众。

1947年4月,骑兵团副团长张庆诚奉命带领警卫连一个排30多人去库伦,清理团后方。他们从后新秋向西走了20多华里路,遇到了属于国民党武县长包国良的马、牛群。包国良是彰武有名的恶霸地主,有钱有势有武装,有5个连兵力的骑兵。副团长张庆诚带领战士们赶走了包国良手下看护马、牛群的人,缴获了400多匹马、500多头牛。他们高兴地赶着牛、马群向库伦进发,由于牛群走得比较,影响了行军速度,张庆诚果断地决定,丢下牛群快速前进,免得包国良的骑兵追赶上来。

在沙坨子里,张庆诚等人挥鞭驱马疾行。有的马跑死了,就换乘马群的马骑,继续前进。下午5时,张庆诚等人进入库伦城街里。包国良的骑兵随后就赶到了库伦城外,他们在周围转了几天,寻找被夺走的马群,但不敢向库伦发起进攻。张庆诚将缴获的马匹全部交了库伦政政府旗长孙馨远,清理完团后方之后,返回了康平。

1947年5月12日,骑兵团攻克了彰武县冯家窝堡,消灭了国民党独立支队包留柱部,摧毁了国民党彰武县第三警察分局,俘虏了分局长顾广春以下40余人,获掷弾筒1个,枪20余支,马60余匹,牛45头及弾药和文件,包留柱只身逃往彰武县城。

1947年6月,一分区骑兵团编入了新组建的蒙汉联军骑兵部队。这时,国民党新骑兵第一军在辽河边搭起浮桥,动作迅速地跨过了辽河,占领了法库以南的大孤家子、三面船一带,并派出骑兵第三师抢占了法库、新民之间的公主屯,以掩护其侧翼安全。

面对紧急的敌情,辽吉军区司令员邓华和政委陶铸当机立断,命令蒙汉联军骑兵部队立即出发,迎战该敌。骑兵团随蒙汉联军其它团队于6月中旬抵达康平县以西地区,严阵以待。半夜,部队插到距离大狐家子5华里处,等候总攻命令的下达。侦察兵抓来了“舌头”,摸清了国民党军阵地的情况。夜雾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战士们从东西北3个方向,悄悄地摸到距国民党军阵地约50米处潜伏下来。

总攻于凌晨1点30分开始,顿时,尖锐的枪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山炮的轰鸣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战士们的喊杀声,刀枪的碰撞声响成一片。

战火笼罩了大孤家子。敌军部发出了一阵可怕的喊声、骂声和哀求声。恐慌、混乱和死亡充满了整个军营。不到一个小时,敌人支持不住了,开始向三面船方向溃逃。不能给国民党军以喘息之机,我骑兵部队在后面策马跟踪追击。当追杀到三面船时,东方已微泛起了灰黄色的朝晖。敌骑兵一师迅速地摆开阵势,开始了十分凶猛的反攻。一道道急促的火光,夹着一声声轰然的巨响,在广阔的辽北平原上涌起一股股泥土的喷泉。在随风飘散的硝烟中,国民党军的马队像群鸦,呼啦啦地冲了上来。

一片刀声铿锵,一片杀声震天。骑兵对骑兵,眼睛分外红。我骑兵部队勇猛冲杀,给国民党军造成了很大伤亡。敌人又一次溃败了,逃向了位于大孤家子东北的黄贝堡,企图依靠敌骑兵二师卷土重来。然而,兵败如山倒,敌骑二师很快就被我兵部队打垮,向铁岭方向溃逃。战士们夹紧马肚带,呐喊着猛追上去,马刀上闪耀着凛冽的寒光。气喘吁吁的敌人刚刚拼命逃到大青堆子一带,就遭到了东北民主联军蒙骑二师的截击。敌人被逼无奈,只好勒转马头,向西面的新民、彰武方向逃窜。当敌人逃到新民县公主屯南面时,又遭到东北民主联军蒙骑一师的猛烈炮火的拦击,敌溃不成军,陷入三面被围之中。南面是滚滚的辽河,由于上游下了暴雨,涨了大水,浮桥被冲毁了。法库县城出来接应的国民党军队,被我在双台子截住,无法向前推进。

蒙汉联军骑兵部队中的4个骑兵团,连续追击敌人两天两夜,马不停蹄地东讨西杀。一分区骑兵团一直跟着司令员曾凡追歼敌人,战士们的军装被尘土染成了“呢子”,面目却精神焕发,眼晴血红但炯炯有神,满是汗污的脸上流露的是夺取胜利的信心。为了使战士们稍微休息一下,司令员曾敬凡带领一分区骑兵团进入新民县东蛇山子村附近的小村子,让大家吃点东西,抽一袋烟,提一提精神,以利再战。

凌晨5时,哨兵带来了一位肩挎粪箕的40多岁的庄稼汉。他向司令员曾敬凡报告,说东蛇山子村睡满了国民党骑兵,而且在村北的小山坡上还架着好几挺机关枪。曾敬凡一听这个情况,感到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东蛇山子村南面是辽河,敌人处于背水作战的地位,就像钻进了死胡同;担忧的是身边只有1个团,其他3个团没有跟上来,感到力量不足,而敌人是会垂死挣扎的,曾敬凡思考片刻,便下决心攻打敌人,他首先将情况向指战员作了简短介绍。“冲上去消灭敌人!”战士们压低嗓门呐喊道。一个头缠绷带的战士,高高地扬起了雪亮的马刀。曾敬凡紧捏刀柄,夹紧马蹬,命令战士们上马出发。

在欲明欲暗的曙色中,一分区骑兵团分3路扑向东蛇山子村。曾敬凡亲自带领3个连的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取了村北面的山头。一场激战又开始了。马刀闪闪,马蹄得得。马刀下人身首分家,马路下敌人粉身碎骨,还有更多的敌人,被挤进汹涌的辽河。

旭日东升,放射出瑰丽的霞光,照在刀尖和汗淋淋的马背上,棕黄色的辽河哗哗地流着,好像在唱一支雄壮的英雄赞歌。蒙汉联军骑兵部队终于击退国民党骑兵一军的进犯,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攻打四平街的战斗,掩护了主力部队侧翼的
安全。

1947年秋天,副政委李彦龄带领一分区骑兵之一部,先后两次袭击铁岭县西部双树子村之敌。第一次,他们乘敌人午睡之机,突然袭击了双树子村的地主武装,歼灭敌人30名,获30余支枪。

国民党新六军为了巩固占领区,在双树子村设立了据点,派出一个排兵力驻守,指挥地方2个保安中队和一个地主还乡团。9月10日,地主还乡团凭借青纱帐为掩护,袭击了一分区骑兵团的一个小哨,造成10余人伤亡。副政委李彦龄闻报后,亲自带2个连追击前来偷袭的地主还乡团,一直赶到双树子村头也没有追上,方勒马后撇40里。

夜晚,秋风把青纱帐吹得沙沙作响。副政委李彦龄想起白天被偷袭之事,心中十分气愤。

半夜,部队奉命悄悄集合起来,扬鞭向双树子村奔袭。夜色掩护了部队的行动,他们偷偷地越过双树子村外的小河,绕到了国民党军防御力量薄弱的村东面。拂晓,骑兵团发起突然袭击,首先歼灭了2个保安中队和30多人的地主还乡团。当进攻到新六军排指挥所时,一度遭受了挫折,伤亡了10余人。副政委李彦龄命令见习参谋李凤义带领通讯班加紧进攻,三连将大院紧紧围住。通讯班很快就冲进了敌人大院,打开了大门,三连突击排随即冲入大院,终于消灭敌人。

1947年秋,一分区副政委黄永辉带领骑兵团和蒙骑十四团,于夜间向法库大孤家子运动。不料,那里住了国民党一个蒙古骑兵旅。因为蒙骑十四团为前卫团,讲的是蒙古族语,敌人没有留意,蒙骑十四团就进入村内。当骑兵团进到村头时,发现村内驻有敌人,有的睡觉了,战士们遂将敌人的马匹牵走20多匹。这时,村内敌人发觉了,并与蒙骑十四团交战,蒙骑十四团马团长负伤,部队边打边撤。村头敌人见门口只有骑兵团大车,马没有了,就惊慌地不问对方是谁就爬上了大车。天亮后才发现,骑兵团的大车竟然坐着20多名敌人,全部乖乖地当了俘虏。

1947年9月,一分区司令员赵东寰奉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带领蒙骑师和一分区骑兵团挺进北宁铁路线,阻击华北国民党军的增援,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部队由康平出发,经彰武过柳河,来到了离绕阳河铁路大桥约5华里的小镇上。清晨,驻守小镇的一个连保安队误以为我军是国民党正规军队,赶忙列队欢迎。副团长张庆诚将计就计,同敌人假意周旋,一连连长邢永胜乘机将敌人武装缴械。并全歼了守卫绕阳河铁路大桥的敌军,将铁桥炸毁,切断了铁路运输线,然后挥兵直扑白旗堡。

白旗堡位于绕阳河铁路桥东5公里,新民县城以西25公里,是北宁铁路线上国民党军控制的一个重要据点。10月1日清晨5时,骑兵团的一个连奇袭了国民党白旗堡警察局。战士们冲进院内时,敌人还在睡大觉。敌黄局员企图举枪反抗,当场被我军击,其余13名警察乖乖地举手投降,缴获步枪30支手枪6支。

在分区主力部队于外线配合主力作战之时,国民党军趁机侵占了康平县城。司令员赵东寰于11月16日率领骑兵团返回康平县城以北,决定诱歼进占康平的敌新六军一六九师五O五团。1947年11月17日,一分区部队于横道子一线对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军发起反击,骑兵团向敌人右侧翼进攻。

雪野上,驰骋着英勇的辽北铁骑。马,各种颜色的马奋蹄疾奔,刀,雪亮的军刀在硝烟中闪耀。骑兵突入了敌人的炮兵阵地,杀得敌人鬼哭狼魂飞魄散,缴获了一部分武器,有力地配合了兄弟团解放康平县。

11月下旬,骑兵团进入昌图县境活动,配合昌图县长白洁率领的县大队伏击了前来偷袭二十家子村的国民党昌图县警察大队,将二十家子村伪村长王树忠及清剿队全部俘虏,国民党昌图县长任福履等人狼狈逃窜。

12月下旬,辽吉军区组成辽南挺进支队,任命一分区副政委曾敬凡为支队司令员,率领骑兵团、十三团、西满独立团到(中)台(安)盘(山)地区开辟新区。

骑兵团为辽南挺进支队前卫,由康平经法库、新民,越过辽河,开辟进军道路。骑兵在雪地上向东南疾进,战士们各个像山一样稳稳地坐在马鞍子上,十分威武雄壮。后边的步兵坐在大车上,沿着骑兵团前进的路线,在雪野中咯吱咯吱地行进着。辽南挺进支队沿途发动群众,开仓济贫,消灭了保安队、降队数百人,枪毙了土匪头子“小白龙”。

12月31日,北风呼啸,雪花飘扬,辽南挺进支队冒雪向辽中县满都户进发。当骑兵团入村内后,就与敌设营人员遭遇。副团长张庆诚误认为是保安队,遂占领村北端,捕获国民党军数十人,缴获冲锋枪30余支。半小时后,国民党主力部队赶到,向骑兵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双方各自抢占有利地形,坚守阵地。不久,我十三团从后面赶上来增援,投入了战斗,敌人退守村东南角,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副政委曾敬凡亲自到骑兵团指挥战斗,双方激战了一天,各自都有较大的伤亡。天黑后,双方各自撤出了战斗。

满都户战斗中,副政委曾敬凡始终在第一线指挥作战,身上三处负伤,上级决定他到后方去养伤。骑兵团副团长张庆诚十分敬重这位敢打敢拼的老红军,他从打土豪没收的物资中挑了一张虎皮褥子默默无言地垫在运送曾敬凡的板车上,充分表达了战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

1948年1月,骑兵团奉命进入黑山地区开辟工作,掩护地方干部发动群众。副团长张庆诚带领骑兵4个连住在黑山县姜家屯,并兼任了地方工委副书记,负责征兵、扩大部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