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鞍山地区凹穴岩画的初步调查与探索

 辽宁记忆 2021-04-14

     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和独立岩石上的 彩画 、线刻、 浮雕 的总称。一般来说,岩画分为两种:一种是用颜料描绘或涂绘制作在山崖上的画叫崖画(或“崖壁画”);另一种是以研磨或凿刻或划刻方式制作的在石头上的画,叫岩刻。两者统称为岩画。岩画始于史前,做为一种文化,与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凹穴岩画,是人们制作于岩石表面上的坑状杯形图案。这种凹穴岩画在国内外的许多地方也有发现,英语称其为“cupules”(凹穴)或“cup-and-ring marks”(杯—环印);中文称之为“杯状坑” 、“杯状小凹穴” 、“凹穴”或“石穴”(图一)。古人制作这些凹穴岩画所采用的工具是硬度较岩画石质高的材料,诸如摩氏硬度6以上的玛瑙、石英等。其造型特征为圆形锅底或直筒状坑穴,直径一般在3,深度在0.4不等。这种凹穴图案或单独或成组出现,也往往与沟槽线条、方格棋盘状、涡形、圆圈等图案共同出现,从而组成一种符号象征系统。不过这种凹穴图案,本世纪初在河南省具茨山发现中原地区存在着规模大、分布广、种类多的古代岩画。这些以凹穴岩画为主的具茨山岩画,与巨石、祭坛、古建筑遗址等组成规模宏大的古文化遗址群。继具茨山岩画大量发现之后,又在河南省的方城、叶县、泌阳、淇县、镇平、淅川、南召、舞钢等地相继发现了同类的刻凿岩画。地处中原腹心地域的具茨山,素与传说时代的炎黄二帝有着时空两方面的密切联系,人们很容易将中原岩画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联系在一起,从而对中国文明的探源有了更多的期待。并不仅仅是由于具茨山岩画的发现而蓦然闯入中国岩画学者的视野,实际上从本世纪初以来,凹穴岩画便一直是国际岩画研究的一个热点;此前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辽宁以及江苏等地也发现过数量众多的凹穴岩画。许多学者对此已经达成共识,认为凹穴岩画不仅是文字出现之前的符号象征系统,同时也是最早的艺术形态。法国、印度等地的凹穴岩画甚至被认为可以早到20万年前的旧石器阿舍利文化时代。

一直以来,鞍山考古工作者都将凹穴岩画以“石窝”相称,本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统一称之为“凹穴岩画”。岩画的表现手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像,另一类是抽象,凹穴岩画则为后者。凹穴岩画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的艺术珍品,不仅折射出远古先民的生活,展示文明,而且还为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凹穴岩画在亚洲的韩国、日本、印度、阿塞拜疆;欧洲的英国、瑞典;美洲及环太平洋地区等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我国的新疆托克逊、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江苏连云港、河南具茨山、广西靖西、台湾万山以及澳门等地也有分布。其中,江苏连云港和河南具茨山凹穴岩画在我国极具代表性。

2003年6月,考古爱好者张峻伟来到鞍山市博物馆,介绍其在千山区发现的“石窝”。市博物馆立即组织考古人员赶赴现场调查,首次发现一处凹穴岩画。它由四十余个圆窝形石刻组成,数量虽少,但已引起考古人员的关注。2008年,随着鞍山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逐步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凹穴岩画被普查队员所发现,市普查队随即成立凹穴岩画调查组展开调查。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鞍山市三普工作队在本地区陆续发现多处凹穴岩画。这一现象立刻引起市三普办的高度重视,随即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组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在海城、千山区、立山区、铁东区共发现凹穴岩画49处。,国家文物局“三普办”对我省在三普工作中的七处重要新发现进行实地拍摄,鞍山凹穴岩画位列其中。凹穴岩画用形象化的图案记录着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足迹。鞍山凹穴岩画并非孤立存在,在世界的许多国家都有发现。鞍山地区凹穴岩画发现的时间虽然较晚,现在还有许多人尚未知晓,但我们可以确定,它是辽河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鞍山凹穴岩画主要分布在千山区(千山镇、大孤山镇、唐家房镇)、海城市(析木、什司、英落)、立山区、铁东区等地,均刻在海拔以下寒武纪浅肉色混合花岗岩及蓝山期花岗岩之上。普查队在鞍山地区14个地点,共发现凹穴岩画群49处,图案114组,凹穴1846个。这些凹穴岩画为研磨或凿刻而成,大小不一,深浅各异,一般在2~4cm,其横剖面大抵为锅底形,直径为3—,深2—,它们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两个或多个相互组合成为一组。凹穴岩画排列方式也各式各样,或一排成行,或连成环状,或散如漫天星斗一样。

在这些凹穴图案中,由中间一个凹穴和与之等距离环绕的数个凹穴组成的图案最多,有93组,有学者称之为梅花状或太阳花状。梅花有五瓣,而太阳花有的是五瓣,有的是九瓣,而这些图案周边凹穴数目却不同,因此说它状如梅花或太阳花也只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说法。此外,还有形如日、月的图案5组,方格等的图案16组。这些岩画大多具有抽象特征,表具象的内容较少。普查队对49处凹穴岩画进行登记,并制做出普查档案,同时进行了录像、照像及绘图。

析木岩画石窝群位于海城市东南的析木镇达道峪和姑嫂石棚一带,共有6处。其中达道峪岩画较为典型。

达道峪岩画位于析木镇达道峪村西北山脊上,东距析木城石棚约。分两处分布在山坡上,其中一处在条形石上,石窝呈直线排列状,最大直径,深,最小直径,深,石窝大约有70余个。其东约处有一岩石呈龟形状,龟形石上密布大量石窝,在龟首部有一直径的刻痕。龟形石下面岩石上,有人工刻凿的井字形、圆形、长方形,或似梅花、或似日月星辰的窝形图案。由于该石窝与西处的析木城石棚内壁上的石窝相似,此次普查队推断为青铜时代,其性质及功能待考。或与自然崇拜的土著民俗文化有关。由于风雨剥蚀,个别石窝已出现裂隙。距海城析木凹穴岩画西北约有析木石棚,俗称“姑嫂石”,据考证,为青铜时代所建。在其东南有海城仙人洞遗址,1983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与辽宁省、鞍山市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海城仙人洞是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古人类居住址之一,其地层时代清楚,保存完好,石器丰富,是研究旧石器文化和进行实验考古学研究的理想遗址。以上两处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坟沟岩画石窝群位于千山区大孤山镇崔家屯村巴坟沟后山东约四公里,东连羊耳峪,南接崔家屯,西靠营城子。共有“石窝”岩画2处。其中一处在龟形石上,头向北,龟背弧形,在背中间刻有长条形石沟,似一条蜥蜴,前后各有四个爪,均由石窝组成。龟背共有石窝(凹坑)121个,石窝组成梅花形图案有7组。

对桩石西山岩画石窝群位于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西山南坡顶。该岩石符号位于对桩石村下对桩石西山坡顶一块直径的椭园形岩石表面,为石窝园坑符号,梅花状分布中心大石窝直径,周边分布十余个小石窝 ,直径。在其南处另有一块边长为的方形石,其表面有梅花形石窝符号,中心一个,周边6个, 石窝直径均为,石窝坑深浅不一,深者,潜者仅留痕迹。此处岩刻符号似为重要的原始文化遗存。

中心堡岩画石窝群位于千山区千山镇政府西忠心堡西山。北邻高新区,西接大孤山镇羊耳峪后山,岩画就分布在村西山东坡上,共有11处,钻刻石窝约300多个,磨制方格纹,方盘,似北斗七星等多种图案。其中一处在山南坡一块裸露的龟形石瓶背上钻有6个石窝,组成梅花形图案。

我们查阅相关史料,尚未发现有关我省凹穴岩画的任何记载,这一发现填补了我省凹穴岩画考古的空白。同时,我们也确定鞍山地区的凹穴岩画是辽河流域早期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人为传递和记录信息创造了岩画,因此岩画也被称作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鞍山地区以及国内外同类型的凹穴岩画图案众多,而且都十分抽象,与用写实手法的岩画相比,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每种图案究竟代表着什么?”这成为人们心中的又一疑问。通过对凹穴岩画图案的解读,对它的内涵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与原始巫术、宗教或祭祀有关

在远古时代,人们生存环境十分艰苦,仅凭借着简单的工具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大自然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他们显得十分渺小。为了生存,他们相信世间有着某些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并寄希望于用这种力量来改变现状。于是,与这些超自然精神力量沟通的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就应运而生。这些凹穴岩画,很可能就是当时的一种沟通方式的表现形式。祭祀,是古人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他们认为人的 灵魂 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这些凹穴岩画很可能就是当时的祭祀场内的神灵形象。

(二)与女性生殖崇拜、祈求繁殖有关

在古人探寻人类来源的过程中,对女性的生育能力也产生了由衷的崇拜心理,尤其是对她们身体的生育部位。苏联学者.奥克拉德尼科娃在《北美太平洋沿岸和西伯利亚的岩画》中提出:无论是北美太平洋沿岸,还是西伯利亚,都是用凹穴岩画鼓舞多产,他们也都把小凹穴视为女性生殖器,象征多产。今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印第安人那里,妇女生小孩前,仍然要在山上祈祷,并随之创作凹穴岩画。凹穴是生孩子母体的标志,被赋予生殖崇拜的含义,象征人类生命之穴和整个生命的降临与开始。它的意义在于“母胎归元”,即人的“再生”意识,反映出远古代先民的生殖崇拜意识。

(三)与太阳崇拜有关

太阳给地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给人类带来了生命的繁衍,也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古人崇拜太阳亦有久远的传统,郭沫若曾根据殷墟甲骨文的记载指出:“殷人于日之出入均有祭,……殷人于日,盖朝夕礼拜之”。我国以太阳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很多,少昊的“昊”,从日从天,是日在天之意。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所谓十日并出,正反映着10个氏族或部落的首领同时称王。”《山海经》的《大荒南经》也有羲和生下了十个太阳的记载。对此,民俗学家和古史传说的研究者认为,其意是指羲和氏又繁衍了十个崇拜太阳的部落。有研究者把梅花状凹穴视为原始部落的一种族徽,与太阳生命力有关,这些都是我国远古社会中太阳崇拜的真实反映。

(四)与星象有关

《易·系辞》有“古代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记载。古人被太空美景所吸引,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它当做神仙居住的地方,并传颂着神仙创造世界的神秘故事。人们处于变化莫测的自然环境中,受天之恩赐,遭天之灾难,欲罢不能,于是乎畏而敬之,敬而崇之。连云港市将军崖岩画中,形似星象的图案很多,其中有三幅已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天文文物资料陈列于北京天文馆古观象台。在海州刘志洲小姐洞东南原有一大片形似星象的图案(现已被摧毁),其中一幅图刻着长的十字线,十字线的三个端点上各刻一个圆窝,恰似是北斗星的斗勺,末刻圆窝的斗柄指向西。在海州刘志洲小姐洞又在四个象限里刻有1、2、3、5四组圆窝,也有人认为它是那种类似于《河图》与《洛书》造型,代表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五星贯其中”的上古天文理论。这些凹穴岩画都是原始先民在天体崇拜意识的支配下,观测天象的遗迹。

(五)与数字或文字的起源有关

先生曾经说过,甲骨文是一种先进的文字系统,而在甲骨文之前还应该有2000年到3000年的符号演变过程。众所周知,结绳记事容易被烧毁和腐烂。因此,在远古也许有一个时期,人们逐渐改用凹穴来代替结绳记事,并且陆续发明了数十余种不同的凹穴组合来代替不同的事物。已发现的凹穴图案,许多都有一定的排列规律,这很可能与数字或文字的起源有关,

(六)其它

关于凹穴岩画的涵义还有以下几种说法:原始的书契;原始地图或地理标志或领域边界;日历;原始游戏等等。虽然说法不一,但在漫长岁月中,古人通过凹穴岩画这种形式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同时,它们不但做为文物,给我们提供了原始情景再现的线索,而且也做为一种艺术品,反映出远先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综上,凹穴岩画是古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从旧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鞍山地区的凹穴岩画就形成于这一时期。凹穴岩画的图案众多,每种图案都有一定的内涵。本文只是通过对几处凹穴岩画的横向对比分析,谈些初浅的认识,但凹穴岩画还有许多未解之迷,它需要多学科人员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从人类制造第一个石器开始,石文化就已产生,并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化。鞍山地区的凹穴岩画不但展示了本地区先民的思维和才智,而且也为研究辽河文明提供了新的课题,并在我省与国内外搭建起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王立伟(鞍山市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