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糕,一会就变成水,再过一会就会变成水蒸气不见了。 在常温下有些物质是固体,有些物质是液体,有些物质是气体。 物质究竟以那种状态存在是由温度决定的. 物理学中,把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举手提问】 1、熔化需要什么条件? 2、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将如何变化? 【新课学习】 冰和石蜡是我们常见的物质,蜡烛燃烧时,蜡不断融化并燃烧,冰和石蜡熔化的规律相同吗? [观察与实验] 一、视频: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以石蜡和海波为例) 视频反思 1、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不会过高. 2、在海波熔化实验中,烧杯中水温控制在52℃左右会增强实验效果. 3、实验用海波熔化温度与教材不同(教材48℃)是实验操作误差或海波纯度不同造成. 4、本实验时间较长,视频只截取视频的温度规律要点部分. 二、熔点和熔化图像 根据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整理,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的三个阶段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出了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图像. 海波 石蜡 像海波当温度达到48℃(视频实验46℃)时,继续吸热开始熔化,48℃就是海波的熔化温度. 物理学中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海波的熔点为48℃。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与海波类似的固体如冰、食盐、金刚石、水晶石、铁、铜等各种金属,他们有不同的熔化温度,都是晶体。 食盐 冰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也就是像石蜡一类的固体没有熔点,这类固体叫非晶体。 例如:松香、沥青、玻璃都是非晶体。 松香 沥青路面 由此可见,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1、温度达到晶体的熔点. 2、熔化时持续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是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非晶体熔化图像 【同步训练】 1. (2018安徽14题3分)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2、(208临沂31题5分)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 的实验装置. ![]()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_____℃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 次物质的温度 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该物质是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比较图像中AB段与CD段可知:该物质在 (选填“AB”或“CD' )段吸热能力强. |
|
来自: 罗建新s01k3a05 > 《物理》